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独爱萝卜丝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李友平 编辑:陶湘 2017-02-10 11:15:30
—分享—

  家乡的黄沙坡,一坡连一坡。接过父亲的锄头,我在坡上种萝卜,重复着祖辈的动作,弯腰弓背,辛勤的耕耘着脚下的土地,不言苦累。

  还收藏些许无奈和希望一起种下,看梦想随萝卜的种子发芽,破土,鹅黄的嫩芽日渐变绿。一片绿叶散开,另一片再悄悄伸出来,慢慢地繁荣成黄土坡上葱葱郁郁的绿。

  长势很好的萝卜菜,收集阳光的温暖,沐浴雨露的恩泽,积聚大地的灵气,长出大萝卜白云样的白。

  冬阳暖暖,融化寒霜都作泪。小心地把萝卜一个个拔起,怕触痛记忆里母亲手上的裂痕,还有深埋在地里的思念。

  又记起母亲洗萝卜的样子,高高挽起袖管,布满裂痕的手在凉水里抚摸着萝卜的每一寸肌肤,小心翼翼,像给妹妹洗脸,温柔又仔细。母亲洗过的萝卜都干净亮白,整齐地珍藏在我的记忆深处。

  我打盆水洗萝卜,水盆里漾起层层的细浪,阳光在水盆里欢呼跳跃如碎金闪烁。没照见母亲的影子,却映出我灶灰染黑的脸,旁边还有孩子的憨笑。就如当年的我的笑脸,也能燃起母亲眼眸里的斑驳的希望,闪烁如冬夜寒星点点。

  洗过的萝卜都娇嫩欲滴,露在泥土外的白里微微透点青,埋在泥土里的白里透点微黄,没有一点修饰却美得自然,亮得耀眼,香得清新。

  我用刀小心地切,把萝卜切成条,切成片,切成丝,晾到楼顶上,让它离白云近点,离蓝天近点,离太阳近点,离风近点,也许还会离母亲的目光近点。

  如果天气好,晒个四五天,萝卜丝多余的水份就晾干了,稍微有点鹅黄,象春天新发的叶芽儿,靓丽出沉稳。用盆装着,撒合适的盐,用合适的力,揉进合适的阳光和手心的温暖,然后再存进菜坛里封藏一段合适的时光。

  封藏的日子是暖暖的等待。小时候最爱吃母亲晒的萝卜丝,就用两片肥肉,在锅沿抹抹挤挤再压压,然后放萝卜丝炒。炒得锅里出微烟,萝卜丝慢慢变点黑,咬起来脆脆地响,吃起来有淡淡的甜。浓浓的香里有阳光的味儿,萝卜的味儿,还有微微焦香的味儿,也许还有母亲的味道。若有运气,说不定还能遇一块炼油渣,正好有了肉味儿,就更美了萝卜丝的味。

  那时容易满足,一小瓶萝卜丝带到学校中午下饭,吃饱了把课文念经样念得响亮,还使劲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下午很快就放学,无忧无虑的日子就那么一溜烟跑得飞快,只留下萝卜丝的记忆在脑海里如秋千荡漾……

  存个十天半月萝卜丝就能吃了,抓把黄松松的萝卜丝,拌点五花肉,放点夏天晒的干红椒,翻翻炒炒,炒出五花肉的油,沾上擦萝卜丝的特有的坛子香,红辣椒的辣。起锅,黄色的萝卜丝里点缀碎碎的红;入口,香香脆脆,丝丝缕缕勾引着味蕾,走不出诱惑,难忘萝卜丝的味。

  封存在坛里的萝卜丝不让它浸生水,可以存半年,甚至更久,你可以在春夏秋冬任意的季节吃。慢慢地炒细细地嚼,品出萝卜丝就是生活的味。加肉有肉味,加辣有辣味,加盐有咸味,还有尘封岁月的味。

  你若远走,萝卜丝是故乡的味道,乡愁的味道;而我痴守,萝卜丝是大山的味道,家的味道。尝尽人生百味,我独爱这萝卜丝的味,清淡却如母亲的爱,陪着我走过坎坷走过苍桑,让我一辈子想念。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李友平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