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天下第一难事”缘何在这不难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龚再蓉 小范婷 编辑:陶湘 2018-08-21 10:02:17
—分享—

向征收户细心解释说明相关事项。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文/图 记者 龚再蓉 小范婷)

通讯员谢魁张宁凤根据规划,龙溪棚改承载中央大街,打造城市发展又一增长极。中央大街建成后,在着力提升城市品位的同时,将彻底解决玉潭路拓宽、化龙溪排涝等广大市民期盼已久的问题。自今年3月份以来,龙溪棚改项目征收工作高效推进,到目前已签约私有房屋1008户。这一令人惊叹的工作效率,离不开近200名项目征收一线干部的不懈努力。被称为“天下第一难事”的征拆工作缘何在此不难?带着这个备受关注的疑问,记者专程采访了4名日夜奋战在龙溪棚改项目一线的征收干部。

喻向红

买站票奔波千里找征收户签约

在龙溪棚改项目指挥部见到喻向红时,他刚处理完一征收户的腾退纠纷回到项目指挥部。“征收工作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关键是要把工作做到群众心里面去。”作为市住保局征收办主任,喻向红既要统筹全盘工作,还是龙溪棚改项目征收第六组的“领头羊”。在工作中,喻向红带领组员攻克了不少难题,吴畅丽户的签约就是其中之一。此前,户主一直与女儿相依为命,且几年前已搬去深圳与女儿同住,征收干部根本见不到也联系不上吴畅丽本人。在这种情况下,他决定与其女儿联系寻找突破口。

“在我踏上火车前往深圳进行面谈之前,我已经与她的女儿通了三十多个电话,发了近百条短信、微信,不厌其烦地与她讲政策、做工作。”从最开始的拒接电话、拒谈房屋征收问题到7月22日下午终于同意喻向红前来深圳面谈,吴的女儿态度的转变令喻向红十分欣喜。“有了准确的微信地址,我终于松了一口气,决定当即赶往深圳面谈!”

当天受台风影响,长沙至深圳飞机停飞,火车坐票也早已售罄。下午5点多,喻向红揣着一张站票挤上了开往深圳的火车,在火车上一直站到深圳。经过近4个多小时的颠簸,当晚10点,喻向红循着微信地址终于见到了吴畅丽的女儿。顾不上休息片刻,他翻出随身带着的政策文件、征收进度表等资料,耐心细致地讲政策、做工作。

“我母亲已经得脑癌5年了,前后花了60多万元。我家情况确实困难,征收后的补偿资金又不够买房,是否可以多些征收款?”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沟通,对方终于向喻向红吐露出了自己的心声。原来,吴畅丽目前已是脑癌晚期,治疗费用花费巨大,希望政府能在征收款项上给予照顾。“征收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公平、公正、公开,每一户的补偿标准都是统一的,我相信这也是每一位被征收人的期盼,希望您能理解。当然,我一定会全力帮您争取最大的合法权益。”最终,对方终于解开了“心结”,让母亲吴畅丽与喻向红会面,并顺利签约。

从深圳回来后,喻向红将吴畅丽一家的特殊情况一直放在了心上,马不停蹄组织相关材料,多次专门前往街道、社区和民政、人社部门,顺利为吴畅丽申请到了3万元的重大疾病补助以及1万元的家庭困难救助金。目前,他正在为吴畅丽办理城镇医疗保险。

就这样,喻向红带领团队早出晚归、日夜攻坚,用爱心、细心、耐心,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征收难关,成为最忙碌的人之一。他坚定地说:“征收工作是一项又累又苦的差事,但为了宁乡的发展和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我乐意做一名征收一线的‘拼命三郎’。”

欧立章

坚持换位思考赢得征收户信任

8月7日,龙溪棚改项目征收工作任务相对轻松的日子,玉潭街道征拆办主任欧立章依然很忙碌。上午,他再次主动找到第三批最后一个尚未签约的征收对象,与之沟通。对方正在住院,答应身体稍好之后便会来指挥部。下午,多名征收对象找到办公室,反映房屋腾退等事项中遇到的问题,他一一明确解决办法予以答复,都获得了对方的认可。晚上,他加班整理资料,准备在第二天对木鱼巷27户集体用地私房和街道7户D级危房户的征拆进行一榜公示。

2012年,欧立章从部队转业到玉潭街道,一直从事征拆工作。“多站在征收对象的角度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就能获得更多理解和信任。大量事实证明,征拆工作遇到阻力,很多情况并不单纯是钱的问题,而是换位思考做得不够。”欧立章认为,坚持换位思考赢得征收户的信任,是做好征收工作的一个关键所在。

作为征拆一线的老兵,遇到阻力较大的户子,欧立章都会主动与对方沟通,设法将阻力化解。张奶奶是龙溪棚改项目征收对象之一,一度不肯签订征收协议。闻讯后,欧立章与社区干部一道,利用晚上时间上门做工作。通过深入沟通,他详细了解到了相关情况。原来,张奶奶已有80多岁,儿子身体有问题,家庭困难。老人不肯签订征收协议,主要是认为附属物补偿标准低。

弄清原因后,欧立章就附属物的征收补偿逐项向张奶奶进行解释说明。通过细致工作,除院内的4棵香樟外,其他都得到了老人的认同。这4棵香樟,由张奶奶丈夫生前种植,已有40多年,老人有不一般的感情。同时,根据相关规定,对于这4棵树只补偿移栽费,老人找不到适合移栽的地方,觉得很划不来。就此,欧立章当即向老人承诺,找人来帮忙将这4棵树收购。第二天,欧立章则将树拍照,将相关情况告知一苗木经营者。对方答应,等秋季天气转凉,便来上门收购。下午,张奶奶来到指挥部,爽快签订了征收协议。

到目前,在龙溪棚改项目征收对象中,欧立章重点上门做过工作的有50多户,平均上门达10次以上,为他们解决了一个个问题,消除了一个个疑虑。“作出的承诺一定要兑现。能够解决的问题千方百计解决好,不合理、无法解决的难题要解释清楚。”这位有着15年党龄的征收干部,凭着自己的细致和诚信,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理解、支持与信任。

周旺盛

千方百计帮助征收户排忧解难

“小周,真的太感谢你了!多亏了你的多次上门调解劝导,现在家里和和睦睦,我心里也舒畅多了!”昨日,家住明珠路的陈泽良奶奶顶着烈日来到龙溪棚改项目指挥部。在征收五组办公室内,她握住抽调到征收一线的黄材镇城建办主任周旺盛的手一再表示感谢。“陈奶奶,这么热的天,您应该少出门,多在家里休息才对!只要您心里舒畅,我做点事是应该的。”周旺盛赶忙放下手中的资料,细心地扶着老人坐下,为她端来一杯凉茶,熟络地陪老人聊起来。

细问之下,记者得知,陈泽良老人的房子属于龙溪棚改第一批征收对象。在签约问题上,老人与儿媳产生了矛盾。儿媳一再阻止她签约,并在家里大吵大闹。家庭的不和睦令老人心力交瘁、郁郁寡欢。知晓这一情况后,周旺盛前往陈泽良家调解近20次,从法律、亲情、道德等方面开导双方,时间最长的一次连续协调了近5个小时。通过他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最终,老人的儿媳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诚恳地向婆婆道歉,一家人和好如初,顺利实现了签约。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征收户家庭成员之间的润滑剂,帮助他们化解纠葛,达成共识。”自今年4月份抽调至龙溪棚改项目征收一线以来,周旺盛经常奔波于征收户之间,帮征收户调解家庭纠纷是他干得最多的工作之一。

周旺盛告诉记者,征收户家庭内部成员往往因为产权纠葛或是征收款项分配产生矛盾,是导致征收工作陷入僵局的一个常见原因。“征收工作跟家家户户打交道,各种复杂情况都可能遇到。我们只有把被征收户当家人、当亲人,把他们的事情当作我们自己的事情来办,才能赢得绝大多数被征收户的支持和理解!”周旺盛介绍,民本拆迁、和谐拆迁,首先要充分考虑拆迁户的各类诉求,真心维护拆迁户的合法利益,妥善解决拆迁户的具体问题。

为了加速征收工作的推进,今年4月以来,周旺盛是一心扑在龙溪棚改项目征收工作上。无论是节假日还是下班之余,周旺盛常常奔波于各个征收户家里,与被征收人拉家常,宣传棚改政策,经常熬到凌晨才回家。据不完全统计,他已为龙溪棚改项目征收户成功调解各类家庭矛盾纠纷30多起,其千方百计为征收户排忧解难的做法,赢得了众多征收户对棚户区改造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今年,我对自己家里人的亏欠很多,从面临中考的女儿,到年迈的父母,都没能照顾上,心里总感觉有愧。但是,想想作为一名党员干部,面对身上的棚改征收工作任务和担子,自己没有理由去退缩。”周旺盛表示,在龙溪棚改项目部,全体一线征收干部每天都是起早贪黑,自己只是这些征收干部中的普通一员。

娄强

连续11天每天休息3个多钟头

8月8日,市国资公司社会事务管理部经理娄强中断年休假,回到征收一线工作岗位上,就龙溪棚改第四批270多户私房的征收征拆办理前期手续。今年完成对所有私房的征收征拆,是他与龙溪棚改项目征收一线同事早已立下的“军令状”。

自2015年调入市国资公司负责征拆工作以来,“5+2”“白+黑”是娄强的一种工作常态。年初,龙溪棚改项目征收工作正式启动。他立即将自己的工作调到紧张状态,与同事们一道,用心做好初步调查、立项审批、申报征收、入户调查等工作。春节休假一上班,他们立即着手推进调档核实、一榜公示、联合认定、评估入户、二榜公示、送达初评结果、征收签约等程序。

3月15日,木鱼巷片区启动集中签约。自此至8月初的4个多月内,娄强没休过一个节假日。特别是在集中签约等关键时段,他总是尽量拉长自己一天的工作时间,来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务。7月16日至26日,为龙溪棚改项目第三批征收的集中攻坚阶段,他每晚加班到凌晨3点多,早晨7点准时出现在工作岗位上。做征收对象的思想工作,完成会务和食堂安排工作,每天为征收对象准备8大桶凉茶……连续11天,他每天只休息3个多钟头,一线和后勤工作岗位上都有他日夜忙碌、亲力亲为的身影。

“在时间安排等方面,首先要考虑方便征收对象。”娄强表示,坚持优先方便征收对象的工作准则,是加班成常态的一个根本原因。征收对象何先生在长沙上班。他们利用下班后和周末时间,与其面对面交流7次。7月30日下班后,娄强和同事再次赶到长沙,逐项分析相关补偿,做对方的思想工作,一直忙到晚上12点多。几天后,对方终于来到龙溪棚改征收指挥部,签订了征收协议。

长期处于“5+2”“白+黑”的工作模式,娄强陪伴家人的时间是少之又少。女儿今年10岁,正是渴望父母陪伴的年龄。“等我有时间了一定好好陪你,好不?”每当女儿要求他陪时,他总是这样回答。三年多来一直这样敷衍着,随着女儿的逐渐长大懂事,便不再向他提这个要求。今年2月17日,儿子出生,他请了20天陪产假,实际休假时间不到三天。无奈之下,他将妻子和刚出生的儿子送到月子会所住了一个月,之后又将年逾古稀的老母亲接过来照顾妻儿。

8月上旬,见工作任务相对轻松,娄强申请了年休假,时间为6日至10日。几天时间,他每晚带着5个多月大的儿子上床睡觉。由于生物钟受长期工作习惯的影响,自己还是要在床上躺到凌晨1点多才能入眠。8月8日,接到新的工作任务后,他立即中止年休假回到了工作岗位上。他说:“负了这个责,就要履职到位,尽全力把工作干好。”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龚再蓉 小范婷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