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楚沩“寒士”展欢颜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刘汉光 编辑:陶湘 2016-11-04 11:11:07
—分享—

图为许家坝村危改户王谷明的新居正在紧张建设中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1200多年前老杜的期待,在今天的楚沩大地已经成为现实。

  据记者从县住建局获得的数据,截至今年10月底,全县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实际开工3482户,开工率为212%,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37户,低保户585户,分散供养的五保户834户,贫困残疾家庭386户;已竣工2931户,竣工率为126%,实际建房间数为9873间,建房面积176576平米,总投资完成1.3亿元。黄材爱心千手大屋、青山桥爱心千手大屋在9月已经全面竣工。

  一组组醒目的数据,清晰地反映了以县住建部门为主的各单位在县委县政府有关“不怨不怪,不忘不弃,不虚不拖”扶贫工作要求的引领下,全力确保广大贫困户、危房户搬入安全、经济、适用新房,实现“安居梦”的努力和成效。

  1 逐一摸清底数全县危房户全部建档立册

  3月22日起,由县政府组织各乡镇及街道全面启动摸底调查,全县各乡镇(街道)共计上报危改对象10627户,拟申报为2016年改造计划的为6907户。为了确保情况准确,县住建局由局党组成员带队,组织32名党员干部分8个片区对乡镇(街道)所有上报危改对象逐一上门复核,务求对象准确,资料全面、真实,从中刷选出今明两年的农村危房户登记造册,并进行了全面复核,在6月底完成了此项工作。其中协同相关成员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对巷子口全镇、花明楼全镇、流沙河清江村、横市关胜村等进行地毯式走访调查,遴选和分析数据,从中进行筛选,形成了《贫富排序表》、《致贫、致危原因分析报告》、《群众意愿调查表》和C/D级危房入户登记调查信息采集表等资料,确保了底数清,情况明。据统计,目前我县现存C、D级危房仍有17000多户,其中三无、低保、贫困残疾家庭占了12000多户,完全无筹资和投劳能力的赤贫户就有近2000户。

  2 坚持程序正义严把“五关”确保阳光透明

  “客观执行上级文件精神,强调程序合法,彰显公平正义”,这就是我县危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对省、市文件最贴切的解读。危改整体推进工程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牵扯面广,影响大,程序多,为了做到阳光透明,我县做到了严格把好“五关”:一是调查摸底关。走访到户,现场查看,贫中选困,困中选极,听取民意;二是个人申请关,资料齐全,准确详实,收入确切;三是审查公示关。镇参与村组织民主评议、村委会初审,乡镇审核,县审批;村级公示、镇公示、县公示、市公示;四是核准上报关。重点复核,部门联合认定,强化抽查,核准上报;五是建档备查关。开工一户建档一档,资料齐备,规范存档,严格管理,各程序均拍照存档备查。严把“五关”,使危改工程纳入程序化、规范化、阳光化的运作轨道,有效避免了工程中出现的种种不正之风和弄虚作假现象,让危改工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3 全力争取支持成功申报省级危改试点项目

  在推进黄材炭河古城片区爱心千手大屋项目建设过程中,县规建局通过积极争取,成功申报“统筹易地扶贫搬迁与农村危房改造省级试点项目”,并组织完成了黄材、沩山、巷子口三个乡镇完成了实施方案编制和基础数据初步调查。根据试点方案,黄材烟溪、松溪、龙溪、新桥,沩山同庆、祖塔、沩源,巷子口扶峰、双河、官山共3乡镇,10个省定贫困村1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入黄材爱心千手大屋实施易地搬迁安置,其他407户同步实施危房改造整村推进计划。继青山桥爱心千手大屋正式投入使用,黄材爱心千手大屋也已于日前全面竣工,113户特困群众将实现拎包入住。

  4 危房户迁新居三千楚沩“寒士”尽欢颜

  “要不是搭帮党委政府,我还不知什么时候能建起新房呢,以后好了,吃水方便了,外出方便了,也不怕泥石流了……”沩山乡祖塔村危改户卢小飞高兴地对记者说。据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危改给困难群众生产生活至少带来了三大变化,一是从风雨飘摇的危房变成了崭新的砖混平房;二是住房使用面积更加方便合理了;三是居住环境发生了变化,有的从山内向山外靠,交通不便地方向交通方便地方靠,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也全面增强,受洪涝、泥石流、冰雹等自然灾害侵袭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与此同时,在农村危房整体推进工作中,全县各级党员干部包户援建,主动上门为危改户排忧解难,保证领导到位、机构到位、干部到位、监督到位,扎实做好申请评议、公示审核、组织建设等工作,确保农村危房改造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的好做法,好作风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肯定,干群关系在推进危改工作中得到明显改善。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规建部门的强力推动,通过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进入金秋十月的危房改建工作成绩斐然,到目前全县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实际开工3482户,已竣工2931户,真正在楚沩大地形成了三千“寒士”尽开颜的暖心局面。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刘汉光

编辑:陶湘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宁乡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