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前,我九岁,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洪水。父亲开车载着我和妈妈,在从灰汤回坝塘的路上,被困在了一处地势低洼的公路上。那是一个周末,一场大雨始料未及,阻住了我们回家的路。父亲只得把车熄了火,叫我和妈妈下车,一起在水中推车。挽起裤腿,水已经漫过我年幼时的膝盖,站在土黄的水里,晃晃晕晕,只听见父亲有节奏地边喊“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妈妈和我在水里推得汗流浃背。
时至今日,我常常想起这样的过去、这样的场景,当时也不记得何时雨停了、水退了,我们也安全回到了宁乡二中的家中。
一场洪水带来的,还有整个校园成了一片汪洋泽国。校园里的一口小水塘已不堪负荷,学校开了个沟渠开始放水。我们几个儿时的伙伴在沟渠旁边看着泄水,不断地有鱼虾从水里冲刷下来,因年幼不懂事,记忆中并未感受到所谓的灾难之痛。
从1998年到2017年,时隔十九年,我也快奔三。2017年6月30日,在这场60年未遇的洪灾席卷宁乡之际,在我深爱的家乡人民经历着这一场灾难之期,于我而言,是身临其境、心有所触、深感其痛。
几天来,一幅幅场景在眼前黑白电影般回放。
我看到,洪魔侵蚀了我的家园,许多老乡家中房屋坍塌、泥迹斑斑,他们脸上写满了悲伤;
我看到,我们的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不怕流血流汗,用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坚持,修复着破损的家园,也修复着人们的心灵;
我看到,四面八方的善心和爱涌向我们,一车一车的物品和工具送到了群众手中,解决了燃眉之急;
我看到,一些伺机造谣生事的可恶之徒,得到了该有的惩处,人们无不拍手称快;
我看到,微信和朋友圈满满的加油和鼓劲,每一个人都卯足了力气,为家乡的重建献上一份心意;
我看到,太多太多,我想了,很多很多。
一首熟悉的旋律在耳边回响,“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为了谁,为了秋的收获,为了春回大雁归。。。”,这些歌词不断在记忆里升腾升腾,为了谁,这样一个问题不断地在拷问着我。
为了谁?为了逝者的灵魂安息;
为了谁?为了生者的坚强意志;
为了谁?为了重建的幸福家园;
为了谁?为了将来的继续前进。
那么,我是谁?中央电视台那一则公益广告《我是共产党员,始终和你在一起》,广告词是这样展开:
“我是谁?是什么样的人?也许你从来没有想过。我是离开最晚的那一个,我是开工最早的那一个,我是想到自己最少的那一个,我是坚守到最后的那一个……”
作为县委讲师团成员,去年到今年,每次在乡镇讲党课,我都会以这个朴实而深刻的广告作为结尾。广告用温暖朴实的镜头语言展现了大学生、清洁工、医生、交警等六位平凡的党员代表在各自不同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默默奉献的形象。
一阙一阙的故事,多么普通,但这个身份,不普通。
中国共产党,这个身份,是一个深厚的信仰,是一则坚定的座右铭,是一声代表前进的号角,是应该为之奋斗一生的使命。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灾难使人成长,灾难激发伟大的英雄气概,灾难使梦想幻灭又重生不息的力量。
去年在我的散文集的最后一页,有一句心灵物语“现实生活泥沙俱下,美好的人会遇见光润的珍珠。”
今年,今天,今时,
此间,此刻,此身,
愿我宁乡儿女,犹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那句话,“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宁乡定将不负期望,明天必将更加灿烂!
王珺
于2017年7月9日晚 10:30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