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伟)7月5日下午2点,记者来到黄材镇,看到整条街道是恢复如旧,干净的路面,有序的交通,各个店铺也已经是正常开门营业的状态,丝毫看不出水灾的影响。
“当时这地方基本上都是被淹没,十公分左右,沿线的店铺都进了水”黄材镇政府镇长戴永星告诉记者,发生水灾的时候,黄材大道有十厘米深的积水,沿线的店铺都进了水,随后整个集镇上都断水断电。面对这样一种情况,政府第一时间组织人员进行抢修,洪水退了之后,第一时间就恢复了供电,在第二天,就恢复了供水。同时发动社区干部、门店经营户以及周边群众连同临时抽调的50名环卫工人一起对洪灾过后的淤泥、垃圾,进行大清扫、大清运;在保证居民正常用水的前提下,抽调炭河古城的洒水车和保洁公司的洒水车,对集镇主要路段,主要节点,进行大清洗;并且联系了长沙两个生物防治公司,对集镇上进行大消毒。对每一个门店,都发放了84消毒液和白醋。所以才有了现在所看看到的已经基本上恢复到了洪水之前状态的黄材集镇。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黄材镇沩滨村在此次水灾中虽然受灾严重,但村民们却不等不靠,积极组织进行生产自救,记者随后来到了沩滨村。在现场记者看到有几十名村民自发的组织起来,对堵塞的水沟进行疏通工作,村民介绍水灾发生之后,村上几乎所有的水沟渠道都被淤泥堵塞,考虑到镇政府人力不足,并且还有受灾更严重的地方需要镇政府去救灾抢险,所以他们就自发的组织村民进行生产自救,虽然工程量很大,虽然气温很高,但他们会一直坚持下来。烈日当头,村民们挥汗如雨,他们中有青年,有老人,也有妇女,几把锄头,几根扁担,铲下去的是坚持,挑出来的是希望,重建家园,我们永远在一起。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