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刘其洁
7月1日,突如其来的特大洪灾骤然袭击宁乡,位于沙河市场对面金盆路周爱民家受灾严重。他不顾自家情况,毅然奔赴沙河市场灾后重建一线。同事称赞他是“舍小家,顾大家”,而在他自己看来,自己的所作所为“不值一提”。
投身灾后重建一线
周爱民是沙河市场灾后重建帮扶一组队员,初次见到他,他正埋头统计市场内商户基本情况。7月16日,周爱民主动向所在单位申请参加沙河市场灾后恢复服务工作。尽管那时家里灾后清整任务繁重,妻儿都住在亲戚家,但这并没有影响他要投身沙河市场灾后重建一线的决定。
洪灾过后,沙河市场逐步恢复,市场内部分门面已经开张,偶有顾客在与店家讨价还价。作为帮扶一组工作队员,周爱民头顶烈日,穿梭于各个商铺间,了解他们的受灾状况及灾后经营状况。
“今天生意怎么样?”在一家五金店内周爱民和店主聊了起来。周爱民告诉记者,他在沙河市场负责14个店铺的灾后恢复服务工作,每天至少要去这些店铺走访两次,与商铺业主交谈沟通,宣讲政策,掌握一手情况,以便及时帮扶。
舍小家顾大家
“家里一整层楼都被淹了。”周爱民告诉记者,7月1日下午6时左右,洪水开始涌入屋内,来不及转移家里的电器、家具,周爱民一家与其他邻居一起进行了紧急转移,绝大部分都寄住在亲戚家里。
“洪水退去后,家里淤泥有近20厘米。”周爱民说,因为住处离沩江沙河段只有不到500米的距离且地势低,因而积水深,家里的家具、家电、车子等全部被淹,突如其来的灾难对于他原本不太宽裕的家庭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只要人没事就好。”所幸周爱民心态好,不过他最大的遗憾是,因为工作太忙,老家同样受灾也没有回去看看70多岁的父母。说罢,他低着头,抹了抹湿润的眼眶。
在周爱民看来,自己虽然是受灾户,但自己是一名党员干部,在大灾大难面前不管个人有多大困难,首先还是只能以大局为重,以工作为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该在灾后帮扶工作中起带头作用,虽然个人作用微小,但无怨无悔。
接下来的时间,周爱民将与其他工作队员一道,不畏高温酷暑,继续积极投身到帮扶工作当中,为沙河市场早日恢复正常经营秩序作出不懈努力。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