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十二次党代会上,周辉书记明确提出“要围绕城乡更美,注重统筹推进,打造全域旅游景区”,对我县当前正在强力推进的美丽乡村、全域景区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更远更具体的要求。作为一名景区人,本人认为打造全域旅游景区,要突出“五个坚持”,即坚持不懈做好勤思、常修、担当、善为、保护五篇文章。
要坚持“勤思”,在更新观念上做文章,打造“全域型”旅游景区。思路决定出路,只有无限的思考才能有无尽的动力、精力去推动、去落实。国家旅游局李金早局长指出:“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将一个区域整体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运作,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由此可见,打造全域旅游景区是一项复杂、系统、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未来五年,我们要坚持对打造全域旅游景区的“勤思”,保持思考思索、观念更新永远在路上的状态。沩山风景名胜区着手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集中宣传教育月活动为契机,全面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宣讲行动,在规划上、在全民思想意识上打造一个“全域型”旅游景区。
要坚持“常修”,在修身养成上做文章,打造“友好型”旅游景区。“全域不全域,关键看老乡。”全域旅游景区的旅游质量和形象由整个社会环境构成,相较于景点旅游模式的最大区别就是整个区域的居民都是服务者,只有大家真正树立主人翁意识,自觉提升整体旅游意识和文明素质,才能成功打造全域旅游景区。近年来,我县在淳化社会风气、提升全民素养上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也应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的旅游管理、服务水平、全民素养与打造全域旅游景区还有一定差距。对此,我们应以“水滴石穿”的毅力来下功夫,引导全体党员干部依据全域旅游景区服务员的身份和要求,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沉下去做,做好示范,带动全域居民培育诚实守信、好客热情、谦恭有礼的文明友好风尚。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沩山风景名胜区积极组织“我是党员,我带头”、“我是党员,我帮你”等系列活动,努力形成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的全域旅游景区友好型格局。
要坚持“担当”,在求真务实上做文章,打造“实在型”旅游景区。周辉书记指出,担当不仅是一种魄力,更是一种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三个经常想一想”。在打造全域旅游景区上,我们就要本着敢于担当、求真务实的精神,经常想一想,建这个景区景点有没有必要?经常想一想,上这个大项目有没有实力?经常想一想,搞这个大开发能不能惠民?时刻保持一种实在、实干、实为的劲头,实现旅游开发与民生民利民惠的有机结合。千万不能把增加景点景区和宾馆饭店数量、扩大规模等同于发展全域旅游,因为推进全域旅游是要求到处都是风景而非到处都是景点景区,是要求到处都有接待服务而非到处都是宾馆饭店。沩山风景名胜区将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坚决按照县委、县政府“1+5+N”这张规划的蓝图干到底,依照“唱响观光游、做强生态游、挖掘文化游”的旅游发展思路,不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打造全国知名风景名胜区。
要坚持“善为”,在灵活施策上做文章,打造“融合型”旅游景区。旅游是一项关联度极高的产业,如果说旅游是个“筐”,那么什么都可以往里装,而全域旅游则更是释放旅游业综合功能、共享旅游发展红利的有效模式。坚持“善为”打造“融合型”旅游景区,就是要做好“旅游+”这篇大文章,全域发挥旅游+功能,推动旅游与“五化同步”相结合,促进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产业链条全域化,实现宁乡旅游业整体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和效的扩大转变,形成色彩斑斓、百花争艳、各具特色、生动活泼的大旅游格局。当前,沩山风景名胜区正着手依托自身的特色资源,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森林康养产业基地和国家级康养示范区。继续按照“旅游+、互联网+”工作思路和“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企业运作,全民受益”的创新模式,突出开发茶叶、小水果、有机蔬菜、根雕、香干等地方特色旅游产品,适度发展民宿经济、农耕体验、农业园区、现代农庄、家庭农场等服务型产业,大力发展交通、导游、安全等旅游服务第三产业,进一步夯实“佛气—人气—财气”的良好发展格局。
要坚持“保护”,在资源环境上做文章,打造“生态型”旅游景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是最好的景观资源。打造全域旅游景区,就是对生态资源积极有效的保护。坚持“保护”,打造“生态型”旅游景区,就是要把生态和旅游结合起来,把资源和产品对接起来,把保护和发展统一起来,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旅游发展优势,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创造更多的绿色财富和生态福利。沩山风景名胜区已成功创建湖南省生态文明风景名胜区,将继续坚持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位,在旅游景区开发建设过程中划定禁建区和保护区,积极投身“五大整治”攻坚战,乡村旅游建设尽量不砍树、不拆房、不占田,把更多游客吸引到老百姓家中,实现就地城镇化、就地现代化,让市民感受乡村田园气息,让农民享受城市生活品质,保障生态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打造全域旅游景区,我们一定要保持定力、强化动力、精准发力,勤思、常修、担当、善为、保护,以“责在坚持、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的理念,坚定不移的去落实、落实、再落实。这样,这项推动县域发展的关键工作必定能取得成功。 宁乡沩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主任 蒋改平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