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用生命坚守岗位

编辑:陶湘 2018-10-16 17:09:33
—分享—

  ——记黄材镇中心卫生院骨科医生徐正科

□本报记者 刘淑兰

初见徐正科,他正在黄材镇中心卫生院骨科病房里认真地帮患者分析片子。看着他高高的背影,不胖不瘦的身材,听着他清晰而专业的表达……记者很难将眼前的他与晚期癌症病人联系到一起。

医术高超倍受患者喜爱

今年66岁的徐正科是沙田乡石梅村人,原黄材716矿医院院长。他从1980年起专攻骨科,在河南洛阳正骨研究所进修过一年,回来后就专门从事骨科的研究和治疗。徐正科说,当时把骨科开展起来后,周边的外伤病人都送到716矿医院来处理,在当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008年黄材716矿关闭,医院也随之撤销,徐正科则受聘到黄材镇中心卫生院,依旧负责医治骨科病人。他自创了骨伤外用膏药,用于骨折、外伤等治疗,可以促进伤口愈合、消除伤口肿胀。因为医术好,沩山、巷子口、龙田、沙田、流沙河、老粮仓等周边乡镇的群众都慕名前来,他平均一天要看20多个病人,最多的时候达50 多个。徐正科还为该院带出了一个优秀的团队。在他的带领下,2017年该院骨科完成大中型手术300余台,手法复位骨折病人200余人,治愈率100%。他说能工作就是一种乐趣,看到病人在自己的医治下迅速康复就觉得特别开心。

“徐医生的医术真好,我在上海工作时不小心摔伤导致右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在上海某医院检查,医师要求我住院手术治疗,费用需要数万元。家人告诉我黄材镇中心卫生院的徐医生非常厉害,让我回来医治。”来自沙田乡的51岁患者谢占高告诉记者,来院后,徐正科帮他进行了全面仔细地检查,给予骨折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治疗,目前肿胀消退,手指、腕关节活动好,x线检查骨折对合良好,关节位置正常。他和家人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无意中查出自己患了肝癌

“他每天笑嘻嘻的,视患者如亲人,工作起来废寝忘食。”这是同事们对徐正科的一致评价。当天查房工作结束后,面对记者的采访,徐正科腼腆地微笑道:“我是医生,得对患者负责啊。”他说,他是2012年7月发现患肝癌的。当时他坐车去城里,平常从不晕车的他呕吐得厉害,在宁乡人民医院工作的女儿得知后,强烈要求他去医院做个全面体检。在做B超时,医生发现他肝部有一个巨形肿块,怀疑是肝癌。随后到长沙湘雅附一被确诊为肝癌晚期,肝部肿块11厘米×13厘米。

徐正科说,作为医生,自己很了解癌症,会积极配合治疗。所幸,他手术很成功,在湘雅附一住了十多天后就出院了。“出院时,医生告诉我,好好调理和保养,有希望活过一年。”徐正科觉得,自己在人世的时间已不多,但精力还可以,就想着能为患者服务一天是一天。于是,出院后不久,他又回到医院照常上班。

与时间赛跑,用生命坚守岗位

“得知徐医生患病,我感觉特别惋惜。”该院负责人说,“他手术一个多月后,便主动找到我,说想回医院工作。他说自己是个闲不住的人,只有走进医院为患者看病,才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让家人同意自己来上班,徐正科反复给家人做工作,说“什么病我没遇到过?没什么好怕的”。

上班期间,只要患者有需要,徐正科总是随叫随到。“徐医生对病人认真负责,业务水平精湛,病人没钱医治时他还会帮忙垫付。他在患重病的情况下仍然坚守岗位,这么敬业,让我们打从心底里佩服他。”该院内科负责人对记者说。

也许是徐正科对待病情的乐观和坦然击败了癌魔。近6年来,虽然病情反反复复,一次次化疗、放疗、射频消融、靶向用药,但他坚强地挺了过来。

“我要和时间赛跑,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更多价值,救治更多的群众!”采访即将结束时,徐正科告诉记者,在早几天的复查中,他的肺部又出现了转移病灶,将要去长沙肿瘤医院做肺部卫星灶的治疗。他相信,治疗结束后,他很快又能重回工作岗位,为继续患者服务。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