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淑兰 通讯员 喻晓辉)7月1日15时左右,炭河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肆虐的洪水开始回落。从这一刻起,还未从连日抢险救灾中恢复过来的县炭河里遗址管理处干部职工擦干汗水,又开始投入到更加紧张的灾后重建工作中。
道路受阻,他们连夜疏通;淤泥堵塞,他们合力清扫;机房进水,他们全力抢修;工程受损,他们日夜修复,终于化险为夷,确保了下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确保了博物馆的正常运营。
园区大清扫
7月1日洪水退去后,县炭河里遗址管理处80余名机关干职工、物业公司人员拿起扫帚和铁锹,清扫被洪水浸泡过的道路、桥梁、景观、机房等,紧急租用铲车、挖掘机、洒水车等机械设备。从下午3时开始清扫,直至次日凌晨3时多,休息两个小时后,凌晨5时起来又开始清扫。当时停水停电,县炭河里遗址管理处克服困难,用洒水车在黄材河里面抽水上来清洗,至7月4日凌晨,抓紧完成了博物馆区、办公区、生活区等区域的卫生清理和消毒。7月4日9时,迎着晨光,炭河里青铜博物馆照常开馆。7月1日至今,博物馆安全有序接待游客一万多人次。
工程大抢修
6月30日晚,炭河里遗址管理处紧急调度,连夜对黄材河、塅溪河河岸进行防护和加固。7月1日,炭河里遗址本体、博物馆及文物安全度汛,但遗址公园内仍有少量绿化及景观工程受损,配套用房及外围监控室水淹0.5米。7月1日以来,县炭河里遗址管理处组织全体干职工日夜抢修,日均投入人员75人,投入挖机5台、铲车3台、运输车20辆、洒水车2辆,以及卵石、水泥、格宾网、木桩、编织袋、砂砾石等工程物资,公园内木栈道7月8日已完成修复工作;主园路塅溪河大桥侧垮塌河堤格宾笼防护施工7月9日已完工。炭河里青铜博物馆区域内相关强弱电设备、监控机房7月8日已完成修复工作。通过全力抢修,公园内抢险和防护工程已全部完工,确保了文物安全。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