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提质改造让居民畅享“快乐老家”

编辑:陶湘 2017-09-01 09:31:16
—分享—

49个老旧小区焕发青春活力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记者 彭倚)“健身器材有了,健身广场也建好了,这下咱们小区住着更舒心啦!”这几天,家住玉潭街道和美华庭小区的周大爷每天都要围着小区转两圈,因为小区正在提质改造。看着小区里一点一点的改变,周大爷说,感觉自己跟小区一样,越发年轻有活力了。

与周大爷一样,近段时间,许多的宁乡市民都见证着自己生活多年的小区旧貌换新颜:原本坑坑洼洼的路面变得平坦整洁了,漏水的房顶修复了,经常停水停电的问题将成为历史了……短短10多天,环境美了、空气净了、服务优了、人心暖了,曾经让居民颇多怨言的老旧小区变成了一个个让人畅享生活的“快乐老家”。老旧小区改造,让小区焕发了青春活力,更让邻里和乐的笑声溢满街巷。

脚步丈量民情 真情化解民忧

如何让居民的生活更有温情,幸福更有质感?随着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文明创建步伐的加快,宁乡变得越来越魅力四射。然而,在这个城市里,繁华与凋敝往往也只有一墙之隔。在功能完善的新兴小区周围,还有一些基础设施老化、配套功能不全、消防安全隐患严重、管理涣散缺失的老旧小区,成为了不少居民的心头之痛。

启殿园小区于2003年建成投入使用,均为六层步梯,是当时宁乡第一批住宅小区,在规划、建设、施工以及配套方面,都存在诸多不足。尤其近年来小区开始频繁出现屋面和墙面漏水、下水道堵塞、自来水管破裂、路面龟裂老化、路灯失明等问题,居民意见大,但苦于财力有限,很多问题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由于小区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导致每平米0.5元/月的物业管理费都收不上来。因为物业费收不齐,原来的物业管理团队已于去年解散……”谈及小区由于年久失修导致的种种矛盾,小区业主委员会副主任陈灿军颇感无奈。

教师新村也是宁乡最早一批建成的小区之一,整体设计非常落后,小区内下水道堵塞严重,没有修建化粪池,楼道内布满了牛皮癣,安防系统全部破损,基础设施破损严重,很多设施、设备亟待更新。

金海花园是一个有着10多年历史的小区,因建设较早,存在着路面破损、电路老化、公共设施陈旧等问题,尤其让居民们不堪忍受的是“弱不禁风”的下水管道。

……

“要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秉承这一理念,各级领导深入社区家园和小区楼栋,了解街头巷尾最真实的情况、聆听居民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百姓对宜居家园的渴求,深深触动着领导们的心。“用半个月时间,全面提升老旧小区品质!”8月18日,我县召开“领导干部进小区、干群同心创文明”老旧小区提质改造工作大会,会议要求要高标准、严要求、大力度地推进我县老旧小区提质改造工作,并根据前期的摸排,确定将金海花园、沙河佳园、教师新村、兴旺佳园等49个存在问题多、改造难度大的老旧小区作为重点,细化工作任务,从基础设施、绿化、亮化、环卫、休闲健身设施及面貌、安全等方面入手,对其进行全面改造提升。

一时间,从城市腹地到城乡结合处,家园蝶变的春风吹拂了县城的每一个角落。

满载民本情怀 提质迸发活力

提质改造老旧小区,反映了广大市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在这一家园升华、幸福升级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浸润着民本深情,每一项行动都展现着科学性与前瞻性。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49个老旧小区,每个小区由一名县领导联点负责。自18日会议之后,县领导高度重视,迅速进驻各联点小区现场指导小区提质改造工作,督查施工进度,确保提质改造工作圆满完成。

改造老旧小区,需要新思路、新举措。县委、县政府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将灾后重建与文明创建相结合,造福群众与发动群众相结合,提质改造与规范管理相结合,组织发动小区居民,统筹调度相关街道、职能部门、社区、物业公司、业委会力量,快速开展工作。而老旧小区提质改造所需资金,按照“财政解决一部分、街道和相关部门分担一部分、住户居民自筹一部分”的办法筹措。

提质老旧社区,更体现在新起点、新标准。49个老旧小区展开了立体式改造:上补屋顶渗漏,下换破损管道,外治道路硬化、墙体美化,内理绿化照明、配套设施,从阵地建设、环境提质、党建引领、机制创新等项目上推进,实现硬件提质变面子,软件提升换里子。与此同时,具体的改造过程由内及外,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地下管网堵塞、停车位少、绿化缺失等问题,再进行楼栋立面粉刷,先内提品质再外化形象,不仅打消了居民的顾虑,更获得了群众的支持。

与此同时,改造前组织业主座谈会征询意见,上门聆听居民诉求,请群众监督把关工程进度和质量,更在家园蝶变的进程中成为了一种工作方式。

沙河佳园小区文化墙建设。本报实习记者 张奇涛 摄

改造后的龙凤花园,干净、整洁、美观,健身器械也换新了。本报实习记者 刘其洁 摄

教师新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本报实习记者 张奇涛 摄

兴旺佳园小区娱乐设施已经建设完备,很快就成为老人小孩的游乐场。本报实习记者 张奇涛 摄

小区脱胎换骨 居民喜笑颜开

“一下精致了好多,我们决定不搬家了。”30日,在宁乡十三中教师安居小区内,望着变了大样的居住环境,小区业主周老师如是说。该小区原来是一个无物业的老旧小区,由于缺乏管理与维护,小区脏、乱、差现象严重,一些业主纷纷在其他新建小区购房搬离。在此次老旧小区提质改造过程中,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和住户的要求,对绿化带进行清理修整提质,对小区内乱摆乱占现象进行整治,拆除乱搭的雨阳棚等违章建筑;新建一个摩托车、自行车停放棚,将车库卷闸门进行统一翻新。同时,提质改造之后,该小区物业将纳入宁乡十三中管理范围。因为居住环境得到大幅改善,小区业主都说舒服了许多。周老师开心地表示,他家在县城另一个新开发的小区买了住房,准备搬过去居住。但见小区大变样后,一家人改变了主意,决定不搬家了。

周老师的话引起了许多小区居民的深深共鸣。“作为紧挨玉潭公园东门的小区,提质改造后也成为了一张新名片了。”启殿园小区的不少居民表示,原来由于小区老旧落后,都有过买新房往外搬的想法,现在看到环境全面改善,而且又有着背靠“天然氧吧”玉潭公园的优势,倒是让不少在外购了新房的人打消了搬家的念头。

老房变新房,家园在蝶变,老旧小区的改造重新点燃了居民们的“恋家”情愫。如今,在完成提质改造的49个小区里走上一圈,你既能亲历小区变身后的颜值飙升,又能感受居民们的满面春风:教师新村内,黑化后的路面变得平整了,绿化带内新添的绿植为小区增添了无限生机,昔日老旧、脏污的车库粉刷一新,车库前新增的防水台,使车库告别了外面下大雨、车库成小溪的尴尬境地;旺和家园修葺一新的门楼简约而壮观,全新改造的中心花园美丽多姿,一条条石子路在红花绿树的掩映下尽显风姿;和美华庭小区健身器材一应俱全,新建的健身广场引来了大妈们翩翩起舞;正农小区粉刷一新的楼道间整洁明亮、全新改造的门楼典雅大气,而随处可见的文化宣传栏更让小区气质倍升;沙河佳园全新的生态停车场解决了居民们的心头大患,有车一族的眉头舒展了……

“短短10多天,整个小区焕然一新!为干部和工人们的效率点赞!”“原来破旧不堪的老旧小区现在越来越漂亮了,住在这里越来越舒服了!”“感谢政府和各部门对小区的支持,真的给我们办了件大好事、大实事!”在走访过程中,居民们对小区提质改造的速度和成效赞赏连连。

民生连着民心 民心凝聚动能

老旧小区改造,最强动能从何而来?如何让老旧小区持续焕发青春活力?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民力凝聚动能。在改造之初,我县就提出要以民生的切实改善来激发人民群众的热情、干劲和智慧,最广泛地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提质改造过程中,各个小区通过业主群、举行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公开征求群众建设性意见。一条条建议饱含广大市民对家园的挚爱;而提质方案一次次修改、提升,求精求实,更体现了对百姓诉求的尊重、百姓需求的满足和百姓要求的落实。而这也激发了群众对共建美好家园的强大合力。

在教师新村小区,今年66岁的周彦强和老伴都是残疾人,除了每月300元的低保补贴和每月155元的老人保险,就靠在南门桥上摆小摊赚取生活费。为支持此次小区提质改造,老人主动拿出1000元交到了居委会;

在启殿园小区,居民刘章平得知小区要全面提质改造后,于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义工,维护秩序、义务投劳,每天都是一身泥一身汗。他告诉记者,除了20多名义工,很多小区居民还自发筹钱买防暑降温物资,为施工技术人员送清凉;

在沙河佳园,因为今年洪灾被水淹,业主之前怨言满天飞,对什么都不满意,自从改造工作开展以来,业主心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得知小区提质改造的业主们,早在施工队进来前,就自发组织对小区进行了清扫、清洗,同时将乱搭乱建进行了拆除,楼道内的乱堆乱放进行了清理……

群众“组团式”助力家园蝶变,类似的事例不胜枚举。如今,家园变靓了,谁来守护风景?小区志愿者每日行走房前屋后制止脏乱、呵护文明;由街道牵头,所有小区在完成业委会组建后,正着手选聘物业公司;同时,所有小区都将组建党支部,选好楼栋长,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可以想见,这49个小区在旧貌换新颜之后,将会愈发“秀外慧中”,描画更多的温馨图景。

老旧小区“破茧成蝶”

□龙健玲

8月份,随着我县文明创建步伐的加快,县委、县政府着眼于提高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着眼于加快城市化步伐、实现区域转型发展,着眼于缩小城郊差别、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启动金海花园、沙河佳园、教师新村、兴旺佳园等49个存在问题多、改造难度大的老旧小区的提质改造,并由县领导现场指导,进度全速推进。

提质改造老旧小区,反映了广大市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体现了品质城区创建的客观要求,遵循了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规律。全县各级政府、领导干部从实际出发,了解街头巷尾最真实情况、聆听居民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改造中邀请群众参与、得到群众支持、接受群众检验,让提质提档变成群众“自家的事”,因地制宜,打造出了一个个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美好家园,给业主和居民带来的是持久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10多天过去了,提质改造建设基本完成,49个老旧小区变身为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环境美洁、安全宜居的现代街区,让群众切实享受到社会发展公平、城市改革发展成果和文明创建成果,在老小区住得方便、过得舒心。

如今,漫步“破茧成蝶”的老旧小区,既能亲历老旧家园的颜值飙升,又能感受它们的秀外慧中,真是变化在眼里、感触在心底。当变化投映于一片片春意盎然的街区,映照在一张张幸福满足的笑脸上,不仅迸发出青春,更彰显出县委、县政府推动民生福祉、提速创新发展的诚心与决心。变化的是载体,不变的是精神;变化的是家园,不变的是情怀。我们相信在宁乡这片土地上,还将续写更多蝶变故事,绘就更多温馨图景。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