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网—今日宁乡讯(记者 宋秀闺)近几日大雨,造成多地方发生大水、洪灾。暴雨过后,由于天气潮湿,易滋生细菌。另外,水灾过后,水源易遭到污染,食物容易变质,再加上人员接触污水机会增多,因此,各类传染病极易传播。我们该预防哪些传染病?如何预防?宁乡县中医医院感控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谭赛群告诉你怎么做。
专家提醒,当前许多地方正处于汛期,湿度大、温度高,食品容易受到细菌、霉菌及各种化学物质的污染,水源也可能受到污染。这些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如引起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等。为此,特提醒大家要注意防疫消毒,杀虫防病;要注意饮食卫生,食物要烧熟煮透,不食用病死禽和霉变的食品;不食用洪水浸泡过的食品;不要喝生水;水源改变时,山水、井水等新水源要在专业机构指导下消毒处理后使用;及时清除室内外淤泥、垃圾、积水,防止蚊蝇孽生;要积极开展消毒、杀虫、灭鼠工作;要开门、开窗、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尽量避免长期接触淤泥、疫水;出现发热、咳嗽、腹痛和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
洪灾后常见传染病及预防
痢疾等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等。起病较急,高热达40℃以上。
预防:搞好环境卫生,加强厕所及粪便管理,消灭苍蝇。
霍乱:表现为剧烈的吐泻,排出淘米水样大便,患者四肢冰凉,双眼深深凹陷,严重脱水,治疗不及时可在发病后几小时到十几小时内死亡。
预防:管理好水源、饮食,处理好粪便。
流行性出血热:由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起病急、发冷、高热,患者常极度疲乏,剧烈头疼,腰痛,眼眶痛,称为“三痛”,同时患者有“酒醉貌”。
预防:灭鼠。
洪水脚:破损创口长时间浸没在洪水中会促使下肢肿胀、溃烂,除局部剧痛外,还伴有畏寒、发热、乏力、头痛、食欲下降等全身的症状。
预防:及时将病人送当地医疗机构诊治,防止传染病蔓延。
皮肤病:湿疹、皮炎、蚊虫叮咬等都是灾区常见的疾病。据统计,皮肤病约占灾区各种疾病的50%以上。
预防:不同皮肤病有不同的治疗手段。总的来说要保持皮肤的干净卫生,使用蚊帐。
洪水过后五注意
1、注意饮水卫生
不喝生水;装水的容器保持清洁,并经常倒空清洗;对取自井水、河水、湖水、塘水的临时饮用水,一定要进行消毒;混浊度大、污染严重的水,必须先加明矾澄清再消毒。
2、注意食品卫生
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污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剩饭剩菜,不生吃水产品;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或水产品;食物生熟要分开;不用污水洗瓜果、碗筷,碗筷要清洁消毒后使用;不去无卫生许可证的摊档购买食品;受洪水淹没过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清洗专业消毒后才能营业。
3、注意环境卫生
洪水退去后,应消除住所外的污泥,垫上砂石或新土;清除井水污泥并投以漂白粉消毒;应将家具清洗再搬入居室;整修厕所,粪缸、粪坑中加药杀蛆;圈养家畜,搞好禽畜圈卫生并经常喷洒灭蚊药;管理好人和禽畜的粪便,不让其污染水源;要及时将死亡的动物尸体深埋在地势较高、远离水源的地方;保持住屋和附近地面整洁干燥,不在草堆上坐卧、休息。室内可以用熏艾叶的进行空气消毒。
4、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不用手、尤其是脏手揉眼睛。做到一人一巾一盆。各人的毛巾、脸盆、手帕应当单用,如果不得不与病人共用脸盆,则应让健康人先用,病人后用,用完以肥皂将脸盆洗净。如有发热、腹泻,及时就医。接触病人的人应带口罩,口罩应每天换洗和消毒。如皮肤、粘膜被患者的血、尿或口腔分泌物污染,应立刻用消毒酒精擦拭消毒。被病人血、排泄物污染的环境和物品也应及时消毒。
5、注意避免接触疫水
尽量不接触疫水。如必须接触疫水,应穿戴防护用品,预防性服药或在可能接触疫水的部位涂抹防护药。接触疫水后如出现发热,局部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浑浊的疫水中有很多被河流、山洪冲下来的蛇蚁、蜈蚣虫,请尽量不要赤脚淌水,以免被咬伤、蛰伤。不能自行处理的,可以请专业人士捕捉。
饮食卫生八个“不”
要严防“病从口入”,除强调食品一定要煮熟煮透外,生活中还必须注意“饮食卫生八个不”:
1、不喝生水。特别注意不能喝已污染的水和未消毒的水。
2、不食用被水淹过食物。污染的肉类、蔬菜、面粉、挂面、饼干、面包等食物。
3、不吃毒死、病死、淹死和死因不明的家禽、家畜和水产品。“淹死”或其他死因不明的禽畜、水产品可能受毒物或病菌污染,此类食品也不能上市销售。
4、不吃未洗净的瓜果。未洗净或污染水洗过的瓜果,可能沾有病菌、病毒,吃了很容易得病。
5、不吃凉拌菜。由于卫生条件,凉菜特别是卤菜在制作过程中容易污染,吃了容易生病。
6、不吃馊饭菜。饭菜馊了以后,即使经过重新蒸煮仍不能吃。要吃新鲜的饭菜,吃剩的饭菜要煮开或蒸透后存放,下顿再吃时,还要重新加热煮透。
7、不吃发霉的米面和发芽的花生、土豆。
8、不搞大型的聚餐活动大汛过后置办宴席,卫生条件差,食物易污染,参加宴会的人中如果有病人或带菌者,易把病传给别人。
水灾后如何对环境进行消毒?
1、及时修复被洪水淹没的公厕、垃圾收集站点的设施,并进行消毒处理。粪便处理不好,极易污染水源,孳生蝇类。灾民安置点设临时厕所,不随地大小便。
粪便消毒采用10份粪水加1份漂白粉,搅拌,2小时后倒在指定地点掩埋。肠道传染病人的粪便,按5份与漂白粉1份的比例,或加等量生石灰,搅匀2-4小时后,倒在指定地点掩埋。
2、对清淤后的环境可用1000-2000mg/L 有效氯溶液(每1公斤水加5g-10g漂白粉, 漂白粉有效氯按20%计)喷洒消毒30分钟。
3、对水灾致死的家畜、家禽等动物尸体要及时清理和掩埋或焚烧。先用5%漂白粉上清液喷雾消毒1-2小时后,装入塑料袋,投入深坑,掩埋地要远离居住地和距水源50m外,挖坑深≥2m,在坑底和动物尸体上层应用漂白粉按20-40克/m2的量处理后覆土掩埋压实。
4、垃圾消毒:可燃物质尽量焚烧,也可喷洒1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作用60分钟以上。消毒后深埋。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