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宁乡撤县设市的第一个清明节,“佳节清明桃李笑,郊野草木显新姿”。依照前人“不望年来不望月,只望清明一缕白”的习俗,响应今年市文明办、市民政局的“平安清明,文明祭扫”倡议书,我和老伴伍君明、长子彭建辉、女儿彭建伟商量,在这个缅怀逝世、寄托哀思、感恩前辈的日子,调整祭扫时间,避开乘车高峰期,在清明节前三天回故乡祭祀先人,以及看黄鹤村巨变。
4月3日这天,我们从玉潭镇北正街玉园巷出发,奔驰在宁乡市至巷子口的公路上。
一个多小时后,车就到了我出生的黄鹤村彭家台,亲朋满脸笑容前来迎接,无比高兴,一同到坟上扫墓。公路修通了,我们的车直接开到大山中,下车只要步行几十步就到了我父母的坟前。我们拿着白花,走到父母坟前,首先除去杂草,接着献上了白花,然后三鞠躬,以示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鞠完躬后,我仔细看着墓碑的横匾和碑文,当看到碑文中的儿女、媳妇、女婿、孙女的名字时,引起了我的回忆。我1931年九月出生在一个历代贫苦的农家,母亲患肺结核病,当时叫痨病,“十痨九瘟,必死无疑”。经千方百计的医治,母亲最终还是离开人世,我三岁半就没有了母亲。父亲打了半辈子单身抚养我成人,因家贫仅读到高小五年二期,父子两人过着缺衣少食的生活,磨练了我的人生意志。在党的领导下,我于1949年8月参加了革命,195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12月任宁乡第十九区(巷子口区)区委书记,1956年调市委农村工作部任副部长,到1975年任煤炭坝煤矿党委副书记,1992年12月批准为副处级离休。我这个由父子两人的小家庭,成了现在九个儿女37人的大家庭,过着幸福的生活。我认为人生要永远感恩党、感恩政府、感恩父母的深情,永远纪念父母情,传给子孙后代。
扫墓后,我们一行到彭其祥家中午餐,他非常客气地摆了一圆桌菜,相互致谢,相互鼓励,说个不停,都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感谢党和政府”。下午全程进行了拜访。首先拜访了我从小至今关系非常密切的近邻、原任合平大队多年的党支部书记熊阳生的妻子孙书秀,今年89岁的她独住危改新房非常高兴,我送她礼金,她送我土鸡蛋、农产品。接着走访了堂妹彭末英,全家人满脸笑容到车前迎接,步入客厅热情接待,谈个不停,都说扶贫政策好,小车开到家门前。
我们还参观了黄鹤村新建的办公大楼,办公新楼非常完美,建有卫生室、便民服务站、村民议事厅、农家书屋、老年活动中心等。一个村干部告诉我,黄鹤村村支两委正带领村民总结经验,乘胜前进,不忘初心,努力建设更加秀美、富饶、和谐、幸福的新黄鹤村。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彭望生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