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宁乡县城过玉煤大道不久,两厢的景色总让人有日新月异的感觉,3年时间“金玉良园”就从白手起家,到初具规模,再到声名鹊起,到处是一片繁忙的工厂建设工地,冒出的厂房一栋接一栋,令人感受到园区的无限生机与发展活力。作为县委、县政府着力打造的长沙西线工业走廊上的重要一极“金玉工业集中区”,自去年年初以来,按县人大政协“两会”和县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积极探索“飞地经济”发展新模式,谋求打造飞地经济示范区、产业转移承接区和返乡人士创业区,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各项工作又有新突破。

县委书记周辉视察金玉工业集中区
关键词
成功签约引进项目15个、合同引资30亿元,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
(镜头回放:2016年9月22日,金玉工业集中区数控机床产业园签约仪式举行,标志着又一新的行业进驻“金玉”。台乔机械是一家专注于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研发制造的高科技集团企业,决定在“金玉”投资建设数控机床生产基地。记者从签约现场了解到,台乔机械董事长许红波系宁乡籍企业家,其集团公司下设深圳市奥特精机科技有限公司、台湾奥特机械有限公司等,有很强的设计、研发和生产能力。这次返乡创业,其“金玉”项目基地总用地30亩,投资约600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年产数控机床产品8000万元以上。该项目符合“两型”要求,技术领先,将有力推动金玉工业集中区数控机床产业园建设,打造成优势产业,促进我县产业转型升级。)
去年年初以来,特别是县十二次党代会以来,金玉工业集中区围绕打造西线工业走廊新引擎,加大自主招商,突出招商重点,瞄准“一部一带”产业梯度转移,围绕长株潭各大主体园区主导产业上下游配套产业,实施产业链招商。重点瞄准精密智造、食品食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及与之配套的中小项目招商。结合招商“百日竞赛”活动要求,组织召开金玉工业集中区招商引资“百日竞赛”誓师大会,出台“百日竞赛”工作方案。成立招商小分队,明确由各分管领导牵头负责。全年外出招商30批次,共捕捉招商信息60条,成功签约引进项目15个,合同引资30亿元。围绕吸引成功人士返乡创业,规划1000亩左右精密制造产业园,以台乔机械为代表的首批返乡创业企业正式落户并启动建设,打造“返乡人士创业区”迈出了新步伐。
关键词
推进10个项目实现奠基建设,新增投产项目7个,项目落地取得新成效
(镜头回放:2016年5月19日,财鼎建材项目与金玉工业集中区签约后即紧张筹备,8月1日正式施工建设。财鼎建材是我县仅有的两家各类干粉砂浆的供应商之一,项目位于金玉玉塘路,总占地30亩,总投资1.2亿元。目前已完成一期生产车间、办公用房建设和二期堆料场地建设,投入资金近4000万元。生产设备已安装并进入试生产,各项工作进入扫尾阶段。正式投产后,年产值可达8000万元、年税收可达240万元。)
去年金玉工业集中区认真落实全县“项目落地年”大会精神及县委、县政府加快打造西线工业走廊的具体要求,按照“五个一”即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工作机制,推进重大项目帮扶工作,对所有入园项目分为加速开工、加速推进、加速竣工、加速投产、加速达产五类,分成若干帮扶小组,由班子成员任帮扶领导,每位干职工都明确帮扶项目,发放项目帮扶《工作日志》,推行项目帮扶日记录、周调度、月讲评、季考核机制。推进新艺玻璃、沙龙畜牧、财鼎建材等10个项目实现奠基建设,新增投产项目7个,累计达到14个。
关键词
完成固定资产投入15亿元、工业产值达10亿元、工商税收1200万元,经济指标实现新增长
(镜头回放:作为全县唯一一家生产高压预应力管桩的企业,落户“金玉”的宁乡宁华建材有限公司于2016年11月25日隆重召开新产品推介会,其PHC管桩吸引了来自县内外的100余家新老用户。宁华建材产销两旺,有望实现其年产高压预应力管桩200万米、年增产值2亿元的奋斗目标。宁华建材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预拌商品混凝土,高压预应力管桩,排水管及箱涵为主的现代化企业,年产200万米预应力管桩生产线建设项目占地58亩,投资为9800万元,包括管桩及涵管生产厂房、实验楼及办公楼,混凝土搅拌站,燃气锅炉房等。其预拌商品混凝土供应县城和附近大大小小数十个项目,部分高压预应力管桩及涵管还远销长沙、株洲、湘潭、益阳、娄底等地。)
去年金玉工业集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入15亿元。新增湖南省大和水工机械有限公司、湖南汉璟真空玻璃科技有限公司、湖南佳滨机电设备再制造有限公司、长沙金山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长沙民德消防工程涂料有限公司、湖南婴博士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湖南达煜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湖南志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长沙财鼎建材有限公司、长沙缘美美容用品有限公司12个入规企业,完成工业产值10亿元、工商税收1200万元。
关键词
新征用地261亩,融资6.7亿元,路网、水、电、气基本完成并投入运行,运转要素得到新保障
(镜头回放:2016年2月19日是猴年正月十二,春寒料峭,记者来到金玉工业集中区,只见这里多家企业早已人声鼎沸、机器轰鸣,正忙着开工落实新年的订单;而在室外,挖掘机正挥动铁臂、工程车往来穿梭,建设者紧张有序地忙碌着,春寒中露出沸腾工地喜人的暖意。据悉,“金玉”按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正全面提速,春节前就部署了园区节后复工工作,除夕上午集中区全体班子成员还开会研究新年工作,计划全年要有30个工业项目竣工投产,猴年伊始就要有新引进的20个项目复工或开工。当天,集中区所有续建项目均已做好复工准备工作,30个路网、水、电、气等基建项目已经就绪,而所有项目的工期都确定了完成任务的具体时间。)
去年金玉工业集中区新征用地261亩,拆迁房屋28栋,迁坟410座,启动8个组社保工作,其中2个组社保资金发放到位。加大融资力度,园区共计融资6.7亿元。安置区正式交付使用,完成安置126户。园区新增2.5平方公里用地得到批复。路网、水、电、气基本完成并投入运行,有效确保了园区开发建设正常运转。
关键词
与芙蓉区达成共建“飞地产业园”协议,首期签订3个投资过亿项目,“飞地”模式取得新发展
(镜头回放:2016年10月31日上午,宁乡县人民政府与芙蓉区人民政府就“飞地产业园”战略合作暨项目落地金玉工业集中区举行签约仪式。按双方协议,“飞地产业园”前期规划面积2000亩,将力争到“十三五”末,实现开发规模1000亩,实际到位资金15亿元以上,上缴工商税收总额1亿元以上。金玉工业集中区与隆平高科园衔接,首批三个飞地项目:计划总投资2亿元的湖南中苋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计划总投资1亿元的长沙汇克新材料有限公司项目和计划总投资4亿元的湖南本安亚大新材料有限公司项目正式签订框架协议。)
县十二次党代会以来,金玉工业集中区紧紧围绕打造长沙“西线工业走廊”,在园区既有发展定位上进一步提出了“放大飞地效应,打造产业梯度转移的承接园”的新构想。立足“创新发展、互补发展、差异发展、共赢发展”的理念,进一步拓展飞地经济合作模式由跨乡镇向跨县域延伸,形成了探索跨区域发展飞地经济的新模式。与长沙市芙蓉区达成共建“飞地产业园”的合作框架协议,并首期成功签订3个投资过亿元项目,“飞地经济”新模式再次引起省内外高度关注,湖南省内各大主流新闻媒体同步刊播,其中《长沙晚报》整版报道。“飞地经济”示范区展现出新成果,产业转移承接区增添了新力量。
文/图 李家军
李先强 熊尚飞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