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球盖菇让秸秆变废为宝

编辑:陶湘 2018-05-09 15:25:53
—分享—

一亩菇“吃”10亩稻草,产优质食用菌和有机肥

 

大球盖菇隐藏在稻草中。

 

大家对初见的大球盖菇很感兴趣。

□文/图 本报记者 邬艳

近年来,秸秆焚烧污染环境问题屡见不鲜,成为了环境整治问题的“心头病”。在环境保护成第一要务的当下,农村大量的稻草秸秆处理成为了一道难题。如今,灰汤镇双盆村甘塘湾组罗凯军家种植的大球盖菇,成功且有效地解决了秸秆处理难题。据介绍,种植一亩大球盖菇,可以消耗十亩稻草秸秆,秸秆经过发酵后成为天然有机肥料,实现了“变废为宝”。

近日,记者来到罗凯军家,探秘他的蘑菇种植技术。

废弃稻草做菌床

亩产蘑菇可达8000斤

上午9时许,罗凯军提着一个大水桶,把我们带到了菇田。走进后,眼前出现的是一丘不到一亩的田,只见上面铺满了厚厚地稻草,但是丝毫看不到大球盖菇的踪迹。

正在纳闷之时,罗凯军轻轻拨开了稻草,顿时,一丛丛的大球盖菇就露了出来。罗凯军提着大桶熟练地拨开稻草,将一个个隐藏在下面的大球盖菇摘了下来,不大一会儿就摘了一大桶。“大球盖菇长势非常快,几天就长起来了,昨天采摘了200多斤,今天又摘了不少。”罗凯军说,种植大球盖菇非常简单,只需要菌种、石灰和稻草,它们生长的营养都来自于稻草,上面铺得稻草越多,产量越好。

据了解,大球盖菇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菇类之一,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蕈菌之一,也是欧美地区家家户户餐桌上必备的珍品菇种。菇体大型、色泽艳丽、味道清香、爽滑脆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和矿物质,是一种营养丰富并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优质食用菌。大球盖菇栽培以水稻为主要原料,而我市是水稻主产区,稻草资源丰富,大球盖菇抗杂能力强,栽培技术简单、粗放,是目前既能解决农作物秸秆焚烧,又能使农民增收的好产业。“一亩大球盖菇可以消耗10亩稻草,培育过菌菇的稻草可以作为天然有机肥料直接还田,实现了稻草秸秆的综合利用,解决了农村大量的稻草秸秆的出路问题。”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张彩霞表示,只要种植得当,大球盖菇的亩产量可达8000斤,产量非常高,栽培后的废料还可以还田,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质量,做到菇、稻良性循环,持续发展。

“今年的大球盖菇亩产量在4000斤以上,鲜菇为8元/斤,收购价为2元/斤,纯收入在5000元以上。”罗凯军是第一年种植,由于栽培时间较晚,且稻草放置没有达量,致使今年产量稍低,“下半年准备再种2亩,肯定放足稻草。”

“冬闲田”变“生钱田”

取经农户奋迅而至

大球盖菇生长期在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正是稻田空档期,菌菇收获后,基料可就地还田,促进水稻生长,实现循环利用。使用农作物秸秆在稻田里种植大球盖菇,既不耽误水稻生产,又能增加农户收入,让“冬闲田”变“生钱田”,可谓一举多得。

“试吃了之后,发现味道非常好。”最近罗凯军家经常有农户过来取经,问价、问利润、问销路好不好……来自菁华铺乡菁华铺村的郭发明详细了解情况之后,准备下半年用建大棚种2亩大球盖菇,“先种2亩试试,等销路彻底打开了再扩产。”

“大球盖菇最大的优点就是种植技术简便易学,病虫害少,投资少。”张彩霞介绍说,大球盖菇栽培技术简单,用稻草当培养原料,每亩只要花1000多元买菌种,种好之后不要施肥、不要撒农药,3个月就可以出菇了。所以大球盖菇又因种植简单,生产成本低,产量高,被人戏称“懒人菇”。

其实我市最早引进大球盖菇的种植户是菁华铺乡桃林桥村周全平,他在去年一季稻收割后就种植了9亩大球盖菇,并在回龙铺镇和灰汤镇发展了2户示范户,而罗凯军就是其中一家。“当时是在益阳市赫山区看到有人种植大球盖菇,它不仅可以有效将稻草秸秆利用起来,同时收益也不错。”周全平是种粮大户,稻草秸秆如何处理也是他的难题,发现大球盖菇可以变废为宝之后,他二话不说就将技术引进来,并告诉了同是种粮大户之一的罗凯军,“秸秆焚烧屡禁不止,但相信如果能变废为宝,焚烧秸秆的人肯定会少很多。”

“我种了300多亩田,今年一季稻收割后,只要有想种大球盖菇的农户,我可以免费提供稻草和田,大家一起增收。”罗凯军表示,种植大球盖菇既能让农民增收,又能解决秸秆焚烧的难题,还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可谓是一举三得。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