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预付充值卡,想说爱你不容易

编辑:陶湘 2017-06-25 17:38:24
—分享—

□本报记者 刘淑兰

健身卡、美容卡、美发卡、就餐卡、洗车卡……如今,办理预付费式的会员卡成为一种消费时尚。但是,预付卡在为消费者带来享受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烦恼和尴尬。有办理了健身年卡、预存大量现金后,遭遇店铺关门或过期尴尬;有办理了美容卡,却被告知卡内金额只能做美容护理,若想购买美容产品必须另外付现金;有办理商场购物卡,却不能享受商场其他优惠,也有会员卡设置最低消费、最低充值、消费范围,办卡不退等霸王条款的……为何商家违约事件层出不穷?面对预付卡消费中存在的诸多陷阱,消费者又该如何擦亮眼睛?首先,让我们看一个案例。

案例充值剩下2000元再无着落

去年8月份,市民柳女士在一环北路世纪阳光小区一家名为“红景天”的美容美发综合店办理了一次充值5000元的VIP会员卡,根据规定,柳女士持这张卡到店消费,可享受所有美容项目的3折优惠,但不能购买任何美容美发产品。但没想到的是,今年4月份,她发现这家店贴出因消防存在问题需要整改停止营业的通知。“当时,我还想这么大的店需要进行一下相关整改很正常,就没在意。”到了5月份她发现店门上贴出转让或出租的消息。“我的会员卡里还有2000多元钱,店面转让,卡里的钱怎么办?”想到这儿,柳女士按照转让消息所留的联系电话打了过去,对方说他是房东,不是原来负责经宫店面的老板,找他没有用。柳女士又联系平常为她服务的美容师,美容师说和老板商量后会有答复,让柳女士失望的是,至今没人联系她。

柳女士说让她烦心的事还不止这一件。也是在去年8月份,平时玩得好的朋友推介,兆基君城小区大门口的一家海鲜店搞促销活动,1000元钱的充值卡只需要688元。柳女士去过这家海鲜店就餐,觉得那里的环境以及菜的口味都还不错,于是不假思索地就让朋友帮忙购买了一张。可让她没想到的是,今年3月份过生日,她带着充值卡来到海鲜店准备请家人吃饭时,却发现海鲜店大门紧闭。柳女士马上打电话问推介办卡的朋友,朋友说店里进行装修升级,短时间内不会开门,说卡可以拿到这家店在一环路的另一家店使用。柳女士只好带着家人又辗转找到另一家同名海鲜店,但店内接待人员却根本不认同,说他们和那一家店并没有什么关系,最多只能给予打折优惠。柳女士充值了后还只消费了一次,卡内还有700余元,碍于面子她也不好找朋友麻烦,只好自认倒霉。

和柳女士有相同遭遇的还有市民吴小姐,去年年初,她在县城的一家美容店办理了一张“VIP金卡”,并存入了2000元现金,但是仅仅做过一次美容,这家美容店就突然关门了,老板也联系不上。吴小姐表示,当时,她在朋友的介绍下来这家刚开业的美容院做美容,美容产品一套一般上千元。“您办张卡比较划算,在我们这里做美容,产品可以打7折。”在该店老板的游说下,吴小姐一狠心办了一张“VIP金卡”,结果钱打了水漂。

现状无备案无存管无监管

那么既然办卡有这么多风险,为什么消费者还是会办理预付卡呢?记者调查后发现,优惠是许多消费者办会员卡的初衷,而也正是被这种优惠所吸引,大家往往忽视了其背后的风险。采访中,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在理发店办了张会员卡,充了1000元,剪发可以享受7折优惠。而宋女士说,办会员充值卡更多的是无奈:“你比如带孩子去游泳,在县城有家游泳馆每次游泳洗澡30元,不办的话每次就要55元。”

在走访了部分商家后,记者还发现许多商家对于预付卡的使用都有着这样那样的限制。在一环路一家理发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充值2000可以打5折,但卡里余额不能少于500元。而一家健身俱乐部在其会员卡上规定,一经办理不予退款,本卡最终解释权归商家所有。

那么,对于预付卡乱相,是否有相关法规呢?记者调查后发现,目前虽然有相关文件规定预付卡消费须备案登记,并实行资金存管制度,但实际上大量的预付卡销售处于“三无”状态,也就是无备案、无存管、无监管状态。虽然早在2012年,商务部就发布了《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发卡企业在开展单用途卡业务之日起30日内前往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备案,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指出,预付卡销售只有一半多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或商务部备案,大量发卡行为未纳入监管。

按照《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规定,规模发卡企业、集团发卡企业和品牌发卡企业实行资金存管制度。其存管资金比例分别不低于上一季度预收资金余额的20%、30%、40%。企业需有专门的存管资金银行账户,当企业超额调用存管资金时,银行应拒绝并按照备案机关要求提供发卡企业资金存缴情况。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很多小商家连登记备案都没有,何谈存管?

在《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中规定,预收资金只能用于发卡企业主营业务,不得用于不动产、股权、证券等投资及借贷。但预售资金由商家任意使用的情况不在少数。“钱收上来就是我们的了,留一部分用于日常运营之外,其他的想做什么都可以,只要不倒闭就没人管。”城区一家美容美发机构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支招办卡要谨慎维权要主动

那么,消费者在办理预付卡需要注意什么,遇到老板跑路,又该如何维权呢?专家提示,消费者办卡需谨慎,不要一次充值太多钱,要考察商家的信誉度,尽量选择规模大、信誉好、经营状况良好的商家,另外,消费者要仔细了解办卡的具体要求,特别注意其中限制消费者行为的规定,如价格、优惠条件、有效期限、使用权限、使用地点等,防止霸王条款。

如果消费者遇到参加类似“充300送100”充值赠送活动后,赠送部分的金额是否可要求店家退款的问题,消费者能否维权时。律师指出:“首先,退款依据应该是卡内的钱,商家在知情后仍然拒绝退款,那么就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如果商家再开新店允许顾客继续使用充值卡,那么商家的做法并没有违反法律。顾客如果执意退款也是可以的,但赠送部分的金额是否可退,要根据当初充值时签订的协议来看,依照《合同法》的规定处理。若协议未写明,顾客可与店家协商按照一定比例退款。另一种情况是,顾客无法继续使用现有的充值卡,而店家也拒绝退款,消费者可以向工商部门投诉进行维权。

律师提示广大消费者,在提前充值金额时,最好能和商家形成书面协议,在出现问题时对于退回款项才能约法三章,有所依据。“会员卡‘最终解释权归商家’属于违法条款,消费者遭遇不合理消费时,要注意保留证据,消费者可与商家协调,协商未果可直接向消费者协会或工商部门投诉,或通过法律渠道维权。”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