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天是您的节日,白衣天使

编辑:陶湘 2017-06-25 17:23:37
—分享—

一年365天,没有节假日,春夏秋冬,她们身穿洁白护士服、头戴燕尾帽,无时无刻不走在与病人打交道的路上。当她们走近患者时,总带着天使般的微笑,给患者带去温暖和关爱。昨日,记者走访护理工作一线,亲身体验这群可爱天使的甜酸苦辣。

□本报记者 宋秀闺

时间:上午7时40分地点:县人民医院中心ICU

“爷爷,今天好点了吗?”36岁的谢舟在全封闭的环境中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她凑到78岁的刘大爷的耳旁,把声音调大了问道。病床上的老人微微发出一声回应。谢舟说,老人意识有些不清,她每天都要跟老人说说话,有助于康复。

ICU病房共有10张床位,谢舟负责3个病人的护理工作。“这跟普通病房的工作量不能比,劳动强度相当大。”

每天清晨6点半,谢舟准时起床。从接班到下午4点半,谢舟一直保持着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时刻注意着各种仪器的运作,随时检查输液管。巡视、记录、吸痰、翻身、擦洗、插管、换药、清理大小便,肃静的病房里护士们不停地忙碌着。“一天下来,除了吃饭的十几分钟,几乎没时间坐着。有时候忙起来,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上完一天班才想起来,‘哦,今天还没喝一口水呢,该去上个洗手间了。”谢舟说,因为常年都要弯着腰,她和很多ICU护士一样,都患有腰椎间盘突出。

长期高负荷、强压力的工作状态,手机24小时待命,每天与死神赛跑……护士长陈俊深感ICU护士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尤为重要。为此,她练就出了一双火眼金睛。陈俊就特别注意观察同事的变化,谁心情不好、谁身体抱恙、谁瘦了、谁有心事,都逃不过她的眼睛。捕捉到这些信号后,她就有技巧地做工作,帮她们排解不良情绪。

在ICU工作,每天都要见证生死,与死神赛跑,谢舟深深感受到职业的神圣与责任。每一次抢救,她都冷静沉着,因为她知道,任何的紧张慌乱,影响的将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

80后护士谢舟的一句话,说出了ICU里护士们的心声:“只要能看到病人睡着进来、走着出去,就是我们最高兴的事。在这里,我们懂得了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时间:下午2时地点:县中医医院内四科

昨日记者见到肖彩虹时,她正在吃中饭,看见我来了,两三口就把一碗饭吃完了。她喝了一口水说:“不好意思,今天有45个病人,一直忙到现在,饭都来不及吃。”

刚说完,就有患者家属走了进来说要换药。肖彩虹听了,马上又去配药,她一边配药一边说:“今天本来我休假,但是同事生病请假,我就来代班。”她介绍到,内四科里共有19名护士,一个萝卜一个坑,有人请假了自然就要有人代班。

肖彩虹来到病室为患者张奶奶换药,当她掀开张奶奶的衣服时,马上询问“怎么出了这么多汗啊?”张奶奶的老伴马上回答,刚刚喝了姜汤,所以出了点汗。肖彩虹听了,马上拿起毛巾帮她擦汗,说:“这天气容易出汗,您皮肤不太好,要记得常擦汗,保持清洁。”说完,一边仔细为患者敷药,在敷药的同时看见张奶奶背上还贴了一些胶布,马上把她身上胶布慢慢地撕了下来,一边还询问是否疼。张奶奶的老伴说:“肖护士是我见过的最好护士,对我们是真的好啊!她还经常为老婆洗脸、洗头、翻身拍背,修剪指甲等。我非常感谢她。”

作为优质护理组组长的肖彩虹,她说,一天的工作的日常是带领本组护士巡视病房,与患者沟通交流,以最快的速度解决患者的疑问及要求,及时观察记录病情变化,评估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采取护理措施,观察结果等。“我们这里的病人多数是肿瘤和肾病患者,他们的要求很低,就是不痛了。所以我们要更加尽心尽力为他们服务,帮助他们减轻痛苦。”说着说着,肖彩虹的眼眶开始湿润。

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肖彩虹的身体越来越差,日见消瘦,咽喉出时常疼痛,头晕无力,胸闷,但她从没请过假。由于肖彩虹还是静脉治疗小组组长、PICC资格证拥有者,承担着医院这方面的任务,在医院体检中检查发现她怀疑患上甲状腺CA,此时正好是创建三甲医院筹备工作关键时期,病情一拖再拖。在科主任、护士长一再催促下,在湘雅附三医院住院做了甲状腺切除术。手术后10天又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为了不耽误工作,她一直是边治疗边工作,时刻不忘自己的神圣职责,坚守在护理工作第一线。

每天的坚守和奉献,让护理工作从平常升华为不凡。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郑婷摄

时间:晚上10时地点:县人民医院产房

陶利是个二胎妈妈,今天6点起床安顿好二宝,7:40来到科室后,检查了解晚夜班的工作动态。晨会交班后,她交待了今天的工作重点,就投入到了辛苦的工作中。

陶利在产房逐个巡视,了解产程进展,指导助产士们的工作。在工作中,陶利的脚步停留在一位38岁疤痕子宫的二胎妈妈跟前。疤痕子宫选择经阴道分娩,虽然科室已经成功接产很多例,但是它的风险还是不容小觑。疤痕的存在,子宫随时有可能破裂,妈妈和宝宝的生命立马受到威胁。陶利在全面了解产妇的病史后,坐在产妇身边一边鼓励她,一边对她和宝宝的生命体征以及症状进行严密的观察。

宫缩越来越频,产妇的痛感也不断上升。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阴查宫口6cm了,胎方位不正。因为考虑孕妇是疤痕子宫,高龄,陶利果断地指导产妇采取了最轻松的分娩体位——侧卧位分娩,不断地变换体位帮助宝宝在妈妈体位旋转方位。又一个小时过去了,陶利和年轻的同事围绕着她,观察、鼓励、指导、树立信心,生怕漏掉一个危险的信号没有发现……终于阴道口看到宝宝黑黑的头发了,胎方位转转正了。“哇!哇!”伴随清脆的啼哭声,宝宝安全分娩出,陶利松了一口气。

但是情况不好,产妇出现了产后出血。高龄妈妈子宫最容易收缩乏力,陶利有条不紊地一边按摩子宫止血,一边指导同事们分工合作。通知医生、给氧、建立静脉通道、抽血、合血、监护、记录……止血药一管接一管输送入产妇体内,处理很快,血很快就止住了。母子平安,这也许就是护士最大的职业价值感!

陶利指导年轻的助产士书写完这份复杂病历后,又接到了其他助产士的声音“护士长,这位孕妇是个巨大儿,产程进展不顺利,您帮我看看!”“护士长,这个孕妇宫口开全,宝宝胎儿宫内窘迫,请您预备指导新生儿复苏。”“护士长,急诊科来电话有一位在120急救车上的妈妈马上要分娩了,要我们去接应”……

晚上10点,陶利带着倦意告诉记者,今天上午十点到现在已经23个宝宝出生了,所有都是母子平安,这让她很欣慰。

采访手记一场心灵的洗礼

昨天,我有机会走近这些护士和患者的温情故事,真正感受到医者仁心、大爱如川的力量。

之所以采访这些护士,就是想让一个个在平凡岗位上默默付出的护士走到公众面前,让人们通过我们的报道,看到护士的另一面,给他们多些理解。让优秀护理工作者通过我们的报道,散发一股暖暖的正能量。

采访过程中,护士们的故事,让我震撼着、感动着。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