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真正的吃货——饕餮

作者:孙丙丽 编辑:陶湘 2017-01-05 09:44:52
—分享—

  

 

  青铜器拓片中的饕餮纹饰

  饕餮(taotie),上古神兽,古史传说中一种凶恶贪食的动物形象。相传饕餮为古代四大凶兽之一,也是龙生九子中的一员。民间传说,饕餮这种怪兽贪吃无厌,把能吃的都吃光了以后,最后竟然把自己的身体也吃掉了,到最后吃得只剩一个头部,所以落下个“有首无身”的名声。古代青铜器上面常用它的头部抽象夸张的形状做装饰,称为饕餮纹。《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狰狞的美正如美学大师李泽厚先生在其论著《美的历程》中所述,他将青铜器上的饕餮纹所折射出来那种超自然神秘化可怕的威慑力称之为“狰狞的美”。 饕餮纹在宁乡出土的大批青铜器中也较为常见,这种以神秘主义色彩为标示的文化符号,在宁乡青铜文化中极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

  饕餮是宁乡青铜器上的至尊宝,其形象特点和文化内涵是:有首却无身,抽象更夸张;兽首处正面,兽尾摆两旁;恐怖而狰狞,双眼大又长;居中而端坐,傲视正前方;长身而卷尾,鼻梁位中央;兽身连兽尾,好似马牛羊。除了主题纹饰的饕餮纹之外,另外以变形夔龙纹、芭蕉纹、波带纹、云雷纹、窃曲纹、乳丁纹、几何纹、花草纹等作为打底的装饰纹、连同主题纹饰一并构成双重或三重青铜器纹饰。饕餮纹的鼻、角、口部变化很多,从角、耳的不同形态可以认出其生活原型多是牛、羊等动物,以此也可佐证当时牛、羊等动物也是祭祀活动的主要“牺牲品”。在现代社会中,饕餮离实际生活越来越远了,然而细心的我们仍能发现些蛛丝马迹,如隐藏在20元人民币中的秘密,在“中国人民银行”几个字的正下方,抽象变形的饕餮纹赫然醒目。

  贪食曰饕,贪财曰餮。饕餮因好食而得名,随着时代的发展,饕餮作为上古凶兽、龙之子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将它与吃联系到一起了,演变成为“好吃鬼”这样富有喜感的代名词了。喜爱吃美食的人也常欣然自称“老饕”,苏东坡曾题《老饕赋》云:“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饕餮盛宴这个词语应运而生,好吃的美食,好吃的人。山中走兽云中雁,腹地牛羊海底鲜。美食大餐,大快朵颐,不禁令人遐想连篇食指大动。

作者:孙丙丽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