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金融绿色通道支持灾后重建

编辑:陶湘 2017-07-31 10:24:09
—分享—

县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在陈高良(右一)的炒货门店了解受灾情况。

□文/图 本报记者 刘汉光

“如果没有银行的支持,我真没信心将这个生意继续做下去。”“5万元贷款不多,但对我们这些灾后急于进货的商户来说就是雪中送炭。”“3天时间就将款放了下来,这种特事特办的效率值得我们点赞。”近日,来宁乡农商银行办理贷款的受灾商户纷纷表示赞赏。

受灾商户急需进货资金银行3天放贷解燃眉之急

“我7月24日申请贷款,当天银行就到门面勘灾核实。昨天办理了抵押手续,今天100万元就已经到账,我明天就可以拿着这笔钱去进货。”7月27日上午10时,个人账户收到100万元贷款资金的沙河市场水泵经销商张鹏洋告诉记者。

张鹏洋介绍到,在“7·1”洪灾中,自己位于沙河市场A栋3048号的水泵批发门店进水4米,仓库水深也达到了3米,所有产品都被洪水淹没,直接经济损失超过80万元。由于所有水淹产品必须全部返厂进行维修检测,近百万的货物一时无法销售,而现在又适逢进入抗旱的关键期,水泵等设施设备需求旺盛,如果没钱进货,只能眼睁睁看着客户流失,他为此焦虑不已。24日县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发出《关于商贸业灾后恢复应急贷款的补充公告》(简称《公告》)后,他第一时间提出申请,银行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上门核实,抵押手续次日即完成办理,27日上午100万元贷款就打到了其个人账户。

与张鹏洋一样,金盆路18号业主何学良为尽快恢复生产,于24日向农商银行沩东支行提出100万元贷款申请,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受理、勘灾和办理了相关手续,也在27日拿到了100万元的贷款,他说想都没想到有这么快。“我们的更快呢!”在沩东支行营业大厅,沙河市场179号经营文具的受灾户姜曲平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准备贷款5万元用来应对即将到来的开学文具批发旺季。填表、身份核定、灾情核实一系列手续当即完成,5万元信用贷款立即打到个人帐户。据沩东支行副行长胡勇峰介绍,超过30万的大额贷款,只要抵押足额、信用良好、用途合规,从申请到到账一般为3天,最长不超过5天;30万以内贷款免抵押,5万元的小额信用贷款随到随办,目前银行贷款绿色通道“全线畅通”。

转贷资金支持灾后重建200万贷款为重灾商户重振信心

在沙河市场从事炒货生意的陈高良也是“7·1”洪灾的重灾户,一个2空的销售门店,一个面积2亩的仓储加工基地,一个约600平方米的宾馆均在洪水中受到重创。除了宾馆,炒货销售点和仓储加工基地也遭受巨大损失。“从1995年从村会计那借2000元到沙河市场做生意,历尽艰辛,事业刚有起色,没想到在这场洪水中毁于一旦。”话没说完,这个50多岁的朴实汉子不禁泣不成声。

“多亏县委县政府关心,不然我真不知道这生意如何做下去!”陈高良告诉记者,这次货物受灾超过260万元,下半年又刚好是瓜子花生备货的关键时期,如果没有货款备货,到年底炒货进入旺季就只能干瞪眼。24日县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发布《公告》后,他即向宁乡农商银行提出了230万元的贷款申请。但其房产等此前已低押至县内另一家银行,没有抵押物,贷款就难以落地。

“收到他的贷款申请后,我们几次上门调查,了解到他是个非常勤劳的人,除了做炒货,经营宾馆,还起早贪黑做夜宵,每天凌晨两三点才睡觉,这种勤劳的商户我们想办法也得支持啊。”据沩东支行行长陈智勇介绍,县金融证券办在了解到陈高良的情况后,即和银行商量,决定启用县人民政府设立的转贷应急周转资金,为其还清在某银行的120万元贷款,拿出其作为抵押物的房产证等,再到县农商银行办理贷款业务。目前,县农商银行已初步决定向其放贷200万元,目前相关手续正在经绿色通道加快办理,预计在8月4日之前可以放贷。

据记者了解,自7月24日县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发出《公告》以来,各大银行都开辟绿色通道,第一时间为符合条件的商户办理放贷,为急于恢复经营,但又苦于无启动资金的受灾商户解燃眉之急。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