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社区提质提档,颜值与内质并重
□文/图 本报记者 彭倚 小范婷
“老伴来跳广场舞,我和村民下下棋,歇歇凉,别提多舒服了。”每到傍晚,家住白马桥街道白马社区的宋文湘就来到社区党建屋场,开始纳凉“夜生活”。“道路畅通,夜晚灯火通明,有休闲健身的地方,邻里关系更加和谐了,生活在这个社区,幸福指数越来越高。”宋文湘的一席话,道出了白马社区众多群众的心声。
既提颜值,也提内质。民兵渠改造、金龙路美化、社区服务创新……自去年以来,白马社区全面推进提质提档工作,社区面貌焕然一新,群众幸福感也不断提升。如今,漫步于白马社区,精致的家园之景不断跃入眼帘,文明新风如春风拂面暖人心扉。
提颜值 群众幸福看得见
作为城乡结合部社区,白马社区内既有鳞次栉比的高楼,也有丰饶肥沃的田野。但高楼与田野的背后,一些老旧的房屋、坑洼的道路、堵塞的水渠、残缺不全的公共设施等,也广受诟病。
白马社区结合实际,依托山水相依的自然优势,在补齐这些短板上苦下功夫:投入200余万元将社区金龙公路进行了路基固化、全面黑化,总长达2.1公里,并在道路沿线安装路灯155盏,实现了道路的全面亮化;投入近100万元对社区金龙公路入口节点、社区阵地、党小组屋场、公路沿线进行了绿化建设,为社区绿化扩容近20000平方米;拆除清整社区废旧厂房;拆除金龙公路沿线的所有垃圾池,发放分类垃圾桶200多个,定时入户收集垃圾,切实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和分类处理能力。
民兵渠是白马社区的一条重要渠道,连接白马水库,涉及当地上千亩农田的灌溉。据当地群众介绍,此前这条渠道已经有10多年未曾修理,被杂草和淤泥堵塞,变得越来越窄,严重影响了沿线农田的灌溉,群众反映强烈。去年9月,白马社区启动对民兵渠的改造。“民兵渠疏通,群众都非常高兴,大家积极投工投劳,占用了谁家的田地也没有半句怨言。”白马社区党总支书记谭胜辉说。在大家的积极参与下,去年12月,渠道的杂草和淤泥得以全部清除,渠道两旁还进行了护砌,并建设了4.5米宽的机耕道。“以前一下大雨,渠道不能通水,两边的田就会被淹。昨日,记者在白马社区采访时,正在民兵渠旁一丘农田内清理稗草的农户徐建山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发大水,因为民兵渠疏通,她的农田没有受灾。
不仅如此,白马社区还在民兵渠岸边种上了樱花树。“我们将做好渠道两边的绿化、美化工作,与白马水库一起,发展沿线乡村旅游。”谭胜辉说。
脚下,清澈的渠水欢欣向前;岸边,绿油油的稻田吐露生机;远处,青山正环抱绿水。可以想见,明年樱花盛开时,红花绿树掩映下,这里将是怎样的一番美景?
党建屋场上,一个少年正在怡然自得地玩滑板。
修内质 “蕙质兰心”品格高
社区提质提档,既要秀外,也要慧中。在白马社区走一圈,不仅仅能感受到它的“花容月貌之姿”,还能感受到它“蕙质兰心”的气质:房前屋后整洁有序,街坊四邻笑容满面。
社区文明风,党员来引领。在白马社区党建屋场,一块“党员分类纪实积分表”的公示牌记录着党员每个季度的加分减分情况,并列出了减分事由。“我们积极开展党小组屋场、党支部阵地建设,探索‘党小组+N’模式,发动党员在抗洪救灾、环境清整、征地拆迁、小区治理等工作中的先锋作用。”谭胜辉告诉记者。
今年洪灾期间,白马社区的党员们就积极参与到抗洪救灾中,党员们连续6天在邻近的仁福村、凤形社区等处开展救灾工作。7月2日凌晨,白马社区30多名党员代表就来到仁福村清扫街上的垃圾。党员杜宗良在仁福大道的救灾中还受了伤。“当时一辆拖拉机被水淹了,为了疏通道路,我们只能将拖拉机拖走。”杜宗良说,在拖拖拉机的过程中,他腰部受伤也没有打退堂鼓。党员们的这种精神感染了群众,大家也纷纷参与到帮扶救灾中来。
提质提档,服务更要提速升级。 为使小区全面纳入社区管理服务体系,社区主动加强与各小区联系,多次组织小区物业经理召开座谈会议,了解小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目前,社区收集并帮助解决小区乱停车、建设工地扰民、小区垃圾处理等具体问题20多个。“我们小区以前很多居民都用泡沫箱在阳台种菜,感觉很不安全,我们向社区居委会反映后,问题就解决了。”公园道一号居民王女士说。原来,在该小区,用泡沫箱种菜流行,一度达到3000多个。了解情况后,社区马上与物业公司进行沟通,发放宣传单,对于个别不配合撤除的上门做思想工作,最终3000多个种菜的箱子全部撤销,还小区居民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通过培育不同类型社会组织、创新基层治理品牌、提供各有侧重的居民服务等,白马社区的管理服务不断凸显“个性化”:通过引进、培育、自建等方式,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目前,社区已有十方缘“爱与陪伴”老年人心灵呵护中心、社区“红白理事会”、助残协会等10家社会组织。社区为这些组织提供办公场所、配置办公设备,拿出资金支持活动开展,为社会组织更好服务社区老人、未成年人、妇女等提供有力支撑。“社区休闲娱乐场所多了,我们牌都不打了,邻里之间有什么问题也都有了解决的渠道,生活更和谐了。”四合组居民王女士说。
疏通后的民兵渠,流水潺潺。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