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一体机可以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且智能化的服务。本报实习记者 张奇涛 摄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实习记者 喻恩来)470余项审批服务事项,600多名工作人员,“市民之家”如何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和投资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今年,“市民之家”推进全程网上办事“五星服务”,加大依法行政、阳光行政、高效行政的力度,在“减、快、便、优”上做足文章。带着市民们关心的诸多话题,记者近日专访了县政务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刘宇雄。
问: 在“市民之家”开放之前,群众办一件事要跑很多次,要进很多门,要被拒绝很多次。比如以前办一张居住证,去一趟派出所,派出所说要住所社区居委会登记、开证明,证明你确实在辖区居住,还要准备相片以及其他材料,还不一定能带齐。请问“市民之家”现在是如何解决这种办证难的局面?
刘宇雄:依托网上审批系统、在线咨询查阅和快递送达等资源,通过6种方式让90%的办事群众最多跑一次,甚至不用跑就办成审批服务事项。通过在线咨询和网上查询,明确即来即办事项265项,办事群众按照公示的办件要求准备好相关资料,到“市民之家”后即办即走。多种方式覆盖全部审批服务680项事项的90%以上,基本实现让群众和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
问: 群众或者是企业进了“市民之家”要办一件事,比如涉及国土、城管等多个职能部门。需要在一个窗口取一个号吗?
答:不用,以不动产登记中心来说,窗口设立综合受理窗口18个,实行一窗通办,群众一次叫号就能办理好所有业务。比如人社局窗口结合实际,推行“一窗受理,内部流转”,将24个事项合并成13个事项,行政效能服著提高。
问: 企业在很多时候办证都是很繁杂的,手续多,办证难,以及审批时间长。“市民之家”有针对企业在这方面做些什么吗?
答:“市民之家”出台《工业项目审批服务手册》,明确工业项目的流程清单、内容清单和收费清单,将评审会、会签等事项全部在“市民之家”内办理完成,明确企业办事不出“市民之家”。目前工业项目的开工前审批时间已缩减至9个工作日。
问: 听说群众关于审批等事项可以在线咨询、网上预约、网上审查?
答:以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市民之家”已构建“双线并举、互联互通”的政务服务体系,实现部门与部门之间、窗口与原单位之间、县乡村之间的联网审批,提供网上申报、协同办公、政务公开等服务功能。“市民之家”开通了政务服务网、政务微信、手机APP等智慧政务平合,实现即时在线查询、预约、申报、审批、缴费等,实现“一号申请、一网通办”,把繁杂过程归于政府,把轻松愉快留给群众。
问: 请问群众要怎么咨询,乡下的群众出行和办证都困难,怎么解决?
答:一是“市民之家”升级快呼快处平台建设,实现“打一个电话,解决所有问题”。将全县除110、119、120外的39条服务热线统一归集到一个平台,实现12345一个号码管呼处,设立24个人工座席,24小时接听,对百姓诉求集中受理,归口办理、限时办结、全面反馈、跟踪回访,形成工作闭环管理。解决了群众投诉热线号码多、难得记的问题,杜绝了部门之间相互“踢皮球”的现象。
二是以“三集中三到位改革”为抓手,服务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审批科室向“市民之家”集中,审批事项向网上平台集中,事项人员、窗口授权、电子监察到位,以过硬措施来打破区域分割的壁垒,拆除部门利益的藩篱,改变条线各自为战的格局,杜绝了再跑原单位办理的现象。
在农村群众来县城办理困难的问题上,“市民之家”积极构建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平台联动。3月份,民政局老年证、卫计局再生育证、人社局就业失业登记三个事项延伸下放到乡村;6月份,将30项事项向乡村两级平台延伸,实现群众办事“就近能办,一城通办”。
问: 在服务方面,“市民之家”做了哪些其他方面工作?
答:“市民之家”坚持“把最敞亮的空间留给前来办事的群众和为群众办事的窗口人员”的原则,让大厅更敞亮,办事更舒适。设计出风格现代简约、舒适明快的咖啡厅、母婴室、书吧、健身房、托儿所、图书馆等公共服务场所。
县政务服务中心(代办中心)为全县的工业项目无偿提供审批手续全程代办,从用地、环评、审图、报建等各个环节列出审批时间表,明确责任人,促进工业项目快速落地。林业局窗口主动协助项目单位组织材料,并提供全程无偿代办。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喻恩来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