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话务员讲述电话那头的故事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实习记者 刘其洁)“12345,有事找政府。”自7月初我县12345市民服务热线正式运营以来,不少市民朋友对这句话耳熟能详。然而,12345市民服务热线那头的话务话又是如何帮助市民解决难题的呢?近日,记者走进“市民之家”热线中心,听话务员讲述电话那头的故事。
话务员多忙?
一名话务员,最多一天接听400余个电话
一进热线科,记者就听到政务服务热线受理中心电话铃声此起彼伏,身着白色上衣黑色裙子工作服的话务员端坐电话系统前忙碌着。电脑、键盘、耳机、电话、纸笔,这就是12345话务员的“标配”。每天,12345服务热线电话随时待机中,每个话务员都耐心倾听着市民的各种诉求……
喻晋是话务员中的一员,在接触话务工作的两个月里,她坦言,有过委屈的泪水,也有过真情的感动,更有过替市民解决问题的喜悦。她告诉记者, 这是她初次接触话务工作,尽管在正式上班前经过一系列的培训,但还是有些紧张,“每次市民打电话过来都会录音,然后准确派单给相关部门处理。”
“记录问题—形成工单—派送给相关部门处理问题—对市民进行回访。”喻晋告诉记者,现在对整个工作流程已经非常熟悉,谈起目前的工作状态,她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有意思的是,话务员对她的生活也造成不小影响。“我接听自己的手机时,依然还是那句开场白:‘您好,这里是12345市民服务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喻晋笑着说。
在喻晋看来,尽管现在对业务已相对熟悉,但依旧不敢放松警惕。工作以来,她印象最深的就是在今年7月初的那场洪灾中,她最多一天接听的电话量达到400余个。
如何解决问题?
洪水来袭,12345热线搭起救援通道
喻晋告诉记者,为应对洪灾,热线对涉及防汛救灾的来电开通“绿色通道”,诉求随到随派,并跟踪处理,各成员单位特事特办,安全转移大量被困人员。
7月1日11时02分,市民欧女士来电反映,沩水河两岸房屋被淹,一栋居民楼上有几十户居民被困,断电断水。接到求救电话,热线安抚来电人情绪同时,紧急联系历经铺街道安排救援,2个小时后被困人员成功转移至安全地带。7月3日14时17分,群众来电反映七里山至龙田镇出现塌方,交通中断。接到应急派单后,县应急办第一时间联系县公路局及武警部队,封锁塌方路段,调集挖掘机、铲车等设备,有序展开救援。
据统计,从6月30日零时至7月6日17时止,12345热线共接到市民来电4500余个,涉及到房屋被淹、大雨导致停水停电、山体滑坡、房屋倒塌、阻断交通、通讯中断等灾情,日均接听量比平时增长了400%,在线办结1137件,向各职能单位派发工单655件。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