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孕妇离预产期仅15天被洪水围困 皮划艇连夜转移

编辑:陶湘 2017-07-02 10:25:38
—分享—

  本报讯(实习记者 刘其洁)“姜书记,快来救救我们,出不去了!”6月30晚上6时许,黄材村村支部书记姜文伟的电话响起,电话那头的人语气急促而慌张。

  打电话的人名叫沈坚,是黄材村团山组人,他的妻子是名孕妇,离预产期仅15天,由于持续性降雨,当晚被洪水围困。和他们一样被围困的还有团山组21户人家,80多个人,其中包括10多名儿童、4位70岁以上老人,年龄最大的足足有80岁。

  情况紧急,村支部书记姜文伟带领支村两委前往救援,并借用皮划艇,直至晚上12点,成功转移团山组所有村民。

6月30日晚,姜文伟冒雨摸黑转移受困群众     受访者沈坚供图


姜文伟用手机在拍摄受灾情况   本报记者 刘其洁 摄


姜文伟在转移受困人员     姜文伟 供图

  连夜转移群众

  雨、大雨、暴雨、持续暴雨······自6月22日晚开始,宁乡迎来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雨。6月30日下午5时左右的那场暴雨,黄材村团山组村民见怪不怪,一如往常地在家做晚饭然后再看看电视便打算上床休息。

  村民们没有想到的是,仅仅两个小时,水就涨到了40公分深,所有外出通道被洪水截断,团山组瞬间变成一个孤岛。村民沈坚这下彻底慌了张,他的妻子是一名孕妇,离预产期仅15天。

  沈坚拿出手机,翻了翻通讯录,直接给村支部书记姜文伟打了通求救电话。“这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不出十分钟,沈坚一家看到了姜文伟带着村委副书记、会计、村主任出现在自己门前。“心里顿时松了口气。”沈坚的父亲沈命良说。

  救援人员到了,但是救援工具呢?姜文伟想了个土办法——用汽车轮转移。在车轮上放个脚盆,被困人员就这样一个一个转移至安全地带。因为怀孕,沈坚的妻子是第一个被转移的。天色渐晚,雨势大、水流湍急,转移愈发艰难。

  姜文伟告诉记者,团山组地势低,受灾最早、积水严重,最深处有130公分左右。转移路线必须绕过一口池塘,转移时没有参照物,转移难度大,“一不小心就走到池塘去了。”另外,有村民不愿转移需做思想工作,导致转移慢。见状,姜文伟立即从私人那里借用皮划艇,加快了转移速度。

  直至晚上12点,近6个小时的紧急转移,团山组80多口人全部安全转移,无一人受伤。

  “想为村里做点事”

  黄材村,4221个人、1109户、12个村小组,这些数字,深深地刻在姜文伟心中。他在转移完团山组村民后,没有回家而是再去其他村小组巡查,排除隐患,直到次日凌晨3点才回到家中。

  7月1日清晨,雨还在下。姜文伟睡得不踏实,在睡了3个小时后,他再次前往抗洪一线。在黄材村宁岗坪组有口山塘,连日的降雨导致塘内水位持续上涨,加上排水口小,水有外溢趋势,姜文伟迅速调运挖机,埋设水管,加速山塘排水。

  上午,降雨导致沩河水位急剧上涨,黄材村戏塘湾组、划船塘组受河水倒灌影响,部分村民被困。姜文伟自家也被淹,顾不上家里,他依旧奋战在抗洪一线,转移被困群众。下午,雨势渐停,洪水也逐渐退去,多数转移的村民也回到家中。姜文伟依旧没回家,在各个村小组查看受灾情况,安慰受灾村民。

  “你不害怕吗”?记者问到。姜文伟告诉记者,自己是个军人,1996年入伍宁波某部队,2004年退伍,期间参加过两次台风救援行动。8年的军旅生活让他明白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

  今年,对于姜文伟来说也是崭新的开始,今年4月份他正式上任黄材村村支部书记。能当选书记让姜文伟很意外,他觉得是大家对他的信任。不过,在此次抗洪过程中他没有让大家失望,就如当初他当初竞选时说的那句:要为村里做点事。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