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淑兰 通讯员 刘胜华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防疫必须与时间赛跑。6月22日以来,受连日强降雨影响,宁乡遭受有水文、气象记录60年以来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对突发即来的灾情,宁乡县卫计局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以力保人民安全健康为第一目标,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全力开展抗洪自救、医疗救援、防疫防灾、健康教育等行动,当好人民群众的健康“守护神”,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全力部署,迅速行动
汛期到来前,县卫计局按照省、市卫计委和县防指的要求,及时制定了《救灾防病应急预案》《汛期防病工作方案》《汛期孕产妇安全管理的通知》,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3次集中培训。6月30日晚,县卫计局宣布全系统启动救灾防病应急预案,通知42家直属单位要求主要领导24小时在单位值守,全力配合当地政府开展抗洪救灾救治工作。县级医疗机构的储备药品、救护车迅速集结到位,乡镇(街道)卫生院、村(社区)卫生室组建医疗小分队,奔赴救灾一线,展开伤病救治。
县卫计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东波靠前指挥,哪里最危险、哪里最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7月1日,资福镇3名临产孕妇因洪水受困,需紧急转移,他迅速电话联系冲锋舟护送,并带领救护车现场接应,顺利将产妇送至县级医院;沩山乡祖塔村王家湾发生泥石流,王东波连夜赶赴现场,7月2日凌晨2时41分,他与医务人员、公安干警、干部群众一道将受伤的14岁女孩王泽怡抬上救护车。自6月30日至今,局领导每天率队奔波在历经铺、流沙河、老粮仓、花明楼等重灾地,现场查看灾情,靠前指导救灾,慰问受灾群众。各县直医疗单位、乡镇(中心)卫生院负责人忠于职守,坚守岗位,沉着指挥,身先士卒,成了抗灾救灾工作的主心骨。经统计,6月30日至7月2日,全县医疗机构共救治因灾直接受伤人员373人。
县卫计系统医务人员在沙河市场进行消毒。 本报通讯员 彭征宇 摄
水退人进,全面防疫
7月2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的党、团员志愿者就带着消毒物资和宣传资料出现在受灾群众的视野当中,“最近有发烧或拉肚子的病人吗?”“消毒剂一定要这样配。”“水一定要烧开喝!”
2日,天气转晴。全系统工作重心由抢救受伤群众全面转移至灾后消毒防病,副县长钟利仁组织召开了调度会,迅速下发了《关于全面加强灾后消毒防疫工作的通知》,成立了消毒防病指挥部,在县疾控中心设值班室,24小时值班,统筹调度人员和物资。组建了33个消毒防病工作队,局班子成员带队,疾控、卫监、医疗、护理人员加上乡镇卫生院公卫办人员,每组不少于15人,下派到各乡镇街道,划分消毒区域,各司其职,发挥专业优势,指导群众正确消毒防病。对外公开工作组组长和成员的电话号码,方便群众联系,确保消毒防病全覆盖。发动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卫监、疾控、精神病医院、血防站组建400人的灾后消毒志愿队伍。7月3日至10日,县人民医院消毒防病志愿服务队先后前往沙河市场、二环路沿线、人民路、花明路、八一路、白马一至七街、香山巷、正龙古街、市场服务中心、南苑路等区域开展消毒灭菌志愿活动。共派出志愿者10批共510人次,服务人民群众近20万人次,发放健教宣传资料和防暑降温消毒药品物资10万余元。县中医医院医疗队和消毒防病队伍分别赴回龙铺、沙田、沙河市场等地开展义诊和健康教育5083人次,心理干预200余人次,完成大小商铺消杀6196次,仓库消杀4612 个次,厕所消杀698个次,垃圾点消杀370 个次,消杀面积达263360平方米。
从7月2日开始至今,连续奋战,边清理垃圾,边开展消毒防病。消毒工作是坚持水退到哪里,消毒到哪里。对于灰汤、金洲的临时安置点,安排专人驻守现场,确保消毒不留死角、不发生疫情。全县累计投入消毒防病人员22215人次,发放漂白精片2150件、漂白粉215吨、“84”消毒液25986件、防病及防暑药品352万元。城区市场内公共区域的消毒已经进行了2-3轮,乡镇街道消毒工作实现全覆盖,重点区域进行了多轮消毒。截至今日未因灾发生传染病疫情,对坝塘等血吸虫老疫区开展查螺工作,暂未查到活螺。
加强监测,防治结合
全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启动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并开通了绿色通道,及时掌握灾情动态和应急响应进程,启动灾后重点传染病监测日报告制度。县疾控中心与县自来水公司同步开展自来水厂以及农村集中式供水的水质监测未发现二次供水水质异常情况。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农工党湖南省委省、市卫生计生委先后来宁指导消毒防病工作,并在消毒物资和防暑药品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省中医药管理局、湘雅附一附三医院、省人民医院、省胸科医院、省武警总队医院、长沙市一医院、长沙市四医院等多家省市医院来宁义诊。目前省市共3支医疗队,2支消毒队在宁乡支援指导。7月4日至10日,由县人民医院组织的救灾巡回医疗队先后9次走进青山桥、老粮仓、白马、金洲、偕乐桥、夏铎铺、金盆社区等地。义诊专家涉及内、外、儿、皮肤、眼科等,参与医务人员达150人次, 120紧急救援中心共出动80余次,成功转运病人200 余人。
县妇幼保健院实行孕产妇上门随访,第二人民医院灾后心理健康干预进社区。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居民集中区开设临时医疗点,组织医疗队针对重点区域,重点受灾户上门服务。省市医院、县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村卫生室编织紧密的健康服务网络,截止7月10日巡回医疗队累计免费诊疗16128人次。
大力宣传,确保健康
通过“健康宁乡”微信公众号,积极协商宁视界等微信号,连续报道宣传灾后防病知识,制作灾后消毒视频在宁视界播放。电视飞字滚动播出健康知识,以县防指和县卫计局的名义,对外公开发布《温馨提示:灾后疾病预防“五注意”》。发动医疗单位和医务人员以宣传单、横幅、版报等形式,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全县印制发放宣传折页和宣传单80万份。
“齐心协力抗洪魔,卫生防疫爱如歌”。在这场特大暴雨洪涝灾害面前,全县卫计系统众志成城,用责任诠释真情,用行动讴歌友爱,谱写了一曲卫生保安宁、灾后无疫情的奉献之歌。
县中医医院医务人员正在为群众处理手部伤口。本报通讯员 郑婷 摄
县人民医院防病抗灾巡回医疗在正龙社区进行义诊。本报通讯员 潘湘华 摄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