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石国忠在为岳父曾月明做按摩理疗。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文/图 记者 刘汉光)
昨日,得知县“精准扶贫在宁乡报道组”要前往采访,石国忠没有像往常那样准时前往位于白马大道的“小廖按摩店”上班,而是一早就拄着双拐将门前的落叶清扫干净,然后坐在家门口和年迈的岳父母聊天,盘算着自己开一个针灸馆的事。记者一行到达石国忠家时,他正在给长年腰部酸痛的岳父曾月明做按摩理疗。他笑着跟岳父开玩笑说,在外面给顾客做一个小时按摩收60元,您就打5折吧,30元!于是小屋里传出一片爽朗的笑声。
不幸:上门女婿高位截瘫,幸福之家一夜陷困境
“要不是那次意外受伤,我的生活绝不是如今这个样子。”今年50岁的石国忠,是白马桥街道仁福社区老屋湾组人,虽然早已从重伤致残的阴霾中走出来,但回忆起13年前那次改变自己人生轨迹的事故,仍唏嘘不已。
石国忠3岁父母双亡,是青山桥镇的一名孤儿,1995年入赘到白马桥与曾爱连结婚。由于自己是电工,且人勤手巧,2000年前后就能挣到70元一天的工钱,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美满幸福。可是,不幸一夜之间降临。2004年,石国忠在县城花明新村工地架设电线时,不慎从高处跌落,造成脊椎骨爆炸性骨折,中枢神经受伤,下肢因此完全失去动活动能力,伤愈后被鉴定为肢残一级,那年他刚好36岁。
岳父母年事已高,一双儿女嗷嗷待哺,自己完全失去劳动能力,一家六口仅靠妻子一人到附近槟榔厂上班,挣些柴米油盐的开支。一个正奔向小康生活的家庭,随着顶梁柱的伤残,一时之间陷入困境。
不屈:坚强汉子不向命运低头,按摩师还想开针灸店
肢残一级,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万事皆休,但石国忠是一个不肯轻易向命运低头的人,他要拄着双拐和命运抗争。2011年,在谋生道路上艰难前行的石国忠,在白马桥街道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前往长沙颐而康培训学校参加按摩师培训,通过半年的免费培训,取得三级保健按摩师和康复理疗师两本证书,并被推荐到长沙望月湖一家理疗按摩店就业,拿上了每月2000多元的固定工资。由于孤身在外生活不便,次年回到宁乡,如今已是“小廖按摩店”里小有名气的按摩师。
“每天做一两个钟,每个钟60元,按摩师提成27元,生意好每个月能挣一千多元,不好的话只有七八百元。”掌握了一技之长的石国忠虽然能自力更生,但毕竟收入不高,而且要站立的时间长,靠拐杖支撑的身体难以承受,所以他一直在寻找新的门路。
日前他看到湖南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举办针灸培训班,与家人权衡再三,即交了7500元学费,决定转型成为一名针灸师。“我熟悉经络穴位,对理疗也有一定领悟,学针灸有基础,应该上手快,到时自己开个针灸店,收入应该比打工高,我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快点脱贫。”12月6日石国忠即将往长沙学习针灸。
不竭:倡导成立楚沩志愿者协会,要将大爱传递下去
“我从小是孤儿,是在党委政府的关怀和社会的温暖关爱下长大的;我受伤致残后,又是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协力助我走出困境,所以我一直心怀感恩,并致力于将这份大爱传递下去。”正是因为这种情愫,石国忠虽然身体残疾、生活困窘,但十分热衷于社会公益。在宁乡颇有声誉的楚沩之家志愿者协会,目前会员已经发展到了300多人,他就是协会成立的倡导者之一,且目前仍在协会担任监事一职。
“老石虽然自己条件不好,行动不便,但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积极性非常高,在居家养老、助孤扶残等志愿活动中,每次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据楚沩之家志愿者协会会员邹凌燕介绍,石国忠是个特别热情细致的人,为老人按摩、洗脚、清理卫生不怕脏不怕累,很多志愿者都为他这种精神所感染。
如今石国忠虽已年届5旬,但他心中仍有一个梦想——加入中国共产党。“可以说没有党的关怀,就没有我石国忠。”每次碰到社区干部到家里,他都表达自己的这份希望,且颇为执着。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刘汉光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