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原生态养殖让生活节节高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小范婷 编辑:陶湘 2017-12-21 10:01:58
—分享—

见到蔡寄武来喂食,鸡、鹅、羊一片欢腾。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文/图 记者 小范婷)

昨日,黄材镇崔坪村天气晴好,建档立卡贫困户蔡寄武忙着将几袋玉米扛出来翻晒,他刚过门不久的妻子则正忙着将蒸好的红薯切成一片片整齐摆放在竹篾簸内晾晒。一旁的台阶上,蔡寄武68岁的老母亲正悠闲的晒着太阳,一只小黄狗慵懒地匐在老人脚边打着盹。

对于蔡寄武而言,如此温馨幸福的生活场景放在以前是想也不敢想的。多年来,由于父母年迈多病,他只能外出打零工维持家庭基本生活,经济上非常困难。去年以来,他在扶贫政策的支持和扶贫干部的帮扶下,利用山林空地养羊喂鸡,家庭收入逐步提升,过去的美梦成了现实,生活的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

5万元金融贴息贷款开启养殖之路

今年纯收入可破7万元

“以前他家里总是入不敷出,今年养了400多只鸡、90多头羊,人又勤劳肯干,注定是个丰收年!”采访中,崔坪村扶贫工作人员欣慰地向记者介绍着蔡寄武一家今年的收成。

聊天中,蔡寄武告诉记者,多年来父母身体一直不好,父亲患有心脏病,母亲患有肺结核,两老均需长年看病吃药。自己没有什么技能,只能靠外出打工维持基本生活。“父亲每次病发住院都是一大笔开销,加之没有其余收入来源,家中早已负债累累,只能靠打工挣点钱。”蔡寄武告诉记者,考虑到父母年事已高,他一直都想留在家中照顾两老,但苦于没有好的赚钱门路,这个想法只得作罢。2014年被核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在扶贫干部的推荐下,蔡寄武曾在村里的产业基地干过一段时间活,但收入仍然没有提上来,家里的困境未能产生质的改变。

对于蔡寄武一家来说,去年下半年那个闷热的下午就是他们生活的转折点。那一天,帮扶负责人和镇村扶贫工作人员齐聚蔡寄武家,为他家脱贫出谋划策。“我们一屋人总共只有一亩田,但有30多亩的自留山。经过实地查看,大家一致认为我的条件适合发展绿色养殖业,建议我在山里养些羊。”蔡寄武说,这个建议十分合自己心意,以前他曾想过养羊,却苦于没有启动资金。而这一次,蔡寄武养羊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根据扶贫政策,他获到了5万元金融贴息贷款。有了启动资金后,蔡寄武干劲十足,建起羊圈并购入40多头羊。

去年年底,在后盾单位长沙市城投集团的帮助下,蔡寄武成功销出了30多只羊,纯利润达1万多元。挣到人生第一桶金后,蔡寄武信心倍增,今年年初又购入了45只羊,同时还用赚来的钱建起了鸡舍,买入几百只鸡仔。经过自繁自养,目前蔡寄武家中存栏90只羊、400只鸡。蔡寄武表示,不出意外的话,预计今年的纯收入可以破7万元,到时不仅可以将这些年欠下的债还清,还能有些结余。

全身心投入原生态放养

日子充实而幸福

“来,我带你们去看看我养的鸡和羊!” 在蔡寄武的热情邀请下,记者随他沿着一条简易小道来到了一处山冲里。“咯咯咯,咯咯咯……”蔡寄武端着一盆玉米粒边投食边吆喝。刹那间,一群群毛色鲜亮的黑土鸡不断从山沟里、灌木丛中冒了出来。不过三五分钟,蔡寄武脚下就围满了胖乎乎、咯咯叫的土鸡,大的足足有3斤多重,小的也有一斤多。10来只昂着头的大灰鹅随后也加入到了抢食的队伍,山林间顿时热闹了起来。

“这几天每天都有小羊出生,你看那几只就是昨天刚出生的小羊羔。”伺候完鸡,蔡寄武又领着记者来到了羊圈。羊儿们看到主人的到来,纷纷往栅栏口凑,脖子上的铃铛发出清脆的声音,10来只可爱的小羊羔温顺地挨着母羊身边吃奶。这几日,为了让刚出生的小羊崽得到最好的照顾,蔡寄武每晚都在羊圈待到凌晨二三时才回家,有时甚至就在羊圈旁的简易小屋内凑合一夜。

据悉,蔡寄武的鸡和羊均采用原生态放养,因此他每日清晨5时便需起床开始劳作,除定时前去收关鸡舍、羊圈外,有时还要满大山寻找迷路的鸡和羊。“虽然在家搞养殖业很苦很累,但累得有成就感,你看这小羊崽生下来就是看得见的收入,真是越干越有劲了!”看着羊圈里活泼可爱的小羊崽,蔡寄武眼里放出了光。他表示,现在的日子很充实也很幸福,既照顾好了父母妻儿,又可以赚得理想的收入,他将以更加努力的姿态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搭帮扶贫干部的帮忙,现在儿子儿媳妇每天打理着鸡和羊,我和老头子做些家务活,账也慢慢还清了,日子是越过越有盼头了。”采访最后,蔡寄武的母亲乐呵呵地说道。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小范婷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