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碗饭喂了26年:龙腊英抚养智残儿子27年不离不弃

编辑:陶湘 2017-08-09 10:14:59
—分享—

□本报记者 龚再蓉 通讯员 刘求知 易金琳

她,没有进学校读过一天书,长期居住在大山之中,至今没到过县城;她,用心照顾一级智残的儿子27年,已给儿子喂饭26年,为四位父母养老送终,接纳照顾两位患病的夫兄;她,与丈夫患难与共,用过人的坚毅支撑起一个沉重的家,再难再苦也不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她,数十年如一日,用质朴而感人的坚持,母亲、妻子、女儿、儿媳的多重身份,谱写着一曲曲大爱之歌。

她,就是龙腊英,龙田镇七里山村光明组的一位普通农妇。

 

龙腊英给智残儿子喂饭已26年。 刘求知摄

抚养智残儿子

一碗饭她已喂了26年

龙腊英出生于青山桥镇芙蓉村。1989年,她19岁,与贺小平结婚,劳动生活的主要场所从一座大山搬到了另一座大山。第二年,夫妇俩生育了一个儿子,取名盼清。然而,这生命的降临,并没有给这个家庭带来多少欢乐。小盼清被查出患有先天性一级智残。到如今,龙腊英养育他已27年,却从没听见他叫过一声“妈妈”。

穿衣穿裤、喂茶喂饭、洗屎洗尿……一直以来,贺盼清的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母亲照顾。27年,9800多个日夜,不分春夏秋冬,天天如此。其中,除去当初喂奶的那段时间,她给儿子喂饭已整整26年。儿子没有哪餐饿着,她自己却经常吃了这顿忘了下顿。儿子把屎尿拉在身上,龙腊英多的时候一天要帮他换洗五六次。一个冬天下来,给儿子烤衣服的木炭都要烧掉两三百公斤。她自己却因长期被冷水浸泡,落下了寒湿病。

随着年龄的增长,贺盼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有时脾气却特别暴躁,又打又闹,撕被子、砸床铺,甚至对母亲连打带咬。但是,不管怎样,她总是悉心照料着。“崽啊,只要娘有口气,就会一直照顾你。”这是她经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去年农历十二月初二,正值深夜,贺盼清突然大喊大叫。龙腊英赶到时,只见儿子已将床上的被子撕碎,一块一块丢在地上,冻得发抖。见状,她赶紧将自己床上的被子拿来披到儿子身上,苦口婆心地哄了一个多小时,才让他安静下来。这样,儿子没冻着,她自己却感冒了。

服侍四位父母

她感动得老人泪流满面

在当地,龙腊英细心服侍四位父母的做法,也被众人传为美谈。她的丈夫有四兄弟,丈夫是老满,大哥和三哥都是单身汉,且长期在外,二哥做了别人家的上门女婿。这样,照顾公公婆婆的任务就落到了她和丈夫身上。1992年,公公因患脑血栓瘫痪,卧床两年三个月后离世。期间,全由她和丈夫照顾。

2006年,龙腊英的婆婆患上重病。之后三年多,她每天为老人端茶送饭、接屎接尿。特别是去世前的一年多,老人病情加重,许多地方皮肤溃烂,血管破裂,发出阵阵臭味。面对这种状况,龙腊英不嫌脏、不怕累,天热时更是每天为老人洗换三四次,尽量使婆婆过得舒服点。由于气味实在难闻,每次为老人洗换之后,她都要到外面呕吐一番。她的举动,多次感动得80多岁的婆婆泪流满面,甚至想采取自寻短见的办法来减轻儿媳的负担。“娘啊,只要你能活着,我受什么苦都愿意。”一旦发现情绪有异常,龙腊英总是反复劝慰,直至老人平静下来。

龙腊英娘家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她的父亲活到82岁,母亲活到76岁。由于家庭情况特殊,其父母生病时,全由她和丈夫照顾,离世后也是他们安葬。特别是父母年迈后体质下降,病得越来越多,她回家去照顾老人的次数也就不断增加。娘家与自己家相距6公里多。每当这个时候,她就天天两头跑,一头服侍父母,一头照顾儿子,早晨天还没亮就起床,晚上忙到12点过后才上床睡觉。

接纳流浪夫兄

她到处借钱为两人治病

与许多山区农村一样,直到本世纪初,为数不多的几部固定电话,是七里山村村民与外界联系的主要通讯工具。2002年农历六月的一天,在邻居家中,龙腊英接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打电话的是她丈夫的大哥贺桂修。此前, 他已在外漂泊整整40年。在电话中,贺桂修称自己得了重病,但没有脸面回家,只好继续在外面听天由命。“哥,我们的家就是你的家,你回来吧,我照顾你。”电话这头,龙腊英并没有半点计较,而是十分坦诚热情地劝夫兄回来。

几天后,龙腊英和丈夫在广平桥附近接到了已是骨瘦如柴的夫兄。被亲人搀扶的那一瞬间,贺桂修感动得热泪直流。将夫兄安顿好后,龙腊英一边细心照顾其饮食起居,一边借钱为其治病。1个多月后,贺桂修因病情恶化离开人世。龙腊英与丈夫一起,为其操办了后事。贺小平的三哥贺再修也没成家,经常在外漂泊。2005年,他因身患重病回来,龙腊英和丈夫也是二话不说将其安顿好,用心给予日常照顾,并四处借钱为他治病,直至病故。

追求美好生活

她经常给丈夫加油鼓劲

结婚之初,龙腊英与丈夫几乎是白手起家。加上居住在大山之中,需要照顾的人比绝大部分家庭都要多,使得这个家庭的经济状况一直不好,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户。最困难的一段时间,儿子特别喜欢大吵大闹,床上躺着两个患重病的亲人,所居住的房子摇摇欲坠,丈夫还患糖尿病和高血压。特别难受的时候,夫妻俩坐在床上抱头痛哭。即使这样,龙腊英也没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哭过之后,她总是安慰丈夫说:“我们两个不能倒下,他们都靠我们。不管哪样,我们也得想办法过上好日子。”

就这样,两人患难与共,携手走过了一道道坎坷,度过了一个个难关,其家庭状况也得到了逐步改善。近几年,龙腊英和丈夫种了11亩水田和1亩药材,在3口塘内养了鱼,还养鸡、羊、牛,家庭经济收入在不断增加。2013年,她家被列为农村危房改造对象,搬进了新房,居住条件大幅改善。如今,其女儿已在读初中。在经历太多困难之后,龙腊英和家人看到了更加美好的希望。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