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网—今日宁乡讯(记者 林佳妮)
眼下,运动健身成为很多市民的新宠,这也“捧红”了随时记录步行步数的微信运动功能,不少市民变着法儿“拼步数”。暴走、夜跑、登山、马拉松等也成了大家喜爱的运动项目,尤其是马拉松,不少人从没练习过,也都想在赛场上跑一遭。都说运动是好事,但运动真的对身体只有好处吗?
同事疯狂刷名次,微信运动火爆一时
“上班时坐着的时间比较长,多走一走大家都觉得很舒服。”在一家民营公司上班的市民曾海说,两个月前他开始接触微信运动,当时发现部门同事中午没事就在办公室来回踱步,一问才知道,大家都是为了累计步行数。在同事的撺掇下,曾海也开始使用这一“计步器”。
为了在同事里排得上名次,曾海也开始中午在办公室踱步,原来去食堂吃饭不带手机,用了微信运动后,连下楼取个快递也要带着手机,因为“下趟楼都是几百步”。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特别讨厌逛街的曾海,破天荒主动提出陪妻子去超市购物,还认真地陪着在超市里逛了半个多小时。
“本来是打算把步数提上去的,谁知道手机放在包里,包又放在购物车上,根本没算步数。”现在曾海和同事们走路不随身带着手机,都觉得亏大了,“单位鼓励大家运动,排名第一的人还能得到奖励呢。”
为争名次开展比拼,因运动过度进了医院
40岁的于先生也是微信运动的爱好者,使用这项功能后一直高居榜首。有一天,他发现隔壁新搬来的邻居小李成绩居然超过他成了第一,基本每天在两万步以上。“上周三,我那天特别忙,在办公室来来回回跑了好多趟,步数一下子就上来了,下班一看马上就要赶上小李了。”为了超过小李拿到好名次,吃完晚饭后,已经忙碌了一天的于先生,临时决定去楼下散步,打算把步数刷新到超过小李。
“结果这小子为了不让我追上他,也在疯狂地走,一次次刷新步数。”当晚两人较着劲地刷步数,一直走到接近半夜11时,后来走不动的于先生主动投降,打电话过去让小李“休战”,谁知道小李也松了一口气。“他说他的脚都起泡了,吃完饭一直在家里来回走,后来转移到楼道里走。”
当晚的刷名次之战,让丁先生有些后悔,第二天不仅腿部肌肉酸痛,而且一下午都困到抬不起头:“第三天的时候,我感觉膝关节有些隐隐作痛,爬楼梯时也不那么灵活了。”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他的运动过量了,膝关节有点轻度的滑膜炎。经过治疗,于先生的疼痛缓解了,但却不得不把运动量减下来。经过这次“战斗”,现在他已经不在乎成绩了。
医生建议:运动要适量而行,运动量增加要循序渐进
“像于先生这样的情况还不少,从中学生到老年人,勤于锻炼身体的不在少数,甚至有些老年人为了锻炼身体散步到双江口镇,这是不可取的。”人民医院骨科主任樊学文告诉记者,在全民健身当中,从科学角度来讲,就是这一周的运动量与上一周量不要相差太大,如果超过身体承受能力,就可能受到一些运动损伤的困扰。
樊学文表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关节会产生退行性变化,这是自然现象,但因此完全停止运动或者过量运动都是错误的。中老年人可以选择一些温和的运动,比如匀速骑自行车运动、游泳等。
面对即将到来的春节,许多朋友都会选择停止“比拼”,休息一段时间。而且参加各种聚会大吃大喝也是避免不了的。俗话说“每逢佳节胖三斤”,饭局、酒桌的应酬让你之前的锻炼效果付诸东流。
但是市民别太急于恢复运动。专家提醒,一段时间不进行运动腿部力量可能会有些下降。如果春节过后,直接上来进行过量的运动,不但不会让身体迅速恢复到之前的体能水平,反而会加大受伤的可能性。所以节后恢复训练循序渐进很重要,每天增加部分运动量,直至恢复之前状态。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林佳妮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