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全国文明城市是最具价值的城市品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较高的体现。目前宁乡进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攻坚阶段,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也需要我们提高自身素质,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对有需要的人给予帮助,礼貌微笑地对待他人……这样的言行,相信你我都能做到。
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一些必要的知识点,您知道多少呢?从今天开始,本报将带大家一起了解这些小常识。
Q1:什么是文明城市?
A :文明城市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坚持科学发展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市民素质和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文明城市称号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Q2:为什么要创建文明城市?
A :(1)文明城市是城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综合性的最高荣誉称号,是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和最重要的城市品牌。(2)创建文明城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3)是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综合素质、构建和谐社会,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民心工程”。
Q3:创建文明城市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A :创建文明城市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提高市民的幸福指数。
Q4:创建文明城市要创建什么样的环境?
A :创建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公平的法制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以及开展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
Q5: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城市整体形象的要求是?
A :(1)规划合理,公共建筑、雕塑、广告牌、垃圾桶等造型美观实用,与居住环境相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2)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气氛祥和;(3)街道、车站和车辆、农贸市场等卫生整洁;(4)市民为人和善,精神面貌良好。
Q6:创建文明城市对市民有何要求?
A:(1)市民要普遍关注创建文明城市这项工作。(2)市民言行要文明、人际关系要和谐。(3)市民要广泛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
Q7:市民与创建活动有哪些关系?
A:创建文明城市的主体是广大市民。体系中如“公共场所道德”“市民交通行为”“人际互助”“见义勇为”等项目,考的就是市民的参与程度。以“人际互助”一项为例。测评组将实地考察公交车上的乘客们是否做到“为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者主动让座”,实地考察市民日常能否“友善对待外来人员,耐心热情回答陌生人的问询”等。
Q8:市民应遵守的公共场所道德有哪些?
A :(1)不乱扔杂物、不随地吐痰、不损坏花木、不吵架斗殴。(2)禁烟场所不吸烟。(3)不在影剧院、图书馆、会所等场所,大声喧哗、戏闹,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影响他人。(4)不人为弄脏、损坏公用电话、邮箱、报栏、座椅、窖井等公共设施。
Q9:市民应具备哪些交通意识?
A :(1)车辆、行人各行其道;(2)车辆、行人不乱穿马路、不闯红灯;(3)自觉保持交通畅通、不人为造成交通阻塞;(4)车辆、行人服从交警指挥;(5)在交通站点遵守秩序,排队候车,依次上下车。
本报记者 龙健玲 整理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