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花石湾,一个美丽的传说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戴届全 编辑:陶湘 2018-04-25 15:59:21
—分享—

  传说在远古时期,天皇伏羲离世后,各部落一致推举伏羲之妹女娲为联盟首领。这时镇守冀方的水神共工十分嫉恨,倚仗自己封地地势高险,兴风作浪,率众造反,决滔天洪水危害大地,致使天下一片汪洋。

  女娲忍无可忍,决定铲除共工。她命火神祝融率部出战。祝融与共工从天上打到地下,共工的先锋大将相柳、浮游猛扑火神祝融居住的光明宫,把光明宫长年不熄的神火浇灭,大地顿时一片漆黑。火神祝融驾着遍身烈焰的火龙迎战。所到之处,云雾廓清,雨水齐收;黑暗悄悄退去,大地重现光明。水神共工恼羞成怒,命令相柳和浮游全部取来三江五海之水,往祝融阵地倾去。刹时间浊浪飞泻,黑涛翻腾,白云淹没,神火又被浇灭了。可是大水一退,神火又烧了起来,加上祝融请来风神帮忙,风助火威,火乘风势,炽炽烈烈,直扑共工阵营。共工想留住大水灭火,可是水泻千里,不能留住。火焰又长舌般地卷来,共工部卒被烧得焦头烂额,东倒西歪。共工率领水军且战且退,逃回大海,他满以为祝融遇到大海,会知难而退。因此藏在水宫,得意起来。不料女娲指挥祝融乘胜追击,火龙所到,海水向两旁滚滚翻转,让开一条大路。祝融直逼水宫,水神共工只好硬着头皮迎战。这样,火神祝融获得全胜。浮游活活气死,相柳逃之夭夭,共工心力交瘁,无力再战,向天边狼狈逃去。共工一直逃到不周山,回头一看,追兵已近。共工在绝望中大吼一声,一个狮子甩头,朝不周山腰拼命撞去,只听得轰隆隆一阵巨响,那撑天拄地的不周山竟被他拦腰撞断,系挂大地的绳子也撞断了。顿时,山体崩塌,天向西北倾斜,地向东南倾斜,天空坍塌,露出石骨嶙峋的大窟窿,天河倾泻,海水倒灌,洪水泛滥,平原上的人多数淹死,幸存的人只好逃亡山中。山林里的野兽受到侵扰后十分愤怒,向人类发起疯狂的攻击,又有许多人被野兽咬死,吃掉,人类遭遇到空前灾难。

  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奇祸,无比痛苦,于是决心炼石补天,以终止这场灾难。可是要去哪里炼石?女娲遍寻天下群山,选择了天台山。这里山高顶阔,足石林多,是炼石的好地方。

  女娲在天台山选用各种各样的石子,架起火炉,燃起神火,将石子熔化成浆,炼了九九八十一天,炼成了一块高十二丈、方二十四丈的五色巨石,众神称好。于是依照此法,又用了整整四年的时间,炼了三万六千五百块五色石,连同前面的那块一共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

  然而,好事多磨,五色石虽然炼成,但用来补天还是不行,必须反复淬砺天庭龙涎,成为五彩晶石,方能补天。

  女娲不畏艰难,又遍寻天下,终于访到了后来被称为潭洲的灰汤地界乌江之畔,有一紫龙湖,湖水为天庭紫龙幻化吐出的龙涎。

  于是,女娲和众神从天台山把那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五色石搬到紫龙湖边,重燃神火,煅炼色石,一块块用神钳夹起,放到紫龙湖里淬砺龙涎,每块五色石又经过九千九百九十九次的煅炼淬砺。这样,又用了整整四年的时间,终于炼成了五彩晶石。如今紫龙湖的泉水仍然滚烫,湖水也与别处不同,含有许多种微量物质,人们相传是女娲淬砺补天晶石所致。

  女娲在东鹜山砍下九十九根神竹,编织了一个竹篮,盛装五彩晶石。可是,不管女娲和众神怎么装放,这竹篮就是只能盛下三万六千五百块五彩晶石。女娲急于补天,就只好提起盛好的五彩晶石朝天边不周山飞去。剩下的一块五彩晶石就留在了乌江之畔的紫龙湖边。

  女娲补天其实只用了三万五千九百九十九块五彩晶石,还有一块就遗弃在大荒山无稽崖的青埂峰下(见《红楼梦》第一回),后来随神瑛侍者入世,幻化为贾宝玉落胎时口衔的美玉,演绎了一场《红楼梦》。这是后话。

  且说天补好后,女娲担心天塌下来。这时有一大龟游来,献出了自己的腿。女娲用大龟的四腿做擎天柱。经过女娲一番辛劳整治,苍天总算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治住了,龙蛇猛兽敛迹了,人民又重新过上了安乐的生活。天地间恢复了昔日的宁静,还出现了五彩的云霞和彩虹。

  不知又过了多少岁月,黄帝和蚩尤在涿鹿展开了一场大战。喻公和他的族人在轩辕黄帝的号召下参加了这场战争,随着战争的节节胜利,喻公和他的族人随黄帝大军一路南迁。

  一日,喻公带领族人来到后来被称为潭洲的灰汤地界乌江之畔。但见乌江如一条碧绿的缎带,从花果山一路逶迤,飘然而下,两岸万亩田畴,平坦如砥,紫龙湖碧波荡漾,烟雾缭绕,如缥渺仙境;乌江两岸花草摇曳,蜂蝶翩跹,丹凤朝阳,百鸟啁啾;东边的东鹜山如黛青的翡翠,身披霞光,耸入苍穹,搂着蓝天,拥着白云;更有甚者,有一块巨石放射出五彩霓虹,那周边山川、田畴就笼罩在这五彩霓虹之中;从高处鸟瞰,这乌江两岸、紫龙湖畔,就像盛开了一朵硕大无朋的五彩莲花。喻公带领族人走近一看,这块巨石高十二丈,方二十四丈,重约万钧,奇怪的是,小孩大人都可以轻轻摇动,但任你人多,采取何种办法,就是不能移动丝毫。

  “不走了,就在这儿结寨安家!”看到这仙境般的田园,喻公满心欢喜,向族人发出了号召。

  很快,喻公和他的族人就在这乌江之畔紫龙湖边的五彩晶石旁修建了竹篱茅舍,开辟了良田沃土,放筏网鱼,上山围猎,春种秋收……

  一同南迁的其他族人,看到喻公他们丰衣足食,怡然自乐,家园笼罩在五彩霓虹之中,惊讶不已,都称他们这里为花石湾。

  从此,花石湾这一地名就沿用至今。

  而那块五彩晶石由于无法移动,也无人移动,每年陷入地下一微毫,至今已全部没入地下。但只要眼力稍微好一点的人来到这里,无论白天还是黑夜,仍然能够看到五彩霓虹。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戴届全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