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共绘生态宁乡美丽画卷

编辑:陶湘 2017-11-24 11:49:00
—分享—

扫二维码听报告原声

报告原声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金洲湖国家湿地公园美如画。廖希 摄

部门声音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 全力做好生态水利文章

——对话县水务局党委书记、局长 陶文良

□ 本报记者 吴晴

水利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是建设生态美丽宁乡的关键所在和基础保障。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打造生态水利的要求,宁乡水务人将有哪些新感悟新作为?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县水务局党委书记、局长陶文良。他表示,学习十九大精神,结合宁乡水利建设实践,当务之急最关键的是要保护和利用好水资源,做好宁乡生态水利文章。

全面启动沩水流域综合治理

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水污染防治,深入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的综合治理。沩江,是宁乡的主要河流,被誉为母亲河。宁乡将通过哪些举措和办法来保护好母亲河?

陶文良:历年来,我县在沩江流域治理上都耗费了大量的心血,但由于历史、地理、发展等诸多方面存在的诱因,沩水依然存在供水能力不足、防洪能力低、水利工程老化破损、水质污染、生态退化等多方面的问题。所以,接下来,宁乡将通过五大抓手、投入重资完成91.98公里沩水流域综合治理。

一是全面加强河湖管理。建立河长制。制定个性化的目标考核制度,建立健全河长会议制度、部门协同制度、督查问责机制,严格执行、不打折扣,持续着力、形成常态,共同推进沩水管理保护工作;重拳管控水资源保护。采取“拆、退、控、治、修、提”等措施,强化水资源保护。

二是科学开展顶层设计。“十三五”期间,宁乡将根据已编制的县级水利规划、水资源规划、“十三五水利规划”,全面融入“三大建设”主战场,投入重资,完成沩水城区段水生态文明建设(十里画廊),防洪治涝,水资源利用及城乡水源工程,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水环境建设,农村水电,水利管理与改革等八大任务。

三是加速推进沩江系统治理。做好堤防加固及恢复、护坡护岸、清淤疏浚与清障、治涝、灌溉、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四是加快城市水利建设。做好沩江流域城市“水”文章,让城市“血脉”更畅通,全面启动城市防洪工程建设。

五是全力夯实农村水利基础。实施沩江流域农村河道及流域综合治理,抓好规划内剩余9座大中型水闸除险加固项目建设。推进农村自来水普及工程,彻底解决部分居民阶段性饮水难问题。加快大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广泛发动群众,全力推动农村五小水利建设,使农村水环境焕发新的生机。

深入推进四大水利工程

记者: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宁乡制定了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指导思想,作为主要职能部门的县水务局如何来贯彻落实?

陶文良:项目是发展的基石,水利事业发展同样如此。所以,宁乡水务人将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做好四大类水利工程建设。

一是打造安全水利项目。通过防洪保安项目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完成山塘整修、河坝整修、沟渠整修、小型机埠河道整修等项目工程,确保明春灌溉用水需求和明年度汛安全;做实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提升工程,聚焦帮扶贫困村,夯实脱贫致富的水利基础,打好水利脱贫攻坚战。

二是打造工程水利项目。通过综合水利项目建设,提档水利工程效益。投入重资完成靳江源湿地建设,包括21.27公里靳江河道治理、清淤44900立方等建设。

三是打造资源水利项目。通过增水、节水项目建设,提高水利工程蓄水能力和水资源利用率。启动大坝塘水库建设前期工作;启动重点骨干山塘除险加固和扩容提质前期调研工作;完成高效节水灌溉项目8000亩,通过节水技术改造,提高粮食产能。

四是打造生态综合水利项目。着重抓好加快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和城区“四溪一渠”黑臭水体的治理工作;全面落实好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切实做好退投还水、退耕还湿;加强水资源配置能力建设和湿地建设;加强水政执法队伍建设,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大饮用水水源地、河流源头区等生态敏感区域保护力度。

致力建设国际湿地公园

记者:从宁乡涝旱急转的情况来看,水库、塘坝等蓄水载体和降雨时空分布的极不均匀,导致全县出现水资源严峻缺乏或者流失的局面,面对这种情况,宁乡应该如何应对和解决?

陶文良:宁乡地势西高东低,河道窄、河堤低矮的现状,以及多年养成的“水进人退,水退人进”的格局,决定了流域治理不能走全线加高的路子。非城区段应该依山就势形成水道和行洪区、蓄洪区,以此来减轻县城的压力,因此湿地保护修复是宁乡大兴水利的重要着力点。湿地被称之为“地球之肾”,是极为宝贵的生态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就湿地建设等生态文明建设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宁乡要结合自身实际,抢抓政策机遇,打造国际湿地公园,做好防洪抗旱的文章。

要统筹考虑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景观和水文化等资源要素和背景特色,与农业结构调整、河道防洪整治、旅游景区开发和改善提升水质相结合,按照“长藤结瓜”的模式在“四水流域”的泄洪蓄洪区布局湿地建设,确定先期启动的板块,争取相关政策支持。要与流域沿线水景观相结合。在四水流域建设湿地公园,要打造格局特色的景观特色。譬如:楚江的柳、沩江的杉、靳江的芦苇、乌江的花……要有标志性的景点符号。要拿出一个总体方案,根据河流特点,把四大流域的绿化整体设计规划好,然后一段一段抓紧实施。要与宁乡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做好生态的恢复与建设、做好生态农业的开发、做好基础设施的构建、做好景点的打造,要根据流域特色、人文地理,打造具有文化底蕴的特色项目,以湿地公园景点为依托,在其周边地区发展旅游乡村餐饮住宿区,让周边乡民积极参与进来,开设有特色的湿地农庄、休闲民宿,提高乡民收入,促进其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循环。

古镇花乡。 汪志功 摄

宁乡实践

粪污治理、资源化利用、禁养区退养三管齐下

年减排畜禽粪污上百万吨

本报讯(记者 龚再蓉)坝塘镇保安村村民张伟宏从事规模养猪已十年,年出栏生猪量达3000头。包括沼气池、干粪发酵棚、多功能封闭式曝气池、四级厌氧降解池和五级生态净化池等在内,他建起了完善的粪污生态处理系统,随时处理养猪场所产生的粪污,经环保部门检测达到一类排放标准。在第二级至第五级四个生态净化池内,所投放的1万多尾鱼苗长势喜人。该养殖场的生态治理,并非特例。

近年来,通过粪污治理、资源化利用、禁养区退养三管齐下,全县畜禽养殖粪污防治取得扎实成效,年减排量达100多万吨,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据统计,2013年至2016年,全县共完成194个规模养殖场的粪污治理。今年,在养殖业主完全自主投资治理一批规模养殖场的同时,全县有34家规模养殖场申报2017年度畜禽生态养殖场粪污治理项目。

随着发展理念的不断提升,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将畜禽粪加工成有机肥料,是资源化利用的最常见途径。全县已有11家企业从事有机肥料加工销售。其中,长沙绿丰源生物有机肥料有限公司厂房面积1万多平方米。目前,所收集的农业废弃物以猪粪和鸡粪为主,涉及全县各乡镇的2000多个养殖场(户),并与湖南农大、中南大学、湖南省土肥所等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以猪粪、鸡粪为主生产的有机肥料,出厂价为每吨880元至1800元不等。这样,“变废为宝”的效果十分明显。

在全县范围内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禁养区规模养殖全部退出,是我县破解畜禽养殖污染难题的又一重要举措。去年上半年,“一江一线”(沩江、宁灰线),194个规模养殖场全部退出,退养面积10万多平方米;今年上半年,“三江两线一园”(乌江、楚江、靳江、宁横线、宁韶线及香山公园),114个规模养殖场全部退出,退养面积6万多平方米;今年下半年,启动“四江”(沩江、乌江、楚江、靳江)两岸1000米范围内受灾规模养殖场的退出,涉及90个规模养殖场、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整个工作将在年底前全部完成。这样,禁养区内共有398个规模畜禽养殖场退出养殖,退养面积20万平方米。

五大环保行动 让宁乡天更蓝水更清

本报讯(记者 吴晴 彭倚)“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作为环保人,将全力践行!”近日,记者采访县环保局党委书记、局长李联明时,他激情满怀地表示,要进一步践行生态文明之路的宁乡样本,让天蓝水碧空气清新成为新常态!

李联明介绍,为了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县环保局一方面从源头实现管控,拒绝审批46个“散小乱污”的项目;另一方面从严整治,今年完成了102家工业企业的废气VOC治理,督促156家涉水的企业建立治理设施。目前,县城的污水处理厂已经进行了新的建设,增设了一万吨应急处理池;高新区的东城污水处理厂已经投入运行,现在能每天收集处理一万九千吨的污水;经开区的第一个污水处理厂今年年底可以投入运行;高新区、经开区同时分别启动了第二个工业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此外,乡镇也启动了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现在已经建成的19家在正常运营。这些对改善宁乡的水环境质量和大气质量有积极的作用,今年元到十月份,我县的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了90.1%。同时,县环保局在打击环境违法犯罪方面下大力气,出动执法3100人/次,对20个企业的环保违法行为进行了处罚,真正实现了铁腕治污。在今年全省环境监管执法工作会上,县环保局获评全省打击环境违法犯罪先进集体。2017年半年市对县考核全市排名第一。

李联明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以人民为中心的高度,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坚持目标导向,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这一目标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同时,坚持问题导向,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以天蓝碧水地绿的美好生态环境,来服务宁乡人民。记者了解到,宁乡将进一步深入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宁静、田园”五大环保行动:重点抓好扬尘污染控制、机动车减排、高污染行业及重点企业治理、能源结构调整,开展大气污染预控预警和联防联控,努力消除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实行最严格的饮用水源地保护制度,加强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实现工业园区、工矿企业、建制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和利用效率最大化;持续深入开展“造绿大行动”,重点实施河流、交通干线等沿线绿化,扩大城乡绿化覆盖面,让“花海春色、绿海夏色、彩海秋色、林海冬色”生态新城加快成型;做好经营田园大文章,全力发展山水旅游和民宿经济,打造一批特色村,推动山水田园向景区公园转变,推动生态资源向美丽经济转变。

打造绿色工业 致力两型发展

本报讯(记者 吴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宁乡县委、县政府近年来一直都在践行这样的发展理念,致力打造绿色工业、坚持走两型发展之路。”县经信局党委书记、局长胡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胡浪介绍,近年来,宁乡深化供给侧改革,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全面加大了对煤炭、水泥、烟花爆竹等落后产能的退出化解工作,今年,通过积极动员引导烟花爆竹企业退出、严格标准强制退出等办法举措,在现有37家的基础上,零上访、零差错完成退出7家企业的工作任务,仅剩30家。同时,在明确完善的常设机构总抓、八部门协力抓的高压背景下,促使矿山企业逐步淘汰和走向绿色环保。对不符合标准的均停产或整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近5年来的锲而不舍的努力,宁乡煤炭、钢铁、水泥等行业过剩产能全部退出。

胡浪表示,宁乡广大工业人在县委县政府的科学引领下,将按照十九大精神,进一步理论联系实践,致力两型发展,打造绿色工业经济。一是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认真落实省市县政策措施,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支持保障,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打造全省生产成本最低的工业投资洼地。二是加大企业转型升级力度,全面落实装备补贴兑现政策,刺激企业做大做强。三是推动装备共享平台建设。推进制造业信息化、智能化、实现专业化,精细化生产,搭建和完善“装备共享”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对于制造业资源进行深度融合。四是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完善和制定《西线工业走廊战略发展规划》,结合发展实际,统筹调度各园区、部门单位,分区域加快推进经开区(海信智能家电产业园),高新区(沃特玛产业园),金玉数控机床产业园,夏铎铺智能制造配套产业园,煤炭坝智能安防产业园等5个以上产业集中区建设。五是优化工业运行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企业外部发展环境,积极落实优惠政策,做好生产服务工作;及时解决建设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形成工作合力,促进项目尽早建成投产,为全县工业经济稳定增长注入新动力。六是加大两型产业的发展。加大智能制造和新兴优势产业链工作推进力度,指导全县企业开智能工厂、智能物流、智能车间和智能产品等技术升级工作;加快新兴新优势产业链建设,全面开展产业链招商和建设相关工作。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