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B 1岁男孩砸到茶几,磕掉半颗牙长出息肉 A 2岁宝宝玩耍时,吃桂圆卡住喉咙

编辑:陶湘 2017-06-25 17:19:50
—分享—

□本报记者 宋秀闺

俗话说:家是爱的港湾。但如果家长粗心大意,也可能让孩子在家里遭遇意外伤害。随着天气的转好,户外活动增加,近期县人民医院接诊的家庭意外伤害儿童有上升趋势。据县人民医院儿科主任曾跃辉介绍,3岁以下的小孩最容易意外受伤,希望借此提醒家长们需要多长些“心眼”,重视孩子的安全,否则有可能终生遗憾。

案例

县人民医院曾接诊过一名2岁多的小患者尧尧。正当尧尧蹦上蹦下时,爷爷往他嘴里塞了一颗桂圆,突然桂圆卡住了气管,孩子自己不停地去抓喉咙,呼吸不畅,家长急急忙忙带孩子往医院赶。

送去医院途中,尧尧哭吵厉害,家长不停地拍打他的背部,导致桂圆移动完全将气道阻塞。送到医院时孩子已没有了呼吸,由于缺氧时间长,虽然捡回来一条命,但脑部出现后遗症。

洋洋家住格林春天小区,今年一岁零九个月,非常调皮。一天晚上,洋洋在沙发上玩耍时,一个踉跄滚落在茶几上,牙齿重重地砸到茶几的边角上,顿时鲜血直流。

家长见状赶紧抱起洋洋,发现孩子牙齿上全是血,门牙右边的第一个牙齿有一边被削掉了。家长当时没有引起重视,但在摔跤后第三天,磕掉的牙齿上长出了一块息肉,吃东西没有注意就会引起出血。洋洋妈妈马上带孩子到医院口腔科检查。接诊医生发现息肉后,进行了摘除和止血,并开了阿莫西林颗粒等消炎药。

因为小小喜欢看鱼,父亲买了几条回家放在水桶里,加满了一桶水。过了一会,大人没有听到小小的声音,一看他已栽入水桶。奶奶马上将小小倒背在身上猛跑,又用三层棉被盖在他身上,小小最终转危为安。

数据

儿童意外伤害主要发生在1~3岁

曾跃辉告诉记者,在儿童意外伤害中,1~3岁最多,其次为4~7岁。“在意外伤害中,溺水和异物吸入比较多,近期溺水的病例就有10例,异物吸入也有四五例。这些孩子受伤具有一个共性,大多数都是刚刚学会走路,发生意外时一般处于无人看管状态,而且手里时常会持有类似铅笔状的尖锐物品。一旦跌倒就容易发生意外。”曾跃辉分析。

儿童在玩耍时,容易发生意外伤害,家长需特别注意。刘尚华摄

超七成家长不会定期检查家居用品

曾跃辉表示,1~3岁儿童自控能力差,进行健康宣教的效果也不佳,主要要靠家长多关注、多小心。而全球儿童安全组织曾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60%的家长会把孩子单独留在家中;66%的家庭拥有剪刀、刀具、针等带尖头用具,其中大多数都放在儿童能轻易拿到的地方;64%的家庭中低矮桌子的四边不是圆角;超70%的家长不会定期对家居用品进行安全检查,其中7%的家长从不检查,近80%的家长不清楚如何进行安全检查,而这些都可能造成儿童伤害。

专家表示,很多孩子“以身涉险”多半是出于好奇,家长不妨给孩子一个满足好奇心的机会,在成人可控范围内适度体验“危险”,其实也是一种有效的安全教育方式,同时也能提高孩子应对危险的能力,千万不要为了防止孩子瞎跑而将其放在家中“一锁了之”。

防范

高空坠落:城市住宅多高层,发生高空坠落的几率要比农村更高。从以往案例来看,大多数情况是家长单独把孩子留在家中,特别是当孩子睡熟后外出办事,而意外往往就此发生。因为孩子一旦醒来发现家长不在,会有种“分离焦虑”,特别是学龄前期儿童,对危险缺乏认知,加上天生好奇又好动,就可能做出爬窗户等危险举动。

防范对策: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家中,可交给老人看管或送到托管机构安置;用防护栏加固窗口。

消化道异物:消化道异物是急诊上特别常见的,吞下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如硬币、发卡、吊坠、水果刀、电池等,其中,具有腐蚀性的电池和尖锐的针、钉子等最危险。尖锐异物可能刺破消化道造成穿孔,而电池如果在消化道崩解,腐蚀性液体就可能对消化造成烧灼腐蚀。

防范对策:不要给孩子戴一些容易抓下来的饰物,相关小物件和危险品也不要放在孩子能够够得着的地方。

气管异物:气管异物是临床最常见的意外伤害类型之一,在幼儿中比较多发。常见的气管异物有瓜子、花生、糖块、黄豆、玩具小零件、骨头、鱼刺等。气管异物是十分危险的,轻者可能引起肺炎,重则危及生命。

防范对策:3岁以下儿童的咀嚼和吞咽功能都还没有发育完全,干果类的东西建议不要给他们吃,果冻也比较危险,可能堵住孩子气道导致窒息甚至死亡。另外,孩子哭闹时,家长不要强行喂东西,孩子吃东西时也不要在旁逗笑。

溺水:每年儿童医院都会接治因溺水而送医抢救的孩子,特别是在一些水网比较丰富的农村地区,此类事情尤其多发。

防范对策:游泳要选择正规的、现场有救生员的游泳馆;家长平时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不要在河道、池塘、湖泊游野泳,不要让孩子单独在沟渠等地方玩耍。

烧烫伤:日常生活中小儿烫伤非常多见,小儿皮肤薄嫩,烧烫伤在孩子身上造成的伤害会比成人重。而夏季衣物单薄,儿童烧烫伤受损更加严重。

防范对策:尽量让孩子少进厨房,远离油锅、汤锅、热水瓶;孩子洗澡时应先倒入冷水再缓加热水,并用手腕测试水温。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