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蓝月谷“平安园区”的创建之路
蓝月谷警务室社区民警到企业进行现场办公。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 (文/图 本报记者 小范婷 通讯员 陈雅)
“我们一直致力推动园区法治化建设,打造平安园区升级版,努力让企业员工和社区群众‘工作上有待遇、发展上有机遇、困难时没冷遇、治安上没遭遇’,平安园区正成为宁乡经开区的闪亮名片。”在近日召开的长沙市平安园区建设现场推进会上,宁乡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刘辉的典型经验发言,赢得了现场参会人员的纷纷点赞。
近年来,宁乡经开区不断深化落实长沙市委、市政府关于“平安长沙”建设的总体部署,走出了一条“以法治化建设促进平安园区建设,以平安园区助推经济发展”的路子,保持了“无客商投诉、无群体性上访、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三无”记录。2014年起,宁乡经开区在年度综治考评中连续三年被评为市级优秀或红旗等次园区,2016年被市委、市政府评定为“平安园区”。
平安园区有保障 综合治理软硬件不断提升
作为园区的平安守护者,宁乡经开区公安分局在保一方平安的同时,也将精力放在了服务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上。
2016年9月,康城护理有限公司报案称其在天猫网上商城被人以分销商代销分账的方式骗走数万元货物。接到报案后,公安分局民警迅速展开侦查并锁定犯罪嫌疑人,在证据面前,嫌疑人对其诈骗康城护理有限公司货物的事实供认不讳。宁乡经开区公安分局负责人介绍,过去一年,全区治安案件累计立案9起,同比下降10.7%,刑事破案率达100%,社会治安状况持续向好。
近三年来,园区累计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进一步完善园区“人防、技防、物防”体系。在园区重点企业设置了治安工作站。在技防方面,添置警用装备,在园区范围内完成了重点部位和新建广场、路段增设了电子监控系统建设,确保园区电子监控实现全时段全领域无盲点。
法治服务有“个性”平安园区深入社区、车间
“法治园区”是“平安园区”的保障。在宁乡经开区,根据不同群体的法治短板,早就有了一份份“个性化定制”方案。不管是企业、社会组织还是机关干部,园区总能拿出契合度极高的法治服务方案。
为提升园区众多产业工人、员工的法治意识,宁乡经开区每年组织园区企业专干参加法律知识竞赛,开展专家教授“要约式、订单式”进企业讲授法律课,就企业重点关注的《知识产权法》《安全生产法》《产品质量法》等进行深入解读,促进企业合法经营、安全生产、依法维权。
据统计,2016年以来,园区累计为安置区农民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册,建立法治宣传栏50余处,出动法治宣传车6台次,营造出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长期以来, 园区牢牢把握依法行政、依法治企两大任务,依法治区工作呈现出“自上而下推进、自下而上参与”的良性态势。园区管委会与湘潭大学法学院合作设立了“湖南省专利分析与评估中心”,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引导企业保护知识产权,帮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
加强整体设计 打造平安园区升级版
近年来,宁乡经开区以法治化建设为切入点和主抓手,着眼于平安园区的重点谋划和整体设计。2006年,园区为提升软实力,打造更优的营商环境,在全省率先提出打造“生态和谐园,诚信安全区”,全面构建政府依法行政、企业合法经营、区企诚信合作的法治格局。
园区还聘请了北京德恒(长沙)律师事务所为法律顾问单位,为园区行政决策、行政管理、行政诉讼风险防控和信访处理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
“基层群众对法律的需求十分大。我们一直尝试把专业知识化为园区保障群众利益的实际行动。”园区法律顾问史文林告诉记者。今年初,园区又与湘潭大学合作,建设宁乡经开区ADR中心和商事仲裁机构。
在法治引领下,园区积极探索基层矛盾纠纷调解新模式,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组织的作用。成立了园区职工服务维权帮扶中心,建立三方劳动关系协商机制,建设蓝月谷工人文化宫、蓝月谷医院等民生工程,获批湖南省唯一一家“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园区企业员工和社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大增强。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