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自发为文化广场搭建的罗汉松造型拱门。 本报记者 彭凤摄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记者 彭凤) 村民在蜿蜒的石子小路上散步,孩子在旁嬉戏玩耍,四周满满的绿色环绕,相信不论是在清晨还是傍晚,这里都将成为村民们休闲的好去处,而这个地方正是双凫铺镇麦田村水碾子文化广场。“咱们自己建的广场,用着舒心。”近日,麦田村水碾子组村民刘艳红一边跳着广场舞一边高兴地说。
原来,这个近1亩地的文化广场是村民自己投资投劳建成的。“当时这里还是荒地。”麦田村党总支书记潘正清告诉记者,2014年3月,在村组长的带领下,水碾子文化广场正式动工建设,村民们积极性都很高,村组长带头,村民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义务投工650多个,筹资3万余元。经过3个月的努力,文化广场建成投入使用。
建起来容易,要保护好很难,但是对麦田村的村民来说,只要齐心合力,再难的事儿都不是事。自从决策建设文化广场,水碾子组40多户村民就成了广场上的义务“长工”。建设初期,村民们只要得空就到广场上贴草皮、挑土、植树,积极主动投入到建设中去。建成后,村民们集体维护,在教育和督促孩子们不破坏广场上公共设施的同时,只要在地上看见白色垃圾,村民们都会自觉的捡起来。
“乱扔垃圾的基本没有了,只想着怎么让周围环境变得更美!”在广场入口处,一个罗汉松造型拱门十分抢眼,村民刘艳红一直都在琢磨,她说,如果这拱门上要是挂些花就更漂亮了。于是,刘艳红在家里培育了些花苗,准备等培育好了就挂上去。
如今,时隔3年之久,水碾子文化广场依旧生机勃勃,看不到白色垃圾,四周整洁干净,空气清新,让人心旷神怡。潘正清告诉记者,像这样的农民文化健身广场,村域范围内共打造了3个,建成后,实行村民自己使用自己管理,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同时,为了提升该村城乡品质,村里还在村公路两边种植了优质茶树,不仅成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还能成为美丽经济发展点,为村上创效增收。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彭凤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