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北郊诗意菁华铺

编辑:陶湘 2018-05-12 02:36:37
—分享—

  菁华铺乡是撤区并乡时由桃林桥乡和洪仑山乡合并的。

  桃林桥乡与益阳白石塘和衡龙桥临界,这里为县城北行的重要道路,古时为进入益阳的边界驿站。解放前这里属洋泉乡,解放初划为菁华铺、罗宦、桃林桥三乡。1958年公社化时归属白马桥公社。1961年整社时分建桃林桥公社,公社改乡时为桃林桥乡,驻地为红泥巴屋场。

  洪仑山公社位于县城之北,社址设关庙寺,东接桃林桥、城郊;南邻白马桥、回龙铺;西与贺石桥毗连;北与益阳岳家桥、衡龙桥相望。解放前,这里属洋泉乡,解放初划成四美、黄金二乡,1952年划为四海、新民、洪仑山、长岭、黄金五乡,1956年并为青华铺乡,公社化时并入白马桥公社,洪仑山的取名是因境内有洪山庙和迎龙桥,各取一字,蓬名洪龙血,后“龙”字又约定俗成写作“仑"字,直到1995年并为青华铺乡,乡政府驻地设古驿铺青华铺。

  “菁”原又韭菜之花,《文选》张衡的《南都赋》有“秋韭冬菁”之句,菁华与精华同又。这里确实不枉“菁华”二字,境内山溪纵横,四季流水潺潺,溪塘岸边绿草如菌,山上山花绚烂。319国道穿行境内,20世纪70年代在公路两旁遍植法国梧桐,如今春夏绿荫如盖,车辆穿行其间家风习习。

  建菁华铺乡之前的桃林桥乡,原本颠具诗意.传说古时溪桥边有桃林一片,仲春桃花盛开,远跳红云侧锦,近而桥下落,英浮溪,鱼戏其间,美不可言,故名桃林桥。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