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杨林桥。刘淑兰 摄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记者 刘淑兰)“屋场”就是自然形成的村民聚居群落,“美丽屋场”就是美化一个村民集中居住片区,使其成为全村乃至一个地区的环境标杆。自去年年初以来,我县启动“美丽屋场”建设,依据各村、组的不同条件,因地制宜,打造人居环境“新名片”。到目前,我县“美丽屋场”建设成绩斐然。
杨林桥绘就一道风景线
4月24日,记者走进花明楼镇杨林桥村,巍巍耸立的一座座忠、孝、礼、义等传统美德牌坊,古意盎然的桥梁驿道,错落有致的农家小屋掩映在青山绿水间,干净整洁的水泥路面直达农家小院……移步换景,总能感受诗一般的美丽和世外桃源般的魅力。杨林桥村村干部易海涛热心地邀请记者步行参观,亲身感受这里的舒适环境。据易海涛介绍,杨林桥村村域面积11平方公里,总人口7529人,下辖51个村民小组。去年年初,在打造美丽屋场建设中,该村根据地缘环境,创造性地把全村11个美丽屋场通过村道串联起来,美丽屋场建设工作在全村大范围地开展起来。
易海涛说,杨林桥村毛塘组率先扛起了该村美丽屋场建设的大旗,据毛塘大屋村民介绍,原来的毛塘大屋坐落在毛塘组一片阡陌纵横的原野上,有保存完好的次生林,葱郁葳蕤,有星罗棋布的水面,散布在大屋周边广袤的原野上。这里还是原抗日名将齐学启将军故居所在地,历史底蕴和自然环境都适合打造一个特色美丽屋场。
有了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该组在全镇率先启动了美丽屋场建设,并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了由12名村民组成的美丽乡村建设理事会。理事会成员各司其职,有的负责设计、有的负责基础设施建设、有的负责财务筹款,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理性投入、生态文明为建设原则,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要建设就要资金,钱从哪里来?在毛塘大屋的入口,张贴着的两张美丽乡村建设筹资明细表,记者找到了答案。两张表上分一期二期密密麻麻地记载着建设过程中筹资明细,有向上级部门申请的资金扶持,有社会贤达的热心捐款,还有村民的自发筹款,最多的有5000元,最少的也有好几百元,就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该组硬是筹措了30多万元建设资金,启动了十四个建设项目。通过近一年时间的建设,这里由之前的脏差杂乱变成了现在的干净有序。如今走进毛塘,道路全部实现黑化,并全部接通入户,建设的群众广场整洁漂亮,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干净净。
该村还精细化打造村域格局,不设围墙、让美丽无边界。为通畅全村所有屋场,打通群众的连心路,11个美丽屋场建设理事会通过细致的工作,杨林桥屋场和喻家湾屋场、丰湖塘屋场和曲尺堂屋场、毛塘屋场和邓家巷子屋场之间,通过群众自发让地筹资筹劳,新修建了近2公里的组级公路及一座公路桥梁,彻底改变了该村部分屋场出行不畅的问题,并广泛发动群众整理房前屋后菜园沟垄近4000平方米,提倡拆墙透绿,还原山水田园的自然之态,打造格局之美。
民风民俗成旅游新热点
杨林桥村屋场建设只是我县“美丽屋场”建设的一个缩影,在全县各乡镇,不同模式打造“美丽屋场”已经蔚然成风。夏铎铺镇天马新村石仑关屋场,50户房屋进行了统一的徽派风格改造,木窗悬绿、毗邻而居;木凉亭的设计方便村民以及游客在此驻足休憩;每一个转角处都放置了木制的指示牌;绘制了多幅关于天马的文化墙,并在多处放置了木制的小型宣传牌,既介绍了石仑关的许多典故由来,又对文明道德进行宣传;村民集居点采取四合院结构,为老年人创造了一个十分舒适的居住环境;20余亩的石仑关水库经过精心设计,滨水瞭望台、木桩游步道等和山水人家相映成趣,让人充满了关公战长沙的历史想象空间……
此外,青山桥社区罗家冲遗址、流沙河镇瓦子坪村竹山组东田寨、大成桥镇大成村上灌塘组、金洲镇箭楼村查园坡等屋场依照“美观、大方、经济、实用”的要求,屋场建设因地制宜,功能用房布置合理,美丽屋场和宣传栏与当地环境相映成趣,较好地挖掘当地的文化内涵和特色。双凫铺镇双明村月湖屋场、东湖塘镇燕山村万花塘组屋场、道林镇华鑫市村沈家巷屋场、坝塘镇金洲村屋场、煤炭坝镇贺石桥村屋场、大屯营镇靳兴村江湾七组石桥屋场等乡镇与已有的民办农家书屋、党小组活动室相结合,注重文体资源整合,并广泛开展特色文体活动。资福镇檀木桥村紫霞屋场将文化屋场与传统农业、休闲文化有效融合,因地制宜打造观光休闲农业,让乡村文化旅游得以在文化屋场持续健康发展。
在坝塘镇金洲村屋场一户农家小院,今年60岁的屋主黄正宏正在忙活着给满院的花花草草浇水。凤仙花、鸡冠花和一些不知品名的盆栽植物开得正旺、琳琅满目,几十种花草俨然将黄大爷家打造成了一个小“花园”。黄大爷告诉记者,他每天都要花费两个多小时打理这块“宝地”,不但为自己带来舒适,更美了乡村、乐了邻里。
“以前家附近都是荒草,现在种上花草后感觉舒服了很多。”黄大爷向记者介绍,早上起来、晚饭后,家人和左邻右舍都要在花圃周围散步。因为花的品种多、种植效果好,部分邻舍还前来上门取经,甚至还有人叫黄大爷为“花哥”。
美丽屋场好风景,百姓幸福入景来。作为全域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美丽屋场必将以其良好的人居环境,厚重的历史渊源,朴实的民风民俗,成为宁乡乡村旅游的新热点。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刘淑兰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