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网—今日宁乡讯(记者 范婷)
饮用水源地安全保护直接关系到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和生命健康。去年以来,我县落实最严格的饮用水源保护措施,扎实推进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提高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有效保障了饮用水源水质优良、水量充足、水生态良好。
抓大 划定48个饮用水水源保护点
曾几何时,在风景优美的水库荡舟、垂钓、吃鱼、赏景这一惬意的休闲生活,吸引了不少市民来消费,同时衍生了不少邻水而建的农家乐、养殖场,投肥养鱼更是常见不鲜。然而,这些存在污染隐患的生活方式,随着我县对饮用水源的保护日益重视,逐渐在重点饮用水水源保护点消失不见。
“一次性取缔了2个网箱养殖场、2家农家乐和一个日排污水数百吨的非法排污口,还封闭了位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状元楼游客通道。”在今年5月一场针对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整治行动中,在溜子洲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取得的成绩。同期,黄材水库水源保护区实现农家乐清零,禁止毒鱼、钓鱼、电鱼以及网箱养鱼等活动。捷报频传,令广大群众拍手称快。
环保局工作人员介绍,为进一步改善全县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提升县域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今年5月,我县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专门制定了《2017年宁乡县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方案》明确,到2018年底前,完成全县48个饮用水水源地排查及整治工作,进一步提高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保障水平,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水质各项指标达到Ⅱ类水质标准;二级保护区的水质达到Ⅲ类水质标准。
当前,我县正着力推进48处饮用水水源地标准化建设,预计在2018年6月底前全部完成整治,实现在各级保护区设置长久性界碑、交通警示牌、保护区宣传牌。
不放小 重点保护293口饮用水井
“看到古井被保护起来,乡亲们都挺开心的,毕竟大家都是这口古井养育的,现在好多附近居民又来挑水了。”家住流沙河的李志强突然发现,家门口逐渐被荒废的古井焕发了新姿,不但成为了“古井公园”的核心景观,还再次发挥了功能。
据介绍,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去年开始,我县将293口公用水井采用护砌、截污、加设护栏等措施,进行有效保护。
除此之外,我县还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自来水供水建设,自长沙市开展第一个环保“三年行动”以来,在市级环保专项资金的支持和县财政的配套投入下,县环保局采用“生化预处理+人工湿地”的处理工艺,分批在29个乡镇的集镇区域已建成处理规模1000吨/天以上的乡镇污水处理厂19座,大部分已经投入运营,目前已基本实现乡镇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同时,该局还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爱卫、农业和林业等系统的专项治理投入,采用三格式化粪池或联户四池处理的方式进行散户污水治理;联合国土等部门,要求农村新建住宅必须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方可发放相关证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稳步提升。我县农村自来水项目通过10多年的建设,共计投入资金约2.9亿元,建成了98处集中供水工程,铺设各类管网约3000公里,形成了每天75000吨的日供水能力。今年我县计划将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85%以上,集中供水比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农村自来水城乡一体化、乡村城镇化、建设规范化、监管智能化。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