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为了更好的“丰收”

编辑:陶湘 2017-08-04 10:43:24
—分享—

  ——回龙铺镇丰收村灾后重建工作稳步推进

□本报记者 小范婷 实习生 张慧

曾经活灵活现的稻草人寻无影踪,曾经郁郁葱葱的良田被泥沙覆盖……此次特大洪水,让回龙铺镇丰收村损失惨重,域内知名的美丽乡村示范点丰收湾满目疮痍,不少美丽乡村设施毁于一旦。据统计,丰收村几乎所有农户都不同程度受灾,90%农户房屋进水,其中全倒户4户;沩江河决堤累计3处810米,灭螺渠、丰收渠决堤、崩塌近2000米;所有农作物全部过水,绝收1000亩;村级油路损毁2600米。

洪灾过后,坚强的丰收村人在镇政府和村支两委的领导下,在县水务局、《今日宁乡》信息中心等后盾单位及各方爱心力量的援助下,不等不靠、迅速行动,灾后重建工作有条不紊稳步推进。

精准帮扶 房屋重建全面启动

镜头

8月3日上午10时,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丰收村五保户邓茂清赶忙招呼正在帮他建房子的邻居、亲友往树荫底下歇一歇。“不歇了,不歇了,工期抓紧一点,你就能早一点住上新房子。”邓茂清的邻居擦了把汗,继续投入到劳作中。

“感谢政府的好政策,感谢镇上、村上对我的帮助,不然我做梦也不敢想自己这辈子还能住上新房子。”邓茂清告诉记者,自家的土砖房在洪灾中轰然倒塌,自己多亏了镇村干部的及时转移才幸免于难。目前,邓茂清的房屋重建由村上统筹规划,正在紧张地进行基础建设,预计一个月可以建成。

农村毁损房屋的恢复重建是此次灾后重建的重中之重,该村在县住房重建组的具体指导下,按照“本地农村户口一户一宅”的要求,第一时间对全村的房屋毁损户进行调查摸底和现场拍照,最终通过县民政局和规建局认定的全倒户为4户、重损户7户。

第一批全倒户公布后,该村村支两委第一时间制作了房屋重建时间表,实行挂图作战、按点推进,迅速开展现场查勘,逐一明确建设面积和质量要求,做到成熟一户、启动一户。对散养五保户,特别拟定了房屋重建的相关协议,由村级进行全程监管、监督。

同时,该村积极引导乡友乡贤、社会力量对口扶持房屋受损户,其中珠海宁乡同乡会对口资助房屋重损户12万余元,三湘都市报等媒体为全倒户捐赠水泥100吨、红砖5万块,有效解决了全倒户们的燃眉之急。

目前,该村4户全倒户中有3户已经全面启动重建,其中全倒户邓军良已经备足砂石、水泥、钢筋和红砖,地基建设基本完成。

 

亲友邻居帮助邓茂清建新居。本报记者小范婷摄

众志成城 全村沟渠10天内全部疏浚

镜头

“大家加点紧,争取中午之前把这一段水渠疏通完毕!”7月15日11时30分,丰收村丰收渠内氛围火热,一场水渠疏通攻坚战正在进行。

烈日下,2台挖机忙碌作业,6台拖拉机往返拖运淤泥,30多名党员群众在该村治调主任李锡林的带领下挥动铁锹、锄头,肩扛手提将淤泥一点点运送出去。大家的后背早已被汗水浸湿,裤腿也被飞溅的泥巴染黄,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早一天疏通水渠,禾苗就能早一点得到灌溉,群众的损失也就能减少一点。”顾不上与记者多交谈几句,李锡林低下头继续开挖淤泥。

据该村党总支书记彭国辉介绍,丰收村作为全镇受灾最为严重的村,重建任务千头万绪、异常艰巨。村支两委按照“分工负责、分项推进”的原则,将水毁设施修复、环境卫生清理、受灾情况调查、救灾物资发放、农业抗旱保苗等工作明确到每个村干部、每个时间节点,全力抢时间、抢进度。

为了尽快将水渠疏浚,确保一季稻和晚稻的灌溉,该村召开紧急会议,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带头作用,同时调动村民筹工筹劳。从7月10日至7月20日,通过短短10天的奋斗,全村所有水渠得以全部疏浚。“水渠畅通了,今年的晚稻丰收就有盼头了!”作为该村的种粮大户,聂志忠今年种了150亩双季稻,如今村里水渠的全部疏浚也给他带来了更多的信心和动力。

除了沟渠全部疏浚外,目前该村的垃圾已全部被清运、河堤基本修复、美丽乡村设施正加速整修,晚稻移栽水源充足,群众生活步入正轨,取得了灾后重建工作的阶段性胜利。“后段,镇党委政府将带领村支两委班子‘干’字当头,在实干中再创辉煌,努力打造‘再美丰收湾、最美丰收湾、醉美丰收湾’”。站在修复好的河堤上,看着逐渐恢复原貌的丰收村,回龙铺镇党委书记张湘桥信心满满。

 

村民全力以赴正在疏通水渠。资料图片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