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抗击超历史特大洪涝灾害纪实
本报记者 吴晴
宁乡县双江口镇六十里长冲河,抢险队员们在装填沙袋。黄启晴 摄
■题记:大水淹了宁乡城,但淹不掉宁乡人民的英雄气概!
今年6月22日以来,宁乡发生了历年同期历时最长、范围最广、雨量最多、强度最大的强降雨,遭遇了宁乡有水文、气象记录60年以来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对来势迅猛的特大暴雨灾害,中央、省、市领导高度重视,对宁乡抗洪救灾工作作出了重要批示和指示,给予宁乡坚强领导、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两天三次到宁乡督查指导工作,强调“要全面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市委副书记、市长、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书记陈文浩,市委副书记徐宏源率灾后重建工作组进驻宁乡指导防汛抗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在抗击这场超历史极值的特大洪水中,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率领广大干部群众众志成城、科学应对、全力以赴迎战特大暴雨洪灾,大家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勠力同心,排除千难万险,留下了一幕幕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瞬间,谱写了一曲曲不屈不饶、感天动地的楚沩壮歌,彰显了宁乡干群敢与天齐的英雄气慨,成就了宁乡人民百战成钢的苦难辉煌!
【第一部鏖战洪魔】
备战:厉兵秣马,未雨绸缪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多次研究部署防汛工作,通过县防指先后下发了关于扎实做好汛前准备、水毁修复、培训演练、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工作等一系列文件。
“宁可备而无汛,不可汛而无备!”
“要以一万的措施,防止万一的灾情!”
6月6日,夏日的阳光透过县防指的玻璃窗,照射在老水务人老谢的身上。正在参加防汛会商会的他,听到县委书记周辉一再强调的这两句话,忍不住向旁边的同事感叹:“防汛就是要这样打有准备之战啊!”
厉兵秣马,未雨绸缪。这是宁乡防汛的常态。
为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县防指采取“全覆盖、深排查,填表格、看台账,下文书、速交办,促整改、抓到底,定责任、严追究”五步工作方法,全面加强问题排查,督促整改落实到位。
今年2月,全面摸底在建涉水工程、山洪灾害危险区(含中小型水库下游)基本情况,并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
3月上旬,两次集中督查各乡镇(街道)、水管单位、防指成员单位备汛工作;
3月下旬至4月20日,对照市防指《关于迅速整改防洪度汛安全隐患的督办函》要求,全面整改6个防洪度汛安全隐患;
4月12日,责令砂场业主彻底清除河道管理范围内原砂场所有设施设备,保障河道畅通;
5月上旬,按照县委副书记、县长王雄文关于防汛工作要求,全面督查各乡镇(街道)、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工程运行、水毁工程修复、在建涉水工程、河道清障、隐患排查处置、防汛抗旱责任制落实、预案修订及演练、防汛抢险队伍组建落实、物资储备基础保障情况等十项重点工作。
迎战:枕戈待旦,排兵布阵
雨,暴雨!持续暴雨!持续特大暴雨!
针对6月下旬以来的严峻防汛形势,县防指枕戈待旦,主要负责人不眠不休,一线调度。
6月下旬以来,我县多次召开防汛工作调度会。周辉在会上强调,防汛工作必须做到“五个到位”“八个坚决杜绝”。即:认识到位、责任到位、保障到位、督查到位、救灾到位;坚决杜绝山体滑坡、在建工地、涉险路段、危房垮塌、堤坝溃决、违法企业、高空坠物、抢险救灾等造成的人员伤亡。
6月22日,县防指下达沩丰坝水闸泄洪通知;
6月24日,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周辉现场督查化龙溪沿线防汛工作,王雄文组织召开防汛工作调度视频会议;
6月25日,县四大家领导专题研究防汛工作,传达学习了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有关防汛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并提出了“拆违、筑堤、腾退、开坝、截流”的工作要求,督促各乡镇(街道)、防指成员单位严格落实责任、加强监测预警、及时转移人员,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6月26日,周辉实地查看沩江水位、沩丰坝泄洪、东沩溪城区排水情况,要求确保沩丰坝泄洪畅通;
6月28日,县防指通知黄水局在强降雨之前采取科学截流措施,减少黄材水库干渠进入化龙溪、朝阳溪、东沩溪的水量,调度沩丰坝开闸运行,采取筑堤等方式提高城区溪河防洪能力;
6月30日,专题学习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在长沙市防汛工作调度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周辉、王雄文现场查看国有企业老厂矿区汛期安置工作,现场督查“四溪一渠”、重点地段防汛情况,现场指导横市、大成桥、煤炭坝、坝塘等重点乡镇地质灾害防范工作。
当日晚上,周辉组织召开全县紧急防汛视频会议,提出了“五个到位”“八个坚决杜绝”“十大要求”等措施。周辉强调要求,各相关单位要加强指挥调度、加大巡堤查险、切实防范地质灾害发生、快速处置城区内涝、科学调度水库泄洪、避险转移群众、加大排查除险、保证道路交通畅通、做好电力保障供应、认真做好救灾补损工作。
接战:七天七夜,坐镇一线
6月22日至7月1日,全县平均降雨量达461.1毫米,10天时间降雨量占到宁乡多年平均降雨量的31.8%。特别是6月30日至7月1日,24小时全县平均降雨量高达218.9毫米。
由于雨情叠加,沩江、乌江、楚江、靳江洪峰叠加,湘江高水位同时顶托,导致了巨大的流域性洪水。沩江宁乡站水位达到44.45米,洪峰最大流量达6180立方米/秒,比1969年的最大流量还多出了1020立方米/秒。
险情就是命令,全体县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赶赴一线,开展了一场与洪魔的壮烈搏击。
7月1日凌晨,暴雨初歇。
城郊街道负责人老谭正暗暗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却一连收到县防指、县领导的三条紧急信息,内容都惊人的一致:“赶快组织群众转移!”
军令如山!老谭马上组织召开紧急会议,将任务一一分解落实到村到组到人。他自己带队赶赴最有可能出现险情的沩丰坝地段,要求村民撤离。
“开什么玩笑?好不容易今天雨停了,反而要撤离?我养的鱼谁管?”“我也不走,反正我们时刻都在看水情,等形势真的不对,我们再走不迟!”……村民们对老谭的指令置若罔闻。
“乡亲们,等下还会有暴雨!真的等水涨上来,你们就走不赢了!”老谭急眼了,因为他明白,连续10天的强降雨,对住在沩江中下游的他们意味着什么……“你们不走也要走,我扛也要把你们扛走!”老谭怒了。
下午4时左右,在老谭等一班子街道负责人和村组负责人以及宁乡经开区200多干职员工的驰援下,城郊街道危险区域的群众全部撤离。晚上7时许,当老谭坐上冲锋舟巡查汛情看到汪洋一片时,他后怕地说:“幸亏将群众全都转移了!”老谭为了他的那一方百姓安然无恙松了一口气,投入到新的战斗中。
汛情千钧一发。
“要争分抢秒,不惜一切代价全力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要全力以赴、想方设法将灾难和危害降到最低!”
面对其势汹汹的洪水,县四大家领导、各部门、乡镇街道负责人、县防指工作人员,毫不犹豫投入到抗洪救灾的战斗中!哪里有危险,他们就赶赴哪里;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此时此刻,他们完全将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
从珍洲坝到沩丰坝,从东部到西部,从城区到沩山,周辉七天七夜都奔走在抗洪处险的路上。七天七夜,让这个中年汉子一下子仿佛苍老了10岁。
从6月30日晚上开完会商会,王雄文就赶赴宁乡东南部和中西部,现场指挥受灾群众转移。当有人用手机把他为群众撑着雨伞,而自己全身湿透的照片发到微信上时,他自己却还蒙在鼓里。
还有一些县领导和老领导,10多个小时里,站在洪水中指挥调度冲锋舟转移群众,挺拔的身影如同涛涛的洪水中的灯塔。戴中亚、刘亮、喻亚军、邓杰平等全体县领导通宵达旦守在一线现场指挥调度,日以继夜,驰而不息。
鏖战:英雄本色,大显身手
面对特大暴雨洪灾,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冲锋在前;社会各界尽倾其力,伸出大爱之手;广大群众不等不靠,自救互救;全县上下纷纷行动,积极启动防汛救灾各项工作,大家团结一心,共渡难关……大灾大难面前,彰显出了楚沩儿女敢与天斗与地争的英雄气概,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6月30日下午1时许,持续暴雨,位于玉潭街道学庵社区的启成幼儿园120名即将放学的幼儿,瞬间被暴涨的溪水围困。幼儿园紧急将学生转移到二三楼上课,半个小时后,溪水涨到了二楼。情急之下,园长将求助电话打到了玉潭街道。玉潭街道城管爱卫办主任林加高一行40多人迅速赶到幼儿园,一个个将孩子们背到了安全地带。
6月30日晚,梅家田社区一位年逾80岁的老人家,因返回家中东西取物,结果被迅速上涨的洪水围困,情况十分危急。这时城郊街道干部王卫红正在附近沿户清查受困人员,发现该情况后,当即步入已有70厘米的湍急水流中,将其背起顺利解救出来。
7月1日上午,县人武部接到坝塘镇政府的求救电话,得知停钟新村上百民村民被困家中,立即派出3台冲锋舟前往救援。此时,全县3000多名民兵已经赶到各受灾地点,开展抗洪抢险行动。
7月1日晚上8时,一艘满载12名受困群众的冲锋舟在珍洲大坝遇险,县防指、县人武部、长沙市开福区武装部民兵预备役部队组成救援小分队,马上进行深夜援救,在险象环生的激流里,经过3个多小时艰难营救,最终将被困的12名群众全部救回。
7月1日,资福3名临产妇被困,情况危急。当地政府、卫计、公安、消防、县人民医院、资福卫生院等部门联合出动,消防战士、爱心人士、政府干部、医务人员和当地群众,用冲锋舟、越野车与救护车接力转移,当天下午5时30分,3名临产妇成功转诊至县人民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
7月1日下午,人民路、白马大道、楚沩路、风光带沿线等大片区域迅速涨水,大量群众撤离后无处可归。为了让周边受困群众有地方可以休息,滨江国际城售楼部迅速发出倡议,免费为受困群众提供住宿。
……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这场险恶的洪灾中,这样感人的人和事不胜枚举。
灾情发生后,全体县级班子成员按照分片安排,就地靠前指挥;全县各级各部门遇险不乱,按照应急预案和县防指调度,克服电力、通信、交通中断等困难,分头行动,抗洪救灾。6月30日至7月3日,县委、县政府和县防指始终把安全转移人员、搜救被困群众摆在抗洪救灾工作的第一位,先后发出救援指令数千条,调度沩乌楚靳等河流沿线乡镇(街道)组织转移群众8万多人;指挥调配冲锋舟、橡皮艇100多艘,出动救援人员数万人,成功搜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17000多人。在营救受困群众的过程中,武警官兵、消防战士、人民警察、各级干部、义工志愿者和党员群众等所有同志,风雨同舟、英勇无畏,将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伟大抗洪精神展示得淋漓尽致。
经过洪灾洗礼后的船形山公园愈加美丽。 颜圳平 摄
【第二部重建家园】
扶持:深切关怀,激励楚沩
洪灾给宁乡和宁乡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初步统计,全县受灾人口81.5万,占总人口的56.6%;全倒和部分倒塌房屋14000余间,损毁堤坝900多处,农作物受灾面积31.8万亩,地质塌陷1824处,山体滑坡1368处,72条县内主干道路受损,17个乡镇电力、通讯一度全部中断,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约90亿元。
灾情牵动着上级领导的心。
“所有人都在积极行动,帮助大家重建家园,党委政府始终和你们在一起!”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易炼红第一时间赶赴宁乡,看望慰问坚守抗洪抢险一线的干部群众,督查指导防汛抗灾工作。他强调,要进一步坚定目标、坚定决心、坚定信心,鼓舞社会各界打赢防汛攻坚战的士气,维护大局稳定,携手共渡难关。易炼红鼓励广大宁乡人用双手筑起铜墙铁壁,守住家园!要求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排查,尽快抢修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不让一户群众因为洪水陷入困境。
市委副书记、市长、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书记陈文浩多次赴宁乡督查指导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市委副书记徐宏源率长沙市宁乡灾后重建工作指导组进驻宁乡,靠前指挥;市领导程水泉、文树勋、夏建平、曹立军、王忠斌、高山、谭小平、王国海、黄佳惠、唐向阳、李蔚、邱继兴、廖建华、段安娜、彭继球、邓自力、李平等到宁乡现场指导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我们要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引下,树立信心,鼓足干劲,迅速投入到家园重建中。全县各级各部门深入到受灾群众中去,了解群众所面临的困难,确保生产生活秩序正常。”周辉在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上,铿锵发出动员令。
全县广大干群,积极投身到重建家园的大行动中。
行动:强化保障,重建家园
——10小时打通救援的“生命通道”
灾害发生后,县交通、公路部门紧急启动应急抢险预案,成立道路交通抢险指挥部,具体指挥道路抢险工作。
6月30日,紧急出动全体公路交通管理站人员,深入管养线路和在建项目现场,查看道路通行情况,及时排查各类险情隐患,并在危险地段放置警示标志,提醒过往车辆和人员注意安全。
7月1日,随着灾情险情的不断扩大,指挥部迅速反应、紧急调度抢险力量,按照1名负责人、2名技术员、1支施工队的配备,先后投入铲车、挖机、风炮等大型设备200多台,抢险施工人员近2000人,对县内72条因洪灾而中断的主次干道突击抢险。
至7月7日,70条道路基本完成了塌方清理和沟渠疏浚,初步恢复了双向或单向通行。特别是7月1日沩山乡王家湾泥石流事故发生后,在通讯不畅的情况下,200多名道路抢险人员昼夜奋战,仅用了不到10个小时就打通了救援的“生命通道”,为抢救伤员、运送物资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用最短时间恢复供水
7月1日晚上6时左右,县城正农水厂配电房、取水井整体被淹,所有设备无法运转,导致全城停水。县水务公司在泵房被淹的危急时刻“抢”出8台水泵,连夜研究制定出抢修设备和恢复生产方案。
7月2日,周辉到正农水厂察看因灾损毁的供水设施设备及现场抢修情况,针对全面恢复供水作出调度,并于当晚调度会上就第二天凌晨供水提出明确要求。随后,在电力和卫计部门的支持下,水务公司连续奋战,于3日凌晨3时许,开始向县城部分区域恢复供水,日供水能力达到6万吨,这个时间,比之前预计的最早恢复部分供水时间提前了9个小时;3日下午6时,生产能力达到灾前水平,日供水量达12万吨;7月4日开始,恢复对经开区和高新区企业供水,有力保障了居民生活用水和企业生产用水需求。前后48小时的连续奋战,供水量便恢复到灾前水平。
——用最快速度恢复供电
强降雨导致全县84条电力线路受损,城区20个小区停电,乡镇大面积停电。
7月2日晚上,我县召开防汛救灾工作紧急调度会,下达了首要恢复29个乡镇人口密集区供电的紧急通知。
7月3日,周辉组织召开会议与省市电力部门以及城区小区业主会商小区通电问题。7月5日、6日,周辉、王雄文又先后两次组织经信等部门调度全县恢复供电工作进展。
省市电力部门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派来人员设备支援抢修,县供电公司发挥主力军作用,成立7个应急处置小组,奔赴灾情最严重的地区开展应急抢修工作。
至7月3日12时左右,恢复所有乡镇(街道)的集镇、敬老院、卫生院、学校和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供电。同时,电力公司紧急为自来水公司、通讯公司提供应急电源,加快城区自来水供应和各处通讯基站正常运行。
至7月8日,受损线路基本恢复,20个停电小区全部恢复供电。
——以最高效率恢复通讯
受灾期间,移动、联通、电信三家运营商共200余家营业网点被淹,1000余套基站设备损毁,导致17个乡镇及城区网络信号受到影响,西部7个乡镇一度失联。
市经信委主任黄滔在宁乡召开紧急调度会,县委、县政府组织三大运营商进行会商调度,明确提出要以最高效率恢复通讯,中国移动宁乡分公司派出抢险应急分队47个、345人,联通分公司派出应急分队27个、150人,电信分公司派出应急分队86个、340人,并出动卫星通信保障车、大型应急通讯车等专业设备,紧急配送应急电话和爱心手机,及时保障受灾一线现场救援的通信畅通。
至7月7日下午4时,全县所有通讯基站全面恢复。
——突击垃圾清运严防疫情
洪水退到哪里,垃圾清运、防控疫情就跟进到哪里。全县累计组织干职工5000余人,动员社会力量2万余人,调集清扫车、洒水车、垃圾运输车等各类设备500余台,全体动员、全面发力恢复城乡生活环境。通过市政人员的连续作业,至7月6日,城区水淹区域的积水全部排空。
在长沙市直部门、兄弟区县和广大志愿者的全力支持下,城区被淹地区的淤泥和垃圾得到快速清除;至7月7日,城区累计清运淤泥、垃圾8万多吨,清洗主次干道路面及小区等公共区域60万平方米。
根据县委政府的统一部署,镇村两级迅速行动,人民群众主动作为,各乡镇的清扫、清运工作热火朝天,集镇面貌焕然一新。
——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6月30日晚,全县启动抗洪救灾防疫应急预案。各县级医疗机构迅速集结储备药品和救护车辆;乡镇(街道)卫生院、村(社区)卫生室迅速组建医疗小分队,奔赴抗洪一线,开展伤员救治。
7月2日,根据汛情变化,全县公共卫生工作进一步聚焦灾后消毒防疫。县卫计部门迅速发布《关于全面加强灾后消毒防疫工作的通知》,组织33个工作队、动员400名专业志愿者,奔赴全县29个乡镇(街道)开展消毒防疫工作;并积极邀请省市医疗专家深入乡镇开展义诊和消毒防疫指导;组建县级医疗巡回队,对重点乡镇开展医疗巡诊和防疫指导;启用无人机对龙田等7个重点乡镇开展空中喷洒药物消毒防疫。经报请长沙市防指和卫计局同意,发布温馨提示灾后疾病预防“五注意”;通过今日宁乡、宁乡网、“这里是宁乡”微信公众号、宁乡电视台、宁视界等媒体、多形式大力普及灾后防疫知识。与此同时,全县各级医疗机构同步启动发热、肠道门诊绿色通道和重点传染病监测监控。县疾控中心对自来水厂和农村集中式供水的水质实施监测监控。
至7月7日,全县累计出动消毒防疫人员12.5万人次,发放防疫宣传单90万份、消毒物资上万件以及价值10万多元的防暑药品。全县消毒防疫实现全覆盖,重点区域进行了多轮重点消毒;全县传染病监测无异常。有效监督养殖场做好疫病防控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全县无害化处理家禽4万多羽、病死生猪1000多头,未发生动物疫情。
——有效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乡镇救援通道打通以后,医卫救援力量迅速赶赴现场,收治转运受伤群众,全县至7月7日共收治因灾受伤群众373人。
为及时解决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县委、县政府积极调度救援物资,通过城区、横市镇和花明楼镇三个救援物资储备仓库,第一时间下拨棉被、救灾帐篷和大米、八宝粥、方便食品、矿泉水等应急物资;调动财政局统筹防汛应急资金、建立应急资金拨付绿色通道,累计下达生活救助资金2020万元。全县共设立集中安置点96个,集中安置受灾群众1331人。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宁乡将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长沙市宁乡灾后重建工作指导组的具体指导下,扎实开展勘灾定损、救灾济困、赈灾募捐等工作,积极推进灾后重建和生产自救,坚决打赢防汛抗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攻坚战,推动宁乡由大灾到大干、大变,加快恢复和重建幸福家园。
风雨过后见彩虹,苦难之中铸辉煌!大水淹了宁乡城,但淹不掉宁乡人民的英雄气概!暴雨过后,太阳将照常升起,阳光会依然灿烂。经过大灾洗礼后的宁乡,必将更加美丽、更加幸福!
滨江广场光鲜如昔。 颜圳平 摄
洪灾过后,宁乡城区车水马龙、秩序井然。 颜圳平 摄
白马街已经完全恢复原来干净整洁的面貌。本报实习记者 张奇涛 摄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