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网—今日宁乡讯(记者 范婷 戴震寰 通讯员 樊华)QQ上骗钱的事情屡见不鲜,诈骗手段也越来越“技术流”,让人真假难辨,玉潭街道的居民杨女士就差点中招。QQ好友发来“转账单”截图,称往杨女士卡上转账了50000元,请杨女士帮忙转账给另一个“朋友”。见了“转账单”,杨女士爽快答应并通过ATM 机转账10000元。可是没想到,看起来正规的转账单,原来是诈骗分子用PS合成的。
4月24日,杨女士突然收到一个QQ好友的信息,事后证实该QQ号已被盗。“QQ好友”请求杨女士帮忙,但并不是借钱,而是要转账50000元到杨女士的卡上,让杨女士收到钱后,再转给另一个“朋友”。由于杨女士与该QQ好友较熟,便爽快答应。
不久后,该QQ好友发来显示“转账成功”的转账单截图,称已转账给杨女士。杨女士一看,与自己熟悉的网上银行的凭证单一模一样,细心核对后,发现收款人、付款人信息“准确无误”。收到截图后,杨女士发现没有收到到账短信提醒,便向QQ好友提出疑问,而QQ好友则称跨行到账慢,叫杨女士先转账给他的“朋友”应急。
杨女士一想,反正好友已经转账给我了,不会吃亏,便到银行转出了10000元。然而,自去年12月1日起,AT M机向他人转账,需要24小时才能到账。于是,诈骗分子又以“转账慢,急用”为由,向杨女士提出,存现3000元到他“朋友”的账号救急,因为存现可以即时到账。
仗义的杨女士来到中国银行宁乡八一路支行银行柜台,正准备存现时,随口向身边的银行工作人员廖宇苹问了一句:“ATM机转账,需要24小时才能到账吗?”细心的廖宇苹察觉不对,便详细地询问了杨女士转账缘由,很快便确定这是一起QQ诈骗事件。已到下班时间的廖宇苹等工作人员,主动延长工作时间,为杨女士撤销转账操作、将卡内余额全部转入新开设的账户内,确保了杨女士的财产安全。
随后记者从玉潭派出所了解到,近年来,电信诈骗的发生情况效多,但真正被骗的很少。一是自2016年12月1日起,实施“通过ATM机向他人转账,24小时到账”的政策,有效压缩了犯罪空间;二是宁乡公安今年来广泛开展“五位一体”宣传模式,其中反电诈知识宣传是重点,老百姓的防范意识提高了;三是银行工作人员劝阻工作效果非常明显。
在此,公安民警提醒大家,在遇到QQ、微信好友要求转账时,可通过电话、视频或语音通话,核实对方身份。可疑时,切勿转账!
温馨提示
“五一”小长假出游 警惕“扫码”诈骗
“五一”小长假即将来临,不少市民已经开始计划去外地各大景区游玩,县公安局反电诈工作中心民警提醒广大人民群众,电信诈骗手段花样百出,其中“扫码”最易中招。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各大景区推进智慧景区等便利服务,手机安全成为安全问题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加之节假日期间人群密集,正是不法分子伺机行骗的“黄金时段”,在此提醒广大手机用户五一出行前一定要做好安全防护预警,尤其是个人手机信息安全。
据介绍,五一期间手机用户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为电信诈骗、病毒二维码、风险公共WiFi和支付安全等,围绕这几大问题的诈骗形式各异,手机用户人工辨别的难度系数高,若不小心防范,很有可能落入骗子的圈套。警方介绍,不法分子实施诈骗多是借助“伪基站”进行发布扩散的,尤其以繁华地区、人员密集地区为主,市民可下载手机卫士规避诈骗短信。
县公安局民警温馨提示:出游途中,对二维码及免费公共WiFi进行扫描或连接时要提前检测安全,不轻易相信陌生电话及短信内容,在预订酒店车票或者机票的时候,更需要辨别网站的真伪,提前看好订单介绍,不要轻易相信低价或者是特价机票、车票的信息,时刻警惕不法分子的骗局。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范婷 戴震寰 樊华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