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兵华正在精雕细琢根雕作品。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文/图 记者 林佳妮)
花梨、檀香、岩柏,山水、禽兽、花草,这两类本互不相及,但经根雕师构思、雕琢和打磨,演变成为一件件精美绝伦的根雕艺术品。在沩山乡沩山社区李子园组便有这么一位匠人,38年来他初心不改,痴迷于古典装修的雕花设计、树根的造型构思,乐此不彼地将“朽木”化为艺术品;他醉心《红楼梦》,花费3年时间手工造就了一座8000平方米的“大观园”。他就是村民口中“笑眯眯的姚师傅”——姚兵华。
逐梦
年少时拿起根雕刻刀从此再没舍得放下
“这是我2000年用树根雕刻的仙人指路,是用天然的罗汉松树根雕刻而成,做了100多天……”4月初,记者在沩山乡沩山社区见到了姚兵华,一谈起根雕,他的话匣子便关不住,毫不掩饰自己对根雕的热爱。姚兵华家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品,无不流露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警觉,他以一双巧手美化环境、充实生活。
“我少年时期便拿起了根雕刻刀,从此一生就是和木头打交道,手上有一分钱便买一分钱木头,这刻刀再也舍不得放下。”姚兵华告诉记者,自己出生于贫农之家,15岁时拜师学习木工手艺,开始和木头打交道,“其实当时就是为了能吃上一顿白米饭,因为给人家上房梁、打家具,主人家都对木工师傅特别照顾,即便全家吃杂粮,都要给木工师傅煮白米饭。”
出师之后的姚兵华年仅17岁,他凭着一腔热血背着四方木箱子走四方,去了江苏、浙江等地,为当地居民打家具、做窗户。“在外面游历时,我时刻抱着学习的心态观察当地的装修风格、庭院设计,寄情于这些充满中国风的艺术当中。”因为热爱,所以执着。好学肯干的姚兵华25岁时便凭着个人能力担任了一家红木仿古家具厂的法人代表兼技师,当时生产的中式落地钟在长沙阿波罗商场设有柜台,他亲手设计、制作的随身镜木框远销韩国。同时,他还把自己对木头的挚爱,转换到一个新的领域——古典工艺木雕,现在经营着沩山乡大山名木根雕工艺店。
筑梦
长期钟情《红楼梦》3年手工造就“大观园”
在沩山乡,一提起“姚兵华”,很多人都知道,“姚师傅做了一辈子木匠,花了3年时间手工打造了一座木宅子。”虽从朋友口中听闻过这座木宅子,但真正见到时,记者和几个同行者仍是大呼惊奇。宅院占地约8000平方米,正房是一栋三层楼房,其古典风格的赭柱门楼、雕梁画栋的精致装饰、匠心独具的回纹窗格,无不令人啧啧称奇。而东厢一座实木二层阳光房,全部是榫卯结构,没有用一颗铁钉和一滴胶水,让人佩服建造者的一双巧手。
“我小时候爱看《红楼梦》的电视剧,对里面的大观园印象尤为深刻,当时就想着‘要是能够到这大观园走一遭,这辈子也就满足了’。”说起建房子的初衷,姚兵华还有点不好意思。他告诉记者,从那时起他的心里便有了一个“红楼梦”,能住进大观园里是他从小的梦想。通过数十年打拼,姚兵华终于积攒下了一份不菲的家底,他的“红楼梦”也得以成为现实。
“当时我坚持用造价更高更加费时的手工雕刻,每一块花板都是我画好图纸,请老师傅雕刻。”据他的小女儿介绍,在亲朋好友的眼里,姚兵华就像一个“疯子”, 天天躲在家里,似乎门外的寒暑风雨都与他无关,只听到锯木、凿刻之声……就这样闭关3年多,在今年年初,姚兵华的“大观园”终于通过自己的双手建成了,正房面积达到1200平方米,而全榫卯结构的木质阳光房也近200平方米。
在巍峨沩山的环抱之中,置身于精致的“大观园”,让人仿佛一下穿越到明清时期富庶人家的宅院。姚兵华告诉记者:“我喜欢结交意气相投的朋友,下一步计划在这开家民宿,给上沩山的朋友提供一个休闲的地方。”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林佳妮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