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推动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作者:杨柏松 编辑:陶湘 2017-03-10 17:01:08
—分享—

  人勤春来早,功到秋华实。3月3日,我县召开农业工作会议,就粮食生产、土地确权颁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县政府办、县农业局、各乡镇街道主管农业的负责人、农办主任等参加会议。

  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200万亩以上

  我县是农业大县,粮食是我县的主导产业,是我县传统优势农产品。今年,我县将狠抓双季稻适宜区“单改双”,提高双季稻覆盖率,一季稻区逐步推广再生稻一种两收,因地制宜发展玉米、马铃薯等旱粮生产,力争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90万吨以上。

  在稳产扩面的基础上,今年,我县将依靠科技,深入推进粮食生产向“优、绿、新”转型升级,实现粮食生产与市场对接紧密。一是优化粮食产品结构。种植农民愿意种、企业愿意收、市场愿意销的粮食品种,因地制宜推广甜糯玉米、红米、黑米、糯米等功能型粮食产品,努力提高粮食生产有效供给。二是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加大超级稻示范推广力度,争取今年面积达到40万亩以上;全县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模式技术示范力争突破100万亩,继续推进水稻集中育秧,确保全年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大田面积稳定在7万亩以上;大力推广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和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秸秆综合利用等绿色生产技术;开展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休耕,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三是创新粮食生产经营体系。加快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重点培育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100—200亩的家庭农场;推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县建设30个粮食生产综合服务中心,加快粮食产业转型升级。

  确权颁证:8月后开始迎接验收

  土地确权颁证方面,自2016年9月取得省国土资源厅图纸以来,我县严格按照省市要求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工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动员,强化业务培训,规范工作程序、统一技术标准,严格资料审核等措施,工作推进迅速,获得省市相关领导肯定。

  全县25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玉潭街道无水田未纳入范围),394个行政村居(合村前小村)、120.6万亩耕地开展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涉及8252个村民小组、39万多农户。截至2017年2月底,全县已有389个行政村(居)完成原二轮土地承包档案清查整理和农户承包信息摸底调查,62个行政村(居)正在开展地块调查,307个行政村(居)完成现场指界,7160个村民小组完成外业调查,实测耕地面积987487.64亩,占全县应确权水田面积(二调面积)的81.79%。

  下阶段,要加强乡镇、村组干部重视程度,深入宣传发动,提升村组干部认识,切实做到按质、按量、按时地完成我县的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会上对时间节点进行了特别强调,3月底,完成全县外调工作;4月底,完成第一轮公示并纠错;5月底完成第二轮公示并纠错;6月至7月,上户指导农户填写《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公示结果归户表》并签字,签订《农村土地承包合同》;8月后,开始数据处理与归档,迎接验收。

  职业农民:今年培育新型农民2000人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重点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整合各渠道培训资金资源,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统筹安排、产业带动的培训机制。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深入推进现代青年农场主、林场主培养计划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探索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农民。我县今年计划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00名,并将对职业农民进行认证管理。

  据悉,2013年来,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目标,我县充分发挥农广校的现代化远程教育优势和农民科学技术培训主渠道作用,投入800多万元用于乡镇农技站和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共建成乡镇农广校10所、示范实习基地40多处,培训基地网络基本建成。通过培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青年职业农民典型,花明楼镇陶子斌上了中央台的新闻联播、俏农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喻彩辉荣获“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称号。

  今年,我县将建立新型职业农民信息库,组织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开展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农民田间学校是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以实践为手段的农技推广方式,是以启发式、互动式、参与式为特点的农民田间技术活动,是推动科技进村入户、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有效平台。按照省农委的要求,“十三五”期间,全省每个乡镇至少建设一所农民田间学校,培养农民学员50000名,今年我县每个乡镇将力争举办一次以上农民田间学校培训班。

作者:杨柏松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