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凫铺镇麦田村简朴组正在恢复受损良田
双凫铺镇麦田村简朴组已经恢复的受损良田
本报讯(记者魏枫 通讯员 张灿明)“要充分利用这些卵石,因为现在我们最缺的就是卵石了!”7月13日,双凫铺镇麦田村简朴组水口坝,有一被洪水冲刷出的面积为两亩多的卵石滩,该组村民正挑着一担担卵石往拖拉机上装,运输到不远处的施工现场。村总支书潘正清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全村还有水碾子组、魏池坝两处共300多亩水淹田需要恢复,今天就是搞到最晚,也要把两亩多卵石清走!”洪灾一过,麦田村村支两委就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争分夺秒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全村生产生活秩序正在迅速恢复正常。
9天修复渠坝16300米,恢复良田320亩
“渠坝损毁这么严重,做梦都没想到会恢复得这么快!”村民黄旭红扛着锄头站在田间的缺口边,望着“哗啦啦”的流水灌进了碧绿的田野,内心感慨不已。
潘建新是原双桂村水碾子组的党员,住在瓦子滩,每天到工地上要骑十多公里的摩托车,从7月3号一直干到9号,全是义务工,帮村上管理7台挖机,到后来少了几台,“我说,现在轻松了,你家里也开着店子,做不赢,明天你就不要来了。”村干部黄才良告诉记者,洪灾过后,前来支援麦田村的挖机多达十多台,因此管理挖机的事不容小视。潘建新每天很早就赶到了工地,边调度,边指导。另外,挖出的废土要临时堆放,占了群众的田,虽有98%的群众理解,但也有2%的群众不愿意,潘建新总是和风细雨地去沟通,去说服他们,毕竟,他们是承包户。
麦田村的七渠八坝在洪灾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损毁总长度达16300米。村支两委第一时间组织群众,将从山体上滑坡下来的树和柴砍掉,难度小的用人工担,难度大的用挖机层层挖。“七一渠是最关键,那条渠不通的话,双凫铺镇60%的水田将会受损。”负责那一片挖机管理、渠道修复的黄才良说,他第一时间组织了100多个劳力,3台挖机,到7月5日就将七一渠受损的5000米修复通水。
“到7月9日止,全村损毁渠坝16300米全部修复通水!”双凫铺镇党建办主任张灿明告诉记者,“目前,全村已恢复良田320亩,是整个双凫铺镇最快的,有外村村民到麦田村一看,感到很吃惊,说‘怎么这么快?我们那里还没开始呢’!”
每晚一个调度会,重建工作稳步推进
“黄伟峰晚上报材料经常搞到凌晨两点才睡觉,我自己平时爱睡懒觉,但自6月30日以来,基本每天凌晨5点就起床了,别人说,‘这个潘书记怎么的?每天起那么早!’没办法,睡不着,要做的事太多了!”潘正清告诉记者,洪灾发生后,村支两委白天在村部基本都不见影子,都到一线现场去了,但一到晚上7:30,就无论如何得赶回村部开调度会,连续十多天,没断过一天。
麦田村村支两委的调度会,主要是总结当天的工作,部署第二天的工作。今天做了哪些工作,做得怎么样,进展如何,大家一起来审核。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正在进行的各项工程。材料是否用得恰当?是否节约?用工是否合理?村干部唐辉介绍说,“我们制作了一个工程表,内容包括组、连组干部名字,各种物料的名称、人工数量等等,每天每个工程发一张,负责人必须如实填写上报,做到没有漏洞,由潘书记统一调度,把关!”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