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龙铺镇】全力以赴重建丰收家园
本报讯(实习记者 罗希特 记者 孙新明)7月9日,太阳明晃晃地照耀着回龙铺镇丰收村被洪水冲毁了的农田、河堤,农田被厚厚的淤泥覆盖着,农作物毁于一旦。经过一路尘土飞扬,记者到达正在抢修的沩江河堤处,看到几台大型机械正在紧张有序施工,几十台渣土车来来往往,一派繁忙景象。
图为沩江河堤丰收村损毁处抢修现场。本报记者 孙新明 实习记者 罗希特 摄
加班加点抢修沩江河堤
在此次洪灾中,丰收村段的沩江河堤被洪水冲垮两处,每处各近400米的堤岸受损。
县水务局水利水电建设总公司副书记谢卫华介绍,在这次的抢修中,被冲垮的两处河堤施工单位各动用了50多台渣土车、4台挖机、2台推土车和1台压路机,现场施工人员最多时达100多人。同时调集了两万多个防汛袋和2000多米的彩条布,构筑临时防洪堤,以应对即将来临的新一轮降雨。
据了解,参加这次现场施工的人员日夜奋战抢修,力争早日解除堤岸的潜在危险,保护附近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县水务局的吴时忠是这次施工的人员之一。他从7月2日起,每天早上从6时开始工作,一直加班到晚上12时才休息,就是为了能够早日修好堤岸。
“洪水冲倒了房屋,却凝聚了人心。工人们加班加点抢修河堤,让我们对重建美丽家园更有了信心。”河堤附近受灾的村民邓大伯告诉记者。
鼓足干劲整治环境卫生
“我们社区调集了挖机3台、铲车4台、小四轮6台,同时组织100多人进行灾后重建工作,大家积极性高涨,群众也主动加入灾后重建队伍,多的时候达到了两百多人。”候旨亭社区书记陈建斌告诉记者,7月2日退水后,社区就迅速开展灾后重建工作,目前候旨亭集镇干干净净、井然有序,商户的精神都很振奋。
据悉,候旨亭社区支村两委班子全部都是今年换届选任的,但在这次抗洪救灾中,完全不像新手。他们及早谋划,工作做细做实,在6月30日晚上就转移了大部分群众,对7月1日被洪水围困的300多名群众,也紧急组织应急分队和志愿者用皮划艇、小木船等工具全部转移出来,确保了无人员伤亡。7月2日洪水退后,候旨亭社区支村两委立即组织专人开展勘灾、安抚工作。同时,支村两委班子成员广泛利社会关系,募集到大量的矿泉水、王老吉、八宝粥、方便面以及粮油、蔬菜等物资送到受灾群众的手中,以解受灾群众燃眉之急。并在发放过程中做到了公平有序,受灾群众对赈灾物资发放交口称赞。在稳定受灾群众情绪的同时,候旨亭社区组织村上党员、骨干力量等40多人,调集铲车、拖拉机等机械,对受灾区域进行环境清整,并组织20多人在乡镇卫生院的指导下进行消毒防病。
沩江河堤候旨亭社区段损毁500多米,山塘受损10多口,幸福渠决堤50米、坍塌300多米,2座桥梁受损不能通车。但社区不等不靠,调集多台施工机械、组织人员进行自救。在社区干群的齐心努力下,目前,幸福渠接沩江处桥梁已可以通车。
丰收村在这次的洪灾中共有100多户房屋受损,其中20多户受损严重,6户被夷为平地,全村近800百亩农田被洪水淹没。
7月2日,丰收村便积极展开自救。据该村支部书记彭国辉介绍,在洪水退去之后,支村两委便分头开始走访村民各户,了解受灾情况,并且根据了解到的信息积极做好群众的工作,从思想上引导群众,在行动上去各户慰问受灾群众。同时,村支部积极动员群众,联合爱心企业鼎盛钢构义工共70多人清理环境卫生,做好消毒防病工作。同时,该村抓紧恢复生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冲坏的8个电排,村里以组为单位组织人员进行抢修。
“在这次的灾后重建中,村民宋太云让人感动,他在自家被淹的状况下找到支部,自愿用自家的三轮车拖运垃圾,连续四五天没有停过。”同村的张姓村民说。
该村党员郑丽萍也是主动参与这次灾后重建的一份子。她虽然自己家受灾,但在灾后便报名义工参加村上灾后重建,并号召自己的同学一起为受灾群众捐款,不仅感动了大家,还带动了更多村民齐心进行灾后重建。
【资福镇】近200名干群携手筑起800余米临时河堤
本报讯(记者 彭凤)铲沙、撑袋子、系袋子、运沙袋、码沙袋……7月8日,资福镇合星村乌江河堤上,近200名干群上演了一场紧急处险加固河堤的接力赛。
据了解,7月1日暴雨,导致资福镇合星村乌江河堤决堤,随后冲出了一条新河道。资福镇立即采取措施,调动镇、村干部及社会力量进行河堤处险加固,村民们也积极投工投劳。自7月2日起,每天有近百名村民积极的投身到生产自救当中,抢修道路、清除垃圾、疏通渠道,通往河堤的道路很快实现通车,机械设备、汽车以及材料都可进场,决口的河堤也开始修复。
在堤坝上,上到70多岁的老人,下到20岁出头的年轻小伙,男女老少齐出动,只为了共同的目标:修筑河堤保平安!在堤坝修筑现场,记者看到了一幕幕令人感动的场景,资福镇镇长罗集华等领导干部身先士卒码沙袋;一位身穿“湖南华程”黄马甲的“战士”一袋袋运送着砂石,尽管汗珠顺着发尖低落,他也浑然不知;一位70余岁的老大爷弯着腰撑开一个又一个的袋子,偶尔利用间隙捶捶腰,而后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当中。
“受灾了都不容易,能做一点是一点!”合星村村民罗瑞芝一边铲着沙子,一边告诉记者,她们都是苦过来的人,天灾带来的后果他们能感同身受,于是组上6个村民自愿加入了修筑河堤的工作。自7月8日中午起,她们已经连续工作近6小时了,虽然累,但是还是会继续坚持,尽快将河堤修好,为新一轮降雨做好充分准备。
“今天不论多晚,都要将临时河堤筑好!”罗集华告诉记者,根据天气预报预测,未来将有新一轮降雨,为了积极应对,资福镇镇村干部、党员、群众及湖南华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湖南万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家爱心企业近200人,于7月8日下午正式开始临时河堤修筑工作。罗集华说,临时河堤是在堆积的泥巴上盖上塑料膜,随后用沙袋压实,从而起到防护作用。预计临时河堤宽3米,高2米。截至记者发稿时,河堤已基本铺上了塑料膜,过半河堤已码上了沙袋,将力争晚上12时前完成修筑。
【灰汤镇】 集镇生产生活秩序基本恢复
本报讯(实习记者 刘其洁)昨日上午, 行走在灰汤镇集镇,道路整洁干净,街道行人人来人往。两旁的门面大多数已经开张,窗几明亮,偶有几个顾客,正在与店家讨价还价。
但在7月1日,这里曾经遭遇过近百年以来的最大洪灾,镇区交通、电信、电力中断,河堤垮塌,洪水肆虐,枫木桥、灰汤、偕乐桥三个集镇,近1500多空门面进水被淹!
回忆当天的情景,珠宝店店长周光辉记忆犹新:“7月1日那天店内最高水位达到75厘米,我们从当天下午洪水退后便开始清理淤泥,直到8日下午才全部清理完毕。”记者看到,珠宝店内墙面干净整洁,所有商品均已上架。
“欢迎光临,喜欢什么衣服随便看。”在谭艳的服装店内,陆续有顾客进门挑选衣服。她告诉记者,7月6日便已正式正常营业,现在正准备购进新一批衣服。
“老板,还有包子吗?”程伏良是当地一家早餐店的老板,她的店在歇业8天后,昨日一早恢复营业,在她的店子买早餐的人络绎不绝。她坦言,现在每天早餐大概能卖出600个左右的包子,已经差不多追上洪灾之前的平均数了。
目前,越来越多的灰汤居民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在灰汤镇灰汤村排头湾组,喻超军家有人生日,他们做了8个菜,办了一桌简单而隆重的生日宴。喻家在此次洪灾中遭遇山体滑坡,幸亏家人及早转移,仅仅是围墙坍塌,家中进水进沙。“当时屋里的淤泥都有1米多。”喻超军用手比划着,“6个人用了好几天才清扫干净。”为了迎战新一轮强降雨,喻家花了不菲的价钱租了1台挖机和1台铲车,正在时刻不停地清理屋后的泥石,加固山体。
灰汤的救灾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援助,到昨日为止,这里共收到捐助物资近60余批次。对于这些救灾物资,该镇成立了物资配送志愿服务队,先送到枫木桥、灰汤和偕乐桥三个片区,再由村上进行分发,送到村民手中。“刚刚就有爱心公司送来了120辆斗车,为我们的灾后重建工作送来了急需的工具,谢谢大家的爱心!”灰汤镇镇长黄果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灰汤全镇共转移安置人员1400多人,目前已设立8个集中安置点,饮用水、食品、防暑、防蚊药品等每日配送一次,保障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在该镇八石村村部的安置点,八九个办公室都成为了村民们的临时住所,这里共安置了30多个村民。村民肖晓燕带着自己的儿女住在有空调的会议室,隔壁是孩子还没满月的黄霞。“大家在这里还是比较安心的,吃饭就在旁边的学校食堂。”村支书黄爱明介绍,知道最近还有一次强降雨过程,村民们并没有急着回家。
另据了解,作为温泉之乡,灰汤的温泉设施和管网在7月3日就完成抢修恢复供水,使各旅游酒店实现了正常营业。在一些旅游酒店的微信公众号上,已经开始了“照常营业、照常接团”的宣传。但是,位于灰汤镇的东鹜山景区由于出现严重山体滑坡,为确保游客安全,景区已于7月7日正式关停。
【坝塘镇】干群同心协力开展灾后重建
本报讯(记者 刘淑兰)7月2日,坝塘镇广大干群万众一心,洪灾过后不等不靠,灾后重建工作正有序推进。
该镇镇村干部深入村组农户,核准在册人数,了解被困群众生活情况及困难情况,核实房屋受损情况及农作物、牲畜损失情况,并向受灾群众发放救灾物资,确保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地方住。
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洪水刚退,该镇便迅速行动,联合卫生院及时调拨防疫药品发放各村,现场进行防疫消毒指导,无害化处理病死禽畜,并对重点受灾区域及集镇经营户进行集中消毒杀菌。
由于暴雨的侵袭,该镇受灾严重,山体滑坡、塘坝被毁、道路中断、电力中断、通讯中断。为确保灾后群众的基本生活,该镇供电所加班加点全力抢修复电;镇村干部调集挖机铲车,积极组织抢修自救;党员群众也纷纷加入抢险的大军,自发组成志愿突击队,披星戴月,义务清除道路淤泥,抢通道路,排查除险。
强降雨过后,高温回升,大量杂物、淤泥和成堆垃圾极易滋生病菌,该镇动员广大党员、镇村干部及志愿者开展农村环境清洁卫生活动,清除集镇垃圾,清理村干道的倒塌树木,清洁卫生死角,营造公众整洁卫生的良好环境。
【县征地办】 抢时间赶时间恢复社区面貌
本报讯(记者 鲁应龙)“没关系,打一针就好了。”昨日,记者在白马桥街道仁福社区看到,县征地办作为白马桥街道抗洪抢险后盾单位,正有序紧凑开展灾后重建支援行动,面色焦黄的成员罗青在谈到这几天病倒一事时很淡然地如是说。
县征地办利用周末两天到街道开展灾后清洁和勘灾核灾工作:垃圾清洁组8人,配小型拖拉机6台,挖机2台,民工10人,主动负责仁福社区仁和路及两厢垃圾清理工作,分二小组分片包干负责;另一组10人,负责勘灾核灾工作,已经调查500多户,由于受灾户数多,该项工作还在继续。“我们在抢时间赶时间,力争尽快恢复社区本来面貌,还居民以舒适。”罗青病倒后打一针便返回战斗,他在此前坚守闸坝湖河堤3天3晚。据他介绍,自洪灾发生以来,征地办全体人员忙个不停,在当天的行动中,有忙完自己任务,深夜参加白马桥义工队的胡敬明、喻四东;有既当清洁工又当交通临时指挥员的喻应军……当天他们支援灾后重建行动清运垃圾环节中,总计清运120多车垃圾,共600吨。
【千壶客】 众企业援手助早日恢复生产
本报讯(记者 龚再蓉)“是他们让我们感受到了援助的力量,逐步恢复了信心,我们会尽快恢复生产。”7月8日,湖南长沙千壶客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喻佩林深有感慨地说。当天,宁乡工业企业协会会长罗美元代表忘不了向该公司送来10万元爱心款,并有来自各企业单位的70多名志愿者在帮助清理受灾现场。至当天,在宁乡工业企业协会的动员下,25家企业向其伸出援手,使这家受灾严重的公司有了早日恢复生产的强烈信心。
千壶客酒业位于县城金沙路。由于厂房地势低,此次洪灾致库存的大量成品和60多吨基酒报废,价值数百万元的生产设备受损,公司损失惨重。对于该公司的境况,宁乡工业企业协会给予了高度关注,负责人多次到现场了解情况,并在宁乡工业企业家微信群内发布予以援助的倡议,获得了热烈响应。
从7月5日起,每天都有企业负责人来到千壶客酒业,以各种方式给予帮助,鼓励该公司重拾信心,早日恢复生产。有的送来消毒液、大米、矿泉水等物资,有的提供铲车、挖机、洒水车等设备,有的安排人员帮助清理。至7月8日,该公司已获得25家企业的帮助,所收到的爱心款有17万多元,平均每天来帮忙的志愿者有50多人。“才遭受洪灾时,有一种灰心丧气的感觉。”喻佩林告诉记者,才开始有几十个亲友来帮忙,光是厨房食堂就清了两天。后来,随着帮忙的人越来越多,信心和劲头逐步提了上来,将按照先恢复甜酒车间生产的顺序尽早恢复生产。宁乡工业协会秘书长蔡力强表示,在此次洪灾中,全县有40多家工业企业受损严重。通过广泛动员,企业之间相互帮助促使这些受损企业早日恢复生产的热潮正在逐步形成。
【县环保志愿者协会】 全力协助重建家园
本报讯(记者 孙新明 通讯员 龙国安)近日,记者从县环保志愿者协会获悉,该协会我县受灾后至7月6日,共出动志愿者165人次,分别在八一、香山、文中、南苑等4个社区和沙河市场,进行清扫、消毒、南门桥临时封闭管制和巡河等志愿服务工作,是较早奔赴抗洪救灾一线的社会组织之一。同时,该协会已组织4万余元救灾物资,对坝塘等乡镇受灾群众进行了现场捐赠。另已筹资现金4万元左右,拟对沩山乡进行重点救助。
齐心重建更美家园
孙新明
县委、县政府对灾后重建作出安排部署后,广大干群立刻行动起来,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迅速掀起了重建热潮。
“只有奋斗,才能治愈过去的创伤。”在灾后重建热潮中,回龙铺镇、灰汤镇、县水务局等乡镇和部门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冲锋在前,迅速开展集镇环境整治、修复水毁设施等灾后重建工作。他们同受灾群众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广大群众不等不靠,纷纷加入到灾后重建的队伍,奏响了万众一心、同心协力重建更美家园的宏伟乐章。我们要把这种好势头发扬好、巩固好,以雷厉风行、只争朝夕的精神,围绕灾后重建工作转、盯着更美家园目标干,就一定能抓好灾后重建这件头等大事。
能用众力,善用众智。当前,灾后重建任务繁重,单靠当地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显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灾后重建的力量源泉、源头活水在人民群众中。我们要加强宣传舆论工作,大力宣传党和政府灾后重建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凝聚和传递正能量;要深入细致做好群众工作,进一步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搞好自救自建工作。
自信者兴,自强者胜。我们经历了灾难的创痛,更在抗灾中铸就了不屈的精神,凝聚了更强大的信心、勇气和力量。让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艰苦奋斗,奋力夺取灾后重建的全面胜利,让家园变得更美,让梦想飞得更高。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