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举全镇之力聚各方力量:灰汤镇全力推进灾后重建工作

编辑:陶湘 2017-08-02 11:22:17
—分享—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文/图 记者 刘淑兰)洪灾过后的灰汤镇,损失惨重,满目疮痍。要使这座闻名世界的温泉小镇重新焕发生机,使老百姓尽快安居乐业,灾后重建迫在眉睫。灰汤镇迅速组织召开灾后重建攻坚千人动员大会,提出举全镇之力、聚各方力量,大干六个月,全力以赴抓好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奋力夺取灾后重建的全面胜利。

明确目标有序推进

镇财政组织3000万元以上资金,奋战六个月,按照7月底、9月底和12月底三个时间节点,明确工作目标,科学铺排任务,有序推进实施。7月底前,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全面保障,做到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有住处、有医疗卫生保障。全倒户、受损严重户、地质灾害隐患户住房重建完成选址和规划设计,并启动房屋的基础建设。地质灾害处险完成隐患排查,预警检测体系得到完善。重要河段和小型水库的水毁设施完成应急处险并可通水灌溉农田。道路交通完成滑坡、塌方清理和空板、路基悬空等应急修复。农业生产完成农作物补种和救灾补损,并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教育设施方面,启动受损学校及附属工程的修缮,确保秋季如期开学。宣传维稳、赈灾募捐取得实质成效。9月底前,各类重建住房完成主体建设。地质灾害塌陷点完成处置,预警巡查系统进一步完善。市政设施全面恢复达到灾前运营水平。12月底前,全倒户、重灾户和地质灾害避险户全部住上新房。群众生活全面恢复正常,农业生产取得丰收。受损道路、河坝、山塘、水利、桥梁等基础设施全面恢复、改善提升。全镇救灾减灾工作基本完成。

白竹支渠涵管施工中。

镇长黄果倾听群众意见,力促洞庭渠道早日通水。

干群热火朝天忙重建。

保障路桥水利畅通

全力争取上级支持

对县统筹负责的乌江河堤,国、省、县道以及乡干道恢复重建,该镇积极做好勘查、汇报以及项目协调和环境维护,确保项目工程早日竣工。

主挑重担积极作为

镇政府全面负责洞庭支渠、小Ⅰ、小Ⅱ型水库主干渠出现崩塌和溃堤,毁损的村级主干道(原来已经硬化,但被此次洪水冲毁的,由村负责路基)、桥梁和主要河坝的恢复重建。

政策帮扶以奖代补

对村(社区)负责建设的村组各支渠道、骨干山塘、河坝、山体滑坡,采取村组投工投劳投钱,政府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恢复重建,对于按期高质完成各项灾后重建任务的,镇政府将给予10万元/村的奖励。

严格把控工程质量

聘请知名专家做好能够应对百年以上自然灾害的市政设施设计方案,特别注重完善集镇排水系统和雨污分流系统。由城管分局负责,全面摸清集镇、景区基础设施的详细情况。由灰建投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严格按照政府投资项目的相关手续和程序,启动集镇及景区路灯、沟盖板、下水道井盖、游道栅栏、护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枫木村爱心人士唐有芬捐资新修公路现场。

挂图作战确保落实

灾后重建办实行挂图作战,带领十个工作组全面铺排房屋建设及道路、桥梁、山塘、渠坝、电排等基础设施建设;各村(社区)支部书记、主任作为灾后重建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详细制定本村(社区)的灾后重建实施方案,分清轻重缓急,带领广大党员群众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各联村领导深入村组一线、靠前指挥,指导帮助各村(社区)有效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各联村干部以灾后重建工作为重点,长驻村(社区),及时关注各类信息,及时处理相关问题,及时上报各类资料和表格。各办公室和各部门也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做好各自承担工作。

率先启动集居点建设

全面启动灾后集居点“同心屋场”建设,选址偕乐桥集镇,主要针对全倒户、重损户、地质灾害避险户等,建设集中安置点,占地59亩,可安置160户左右。项目已于7月24日开工,弃土场、杆线迁移等相关问题已解决,目前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预计8月24日实现三通一平,8月底进行分栋分户,9月份开始建设,9月底主体完成50%左右,11月底竣工。

目前,灰汤镇已修复山塘382口,其中骨干山塘43口,50亩以上灌溉面积的山塘86口,其他山塘253口;修复溃堤38处1700米、崩塌44处2329米;修复电排36座,其中损毁修复28座,电排全毁修复8座;洞庭灌渠、小一二型水库干渠清淤50.35千米,预计7月30日前能够进水灌溉。修复公路42处2232米、桥梁12座。

在灾后重建热火朝天时,近日,灰汤镇又喜获得国家级特色小镇和国家卫生乡镇两块“国”字招牌。生生不息的灰汤力量,必将引领灰汤度过灾难,谱写明日灰汤新篇章。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