图为李玮(中)正在陶新强的红薯尖基地指导采摘。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文/图 记者 吴戍疆)
“李玮书记来了之后,非常接地气,没有任何架子。一上任就挨家挨户走访,和贫困户谈心、交朋友,针对实际情况,帮助每一户贫困户制定详细的脱贫计划,耐心讲解政策,群众都知道社区来了个办实事的李书记。他这种一心为民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名党员学习。”近日,记者来到夏铎铺镇凤桥社区采访驻村第一书记李玮时,该社区党支部书记黄振宏感慨地对记者说。
因户施策
助贫困户就业
今年三月,香山公园管理处按市委、市政府扶贫工作要求,选派团委书记李玮到夏铎铺镇凤桥社区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当时,他的小孩刚满月不久。来到社区报道上任后,李玮做的第一件事是走访社区贫困户,每天清早出发,每到一户贫困户家中,都详细了解致贫原因、存在的困难,并针对实际情况,为每一户贫困户制定详细的分三年走的脱贫计划。凤桥社区一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2户,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李玮每户贫困户至少上门两次,有的甚至是七八次。
计划制定后,就要逐步落实和实施。他首先在帮助贫困户就业上下功夫,鼓励贫困劳动力出去务工,组织贫困户参加市人社局组织的招聘会,并和本土企业负责人联系,请他们提供一些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社区卫生环境、保洁工作,更是优先安置贫困劳动力。在他的努力下,一共帮助7名贫困劳动力成功就业。对重度贫困劳动力,则安排公益性岗位2个,每人每年可获得4000元补助。他还就近在香山公园管理处、中小学校等单位推销贫困户生产的农副产品。
“真的搭帮李书记,帮我找了开三轮车中转运输的工作,每个月有2000元工资,解决了一家人的基本生活问题。”贫困户王四清告诉记者,他有多年开三轮车的经验,是李玮鼓励其出去就业,现在收入稳定,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暖心贴心
为贫困户解难
“7月5日下午一点左右,李书记到我家进行例行走访,我向他反映,想把家里养的2000多只鸡卖了。因为那段时间天气太热,鸡容易死。”贫困户周丰告诉记者,他患有心衰,无法从事体力劳动,妻子也患病,儿子尚在上学,家庭经济一直有点紧张,好不容易把这些鸡养大却卖不出去,一家人正愁眉不展。李玮听了他的诉求后,马上组织驻村工作队及社区干部上门实地了解情况,检查鸡的健康状况,随机进行称重。自己先掏钱买了2只后,又拿出手机拍了些照片,制定了一套针对农庄、农家乐的上门推销方案,并把拍的照片编成消息发到“凤桥社区”微信公众号,同时发动身边的朋友转发。“李书记的做法效果非常明显,我从那天下午2点开始,电话就接个不停,当天下午就卖出了800多只鸡。”周丰说,因为李玮的帮助,不到三天时间,2000多只鸡全部销售一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凤桥社区贫困户多,李玮想通过引导就业激发内生动力,在产业扶贫和壮大集体经济方面实现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陶新强在他的帮扶下发展红薯尖产业供货长沙黄兴市场,每天供不应求,已稳定脱贫并实现致富;从事盆景工作15年的贫困户袁军明有意发展盆景产业,李玮带领工作队及社区扶贫专干多地走访察看,正在帮助其流转土地,分析市场,有序推进盆景园的建设。
“在李书记的帮助下,我今年种了100亩红薯尖,现在正是收获季节,每天可以采摘200多箱,每箱15斤左右,可卖到25至35元一箱。”陶新强向记者介绍,李玮还帮其申请了一些优惠政策,光养殖基地装电表就减免了3000元。有什么事,只要一个电话,李玮会及时帮忙解决。现在不但自己每天有了丰厚的收入,还为10多名当地贫困户提供了就业机会。他很开心在自己脱贫致富的同时,还能帮助贫困乡亲解决就业问题。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到今年年底,社区内的82户贫困户能脱贫一批,能树立一批自力更生致富典型,形成‘不等不靠勤劳致富’的良好氛围。”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李玮对记者说,只要能实现这个目标,帮他们摆脱贫困,走上致富之路,工作再苦、再累,他也甘之如饴。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吴戍疆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