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拱手请龙泉,
一指云痕远达天。
洞里不知谁得道,
佛经还剩十三篇。
——王超群
诗人乐山乐水,寄情山水。青年诗人王超群这首诗描绘山水溶洞之妙,诗一起,幽深曲折,神秘莫测的溶洞美景便映入眼帘,而他描述的则是位于宁乡市黄材镇崔坪村的千佛洞。
千佛洞是距今3亿6千万年前形成的溶洞,地貌复杂。由13个连环洞组成,全长达2300米,洞谷幽深,迂回曲折,神秘莫测。洞洞相连,洞内有洞,大的洞可容纳数千人,狭窄处仅容纳一人通过。
溶洞有水洞和旱洞之分,常年有碱性水或酸性水侵蚀的溶洞,而且到现在还有水的则为水洞;而旱洞里边则是干的没有水流,甚至没有滴水,没有生长钟乳石的洞穴。
洞内的石钟乳、石笋、石柱千姿百态,阴河、瀑布暗地横生,奇景迭出,洞内多峡谷,最高者有30多层楼高。整个岩洞犹如一座用宝石、珊瑚、翡翠雕砌而成的宏伟、壮丽的地下宫殿。
从洞顶垂下的沉积物像乳头般地倒挂下来,叫石钟乳;从洞底向上长的沉积物,犹如一根根破土而出的竹笋,叫石笋。石钟乳和石笋连了起来,就成为一根顶天立地的柱子,叫石柱。一根根石柱连接起来,酷似舞台上的帷幕,叫作石幔。同时,洞顶、洞壁、洞底还会附着不同形态的沉积物,叫石花。这些千姿百态的沉积物,构成了各种各样、瑰丽神奇的景物。
千佛洞最为壮观的就是佛像了,看到那一排排整齐的佛像,排列在溶洞一侧,叹为观止,入洞,如入佛堂,如来佛祖、观音菩萨、女娲补天、莲台倒挂、菩提花开、五百罗汉等景象栩栩如生。
据传,公元820年,灵祐来到沩山结庐而居,起先他在山岩上默坐参禅,风雨无阻。有一日,灵祐来到石龙山,见山峦怀抱,瀑布飞流下有一山洞,进入洞中后,灵祐觉得这里就像是一个传诵佛法的经堂。想到这里突然顿悟,只觉五内舒畅,便毅然决定留在洞内修行。传说灵祐在洞内闭关修行七载,悟到了禅机。灵祐出洞后,创建了远播九州的佛教流派沩仰宗,终成一代宗师。
千佛洞内,还有一个奇观,据说就是沩王恐龙宫,这也是其他溶洞没有的景观,那些形态逼真的巨大恐龙雕塑,让人感觉穿越到了远古时代,这也是景区开发者的一个创举吧,设计这个恐龙宫,弥补了溶洞内的空旷无趣,增加了美感。
出了千佛洞,可以品一杯当地有名的枫树球茶。
枫树球茶的原料取自这棵树龄高达935年的老枫树,古树的枝干虬曲苍劲,布满了岁月的皱纹。每年冬季,礼奶奶会采摘枫树球,去除杂质后,点燃生烟,置茶叶于烟火之上进行熏制。这种茶具有祛风活络,利水通经之功效。
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这句话形容崔坪的原始森林再确切不过,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恐怕只有画家才能够描绘出这么多的绿色来。乘坐橡皮艇,从清凉的水花中一跃而过,时而轻盈如燕,时而奔腾如虎,一路漂荡、一路欢叫,穿丛林、越河谷、用移动的视角欣赏沿途美景,感受原始森林的植被风貌带给你视觉的冲击,更有奇幻的森林漂流给您带来的别样感受。
千佛洞的四季都是美的。春天,看湖边百花齐放的白堤;夏天,洞内是绝佳避暑胜地;秋天约两三好友轻舟荡漾;冬日看银装素裹的森林,落叶惬意的扫过脸颊。那是多么让人陶醉!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