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好男儿情深义重,引领一方百姓重建家园

编辑:陶湘 2017-07-09 22:35:53
—分享—

  ——记老粮仓镇望江村灾后自救典型、党员刘争飞

  文/图 本报记者 魏枫

  在百年不遇的洪水席卷过后,面对满目疮痍的楚沩大地,无数英勇顽强的楚沩儿女,以“舍小家顾大家”的博大胸怀,为老百姓重建家园而呼号奔走。老粮仓镇原楚江村(现望江村)党员刘争飞就是其中的一员。

  求助朋友圈  将救援物资一件件分发到灾民手中

  记者见到刘争飞的时候,他喉咙嘶哑,疲惫不堪,但一回忆起那些惊心动魄的日日夜夜,就难掩内心的激动。7月2日夜,洪水退后的第一天,他和妻子喻小菲拖着疲惫的双腿,回到了家,只见整个价值十多万元的刚刚添置的家具电器被厚达两米多的淤泥覆盖,想到在洪灾到来之前,夫妻俩完全有机会将它们转移,可是,他们没有那样做,因为,救了自家的,整个组上、村上的就可能没了。夫妻二人没有多想,一边在公路上呼喊,一边冲进了老支书周立寒家开的小店,帮着迅速转移家电货物......整整一天一夜,夫妻二人奔走在抗洪抢险的路上,尽管家里被水淹的情况一无所知,也没时间回去看一看。那时那刻,站在曾经美丽的家园前,夫妻二人不禁相拥而泣。

  夫妻二人正想动手清理淤泥的时候,村妇女主任何北南跌跌撞撞地来了,眼泪巴腮的,“刘书记,完了完了......一百多户受灾群众两天没有喝水、吃饭了......我一个村妇女主任能力有限......你赶紧想办法啊......”一瞬间,刘争飞感到事态十分地严重,什么也不想了,一边安慰何北南,一边开车到横市镇,拨通了老粮仓镇珠宝商会秘书长李喜文的电话(当时整个上宁乡都停电、中断网络信号了),“和李喜文作商量,我说没办法,洪灾大了,都是地方上人,你们商会一定要支援!无论如何,你们今晚要给我发水发物资过来!李喜文二话没说,立马打电话和商会负责人张文革、谢建新商量!”

  在等待的过程中,刘争飞还把求助的信息不断地发送到朋友圈,呼吁大家伸出援助之手。当天夜里,以老粮仓镇珠宝商会、湖南马帮和金玉工业园为首筹备的纯净水、大米、食用油和绵被等物资源源不断地抵达望江村老竹园片区。

  “给受灾群众送水的时候,一个个眼泪巴腮的,‘刘书记,你自己屋里都淹成那样,还来给我们送水......’我说没关系,你们就放心喝吧。一个群众接到一瓶水,就一仰脖子喝完了,看口干到了什么程度。”

  “救援物资到了后,我们抱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发到最需要的人手里。受灾户每家一把铁锹、一身雨衣、一双雨鞋、一床被子,还有米、油、水......大家排着整齐的队伍,有规有矩的,井井有条,没出现哄抢的事!”何北南告诉记者。

  组织35名灾民,给受灾严重户清淤

  “最可贵的是,我们这一片人,自己家里遭了严重的灾,我一声喊,‘帮我去救人家’,没一个不齐心的。我们这边去了16个,就连邻居王爱辉,也坐着他丈夫的拖拉机去帮忙做饭了,大家干了整整一天,毫无怨言!”

  “四组文雪平家是受灾最严重的户子,家里的电器、家具一起,损失达20多万元,主要是屋后山体滑坡造成的。但是,他家没住一个人,都在广东那边,灾害发生后,没人理。”原楚江村四组组长张国清说,“刘争飞7月6号就跟我说,‘文雪平家遭了那么大的损失,两公婆又都没在家,我到下面组织10多个人,你到上面组织10多个人,一齐到他家去搞一天’。”

  第二天凌晨,一个由刘争飞和张国清发起的由当地35名群众组成的队伍,开着铲车、拖拉机和卡车,来到了文雪平家,“刘争飞自己掏钱买了一批水泵、水管、连大家抽的烟都是他买的,估计少也有两千多元。他还再三叮嘱我,‘你不要说这些东西是我掏钱买的,只要大家把事情做好了,我贴最多的钱都开心!’”

  在刘争飞的激励下,大家撬开了文雪平家的大门(事先征得了他的同意),用锄头一点点地清理,硬是将屋内两米多深的淤泥运走,将不能使用了的家具什物拖走,将还能将就使用的抬到屋外凉晒,一天下来,就将屋内搞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了。“饭在我家搞,搞了整整四桌呢!”张国清好开心的。

  洪灾过后,整个原竹园片停电停水,道路上堆起几尺厚的淤泥,臭气熏天,“刘争飞第一时间从唐市那边的朋友家借来两台发电机,两部洗车机和一批潜水泵,和受灾群众一起,穿着雨衣、雨鞋,扛着铁锹锄头,把道路、地面清理、洗涤得干干净净!”村民朱合平说,“整个老粮仓镇受灾片区,清污最快、最彻底的,就是我们老竹园片!”

 

(刘争飞指着正在清理的文雪平家)

(清理出来的家具) 

 10万现金,分发给137户受灾群众

  洪灾发生后,分散在异地他乡的游子无时不刻在关注着家乡。7月1日,望江村一位在深圳创业的乡友把电话打到了刘争飞那里了,“我如实把受灾情况告诉了他,并将其中的一些细节作了重要的说明,说着说着,他不吭声了,我问,‘你那里没信号了吗?’他说,‘......你讲咯......呜呜呜......’在那边哭,我也忍不住哭了。最后,他说,‘争飞,你放心,我家里你不用担心,只要我们老竹园片没死人,就要得!我说,‘肯定一条,报告老板,没有人员伤亡,目前都在自救中,基本上都在搞清污!’”

  第二天,那位乡友从深圳赶回了家,刘争飞领着他在村子里走了一圈后,他说,“争飞,除了几个受灾重的户子外,凡是洪水进了屋的,你统计一下,一共有多少户!”

  “我们和刘书记统计了一下,一共有137户!”村民刘新民说,“那位乡友就交了10万元现金给刘书记,交代了一下后,就悄悄地回深圳去了!”

  刘争飞按照500元每户的标准将10万元现金一一分发到了受灾群众手中,所到之处,一片欢腾。当记者打听那位乡友的大名时,刘争飞说,“他不愿留名!”

  “个人牺牲一点没关系,我是党员,也曾担任过村支书,妻子又是县人大代表,是应该做的!”刘争飞是个70后,201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6年至2017上半年担任原楚江村总支书。在位期间,“硬化公路6公里,开挖山塘7口,修缮水渠5公里,安装路灯180盏,不但没有动用村上一分钱,还为村上还债80多万元!”老支书周立寒告诉记者。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