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艳床上用品店洪灾后率先营业
本报讯(实习记者 刘其洁)“老板,凉席怎么卖?”刘清经营的艳艳床上用品店不时有顾客上门。据了解,刘清的店是沙河市场灾后最早开业的商铺之一,十天前便已正式营业。在她眼里,洪灾过后,不销售水淹商品是每个经营户应遵守的底线。
“损失大概9万元左右,我应该是整个市场损失最小的。”刘清昨日告诉记者,洪水来临前店内商品全部转移到二楼,只有部分被套和一楼的电器被淹。洪水退去后,刘清和亲朋好友清理了店内卫生,随即进行了门店装修,7月17日正式营业,成为市场内灾后首批营业的商铺。在刘清的店内,凉席、被套、床垫等商品均已上架,而对于洪水中被淹的商品均已处理。刘清计划近期再补充一些货物填补空缺。
刘清坦言,她已经在沙河市场卖了20多年床上用品,来店内买东西的大多是老顾客。这么多年她感悟最深的就是诚信经营,“都是熟人来买,我不会卖水淹商品,那样太对人不住了。”
刘清在整理货物。本报实习记者 刘其洁 摄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