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桥村袁明曜广场绿意盎然。 通讯员 龚勋 记者 龚再蓉 摄 □本报记者 龚再蓉 通讯员 龚勋
6月11日,花明楼镇杨林桥村毛盆组,村民胡宗良正在自家庭院内建一处凉亭,这个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庭院完全掩映于葱茏绿意之中。同时,在该村大屋湾组,10多名村民正在进行美丽屋场建设。近年来,通过主动参与义务植树、庭院绿化美化、美丽屋场建设等活动,全村7500多名村民都成为市级绿色示范村庄创建者。今年春天,该村便以“村上投苗,村民投劳”的方式义务植树17万多株。
杨林桥村总面积21平方公里,村民2038户7500多人。村上按计划组织供应苗木,村民义务投劳种植,是该村着力推进市级绿色示范村庄创建的重要举措。今年春天,便通过这一方式,全村村民种植各种苗木17万多株,前后历时1个多月。这些苗木,有香樟、桂花、红叶石楠等10多个品种,对18公里长的村级公路、30公里长的组级公路等区域进行了系统绿化。同时,按照每户5株的标准,向村民发放冰糖柑、板栗、柚子、杨梅等果树苗1万多株,由村民种在自家房前屋后。采访中,该村党总支书记易海涛告诉记者:“村上还建了一个27亩的苗木基地,目前已培训红叶石楠、紫薇等苗木12万多株。这些苗木到年底就可移栽。”
广泛参与的大规模植绿活动,产生了可喜的带动作用。在积极参加村上组织的义务植树活动的同时,杨林桥村村民推出造绿护绿自选动作,纷纷自掏腰包购买各种树苗种植在自家庭院、房前屋后等位置,催生了一大批环境优美的绿色庭院。胡宗良家的庭院已种植50多株乔木和大量花草,最大胸径超过30厘米,高达十几米。与他家庭院通过多年持续完善不同的是,该村四清组村民齐乾坤家的绿色庭院则在今年建成,一次性种植桂花、樱桃等苗木10多种1000多株。据统计,在杨林桥村,今年村民自己购买种植的苗木总数超过3万株。
美丽屋场,是杨林桥村村民参与市级绿色示范村庄创建的又一重要平台。在已建成9个美丽屋场的基础上,该村今年计划再建5个。每个屋场范围内,对宅旁、路旁、水旁等处全部实现绿化,并在忠、孝、礼、德、廉等中选准一个主题,建设一个文化健身休闲广场,配套篮球场、乒乓球台等健身场地器材和特色主题建筑。这些美丽屋场的建设,以村民小组组织实施,全组村民筹资投劳参与。今年启动的大屋湾美丽屋场建设,大屋湾组村民已筹资40多万元,义务投工400多个。
同时,杨林桥村已建成沥青公路17公里,在30多公里的村组公路旁和一些屋场安装路灯1100多盏。在生活垃圾处理上,则实施“三级(农户初分、保洁员细分、分拣中心精分)五点(卖一点、沤一点、填一点、运一点、收一点)”的分类减量模式,垃圾减量超过80%,户外基本不见生活垃圾踪影。
与此同时,杨林桥村采取成立土地合作社组织村民以土地入股、引进投资商等措施,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到目前,全村已流转土地7000多亩,建设1200亩茶叶、3000亩油茶、1000亩雪藕种植基地和100亩小龙虾、100亩青蛙、100亩甲鱼养殖基地等产业,产生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通过绿色示范创建,杨林桥村越来越美、越来越宜居,不但当地村民的幸福指数大幅提升,还吸引不少城里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如今,每到傍晚,当地在室外进行散步、跳广场舞等运动的村民超过2000人。邓家巷组村民易秀梅就表示,从爱打牌到爱跳广场舞,这日子过得就是不一样。毛塘组村民殷军利用自家住房开了一个土菜馆,自去年8月份开业以来平均每月接待的客人有1000多人。在该村,目前已有4个农家乐开门迎客,家家生意红火。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