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处可见的天坑,摇摇欲坠的房屋,坐卧不宁的村民……
走在花明楼镇三江村,记者仿佛感觉到土地在摇晃,村庄在摇晃,人心在摇晃。这里,原本是一个山清水秀的村庄,而如今山被磨平、地被淘空,农田沉陷、房屋开裂……探究其造成的原因,与当地非煤矿山的开采密不可分。

1 “说不定哪天就沉陷了,就这样被活埋了!”
“黑漆漆的一片,大家喊啊叫啊,到处都在下沉,这块地掉下去了,那块也连着下去了……”周利明是三江村当地村民,是2015年10月11日那一场地质沉陷事故的受害者之一,回忆起当时情景她依然惊恐。
当日凌晨3点,三江村的一家冶金厂突然发生沉陷,形成一面积约有300平方米的“天坑”。上晚班的周利明目睹了当时的一切。她描述,当时,工厂大棚已断裂挂在坑旁,还不时的有石子从山上掉落坑里,6根石灰窑罐临靠在“天坑”旁,摇摇欲坠……
为什么会塌陷?不少村民都将塌陷的原因归于附近采石场采石。事发后,冶金厂的负责人董建芳进入采石场矿井查看,发现村上约有几千平方米的地下面积都被挖空,“地下的采石通道就像水管,密密麻麻。”
村民周爱明介绍,她家新建的房子距离事发地20米远。“家里没什么积蓄,不然就换地方住了。”肖爱明说,自家房底下也时常听见敲打声,“估计也是被挖空了”。
据村民介绍,仅去年11月份,三江村就发生了多起沉陷事故。其中,11月2日,距离此次沉陷地直线距离100多米的农田里也发生了沉陷。“每次沉陷都是在晚上,”一年多次的沉陷对三江村村民来说虽已司空见惯,但也有不少村民表示睡不安稳。有村民透露,距离事发的前几个小时,曾听到沉陷位置有放炮的声音,“过了两三个小时,就出了事了。”
时至今日,记者站在当时沉陷的田埂上,依然能清晰地看见,眼前仍然存在约有30平方米大、下陷高度达10米左右的大坑,脚下更有约7厘米宽的裂缝,甚至还能明显看出,田地间的栽种菜地整体下陷。
站在大坑旁边,记者感觉仿佛就站在悬崖边上,忍不住双脚打颤;何况住在附近不到100米的村民?“晚上躺在床上,心里都在想着说不定哪天就沉陷了,就这样被活埋都不知道!”有村民凄然说道。

2 “矿主赚了就走了,我们深受其害一年接着一年!”
记者在三江村调查时,当地群众对一家名为泉江石灰石矿开采反映尤为强烈。据介绍,这个矿采用的是洞采的形式,距今已有近30年的开采历史了。矿主换了一个又一个,村民们深受其害一年接着一年。
说起石灰石矿,村民们个个义愤填膺。有群众热情地带着记者,到已经停产的矿进行实地察看。
拨开杂乱生长的树枝,在距离泉江石灰石矿不到200米的地方,一栋破旧不堪的房子出现在眼前。茂盛的野草长过了大门,白色墙壁上遍布青苔痕,玻璃窗户开闭无序,显然许久都无人居住了。
带路的村民周师傅告诉记者,“这栋房子早就人去楼空了,只剩下一个空壳了。开矿把地下都采空了,房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沉陷,住在这里很危险,所以他们一家就搬走了。”原来,房子的主人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老人的儿子担心房子随时会塌陷,就把老人接到衡阳去了。
谈及这些,周师傅有些激动,他边介绍村里房子的情况,边带着记者往屋后走。房子一侧的猪圈已经塌掉了半边,砖头和瓦砾填满了沟壑。“就是开矿导致房屋倒塌,前面还塌了一个大洞。”村民脚步匆匆,迫不及待想要向记者展示开矿给村里带来的灾难场景。
来到一个小山坡前,坡上种满了绿树,与眼前塌陷的黄土形成鲜明对比。山坡下沉陷了一个数百平方米的大坑,周边的黄土还在缓慢下滑。“你说我们住在这里危不危险?我们真是造孽嘞,那些矿主换了一个又一个,赚足了就走了,而我们一年接着一年深受其害!”说着,原本内向温和的周师傅情不自禁地提高了嗓音,愤怒之情溢于言表。
3 “地下被掏空,稻田里的灌溉用水不到一天就会完全漏掉。”
初秋时节,正是水稻抽穗的时候。三江村村民刘胜辉正扛着锄头在田间劳作,遇到记者的到来,他倒起了苦水。他告诉记者,由于矿山的深挖,地下已经被掏空,稻田里的灌溉用水不到一天就会完全漏掉,双季稻只好改种单季稻,而地势较高的农田只能改成菜土。
刘胜辉指着那一片正在抽穗的稻田,“原来我们这里有20多亩稻田,现在能种稻子的只剩5亩了。”放眼望去,20多亩农田唯一的灌溉用水来源,就是那口小小的池塘。由于矿山的开挖,大部分稻田都沉陷了,还有一部分因为没有水,无法播种。
拨开禾苗,田里看不到一滴水,天气炎热,有的地方甚至开始开坼。刘胜辉家里还有几亩田没有耕种,“我花了资金,种子肥料都准备好了,现在主要是没水耕田,所以就没种了。”
据村民介绍,泉江石灰石矿属于地下开采,矿区面积达314亩,生产规模在每年17万吨,距今开采已有近30年。石灰矿持续的开采,不仅造成当地缺水,而且还导致多处地表塌陷,关停成为了村民们的热切期盼。

4 “做饭都是买矿泉水,井水已经污染根本不敢喝。”
石灰石矿的开采不仅影响农业生产,村民们的饮水也成了一大难题。“地下采空了,井里打上来的水都是金黄的。”闻讯记者在采访调查,村民们纷纷围拢过来,讲述他们因矿山带来的“悲惨世界”。
村民黄雪的家就在池塘边,当天正逢家人过生日,她正在厨房做饭。得知记者的到来,她立即放下手中的菜勺,从厨房跑了出来。“我们做饭都是买矿泉水,井水已经污染了,根本就不敢喝。”黄雪还告诉记者,“村里交通不便,桶装水没人愿意送进来,得自己去扛。老公外出务工了,就全靠我一个女人慢慢扛回家,才有口水喝。”
黄雪领着记者来到她家客厅,近两年新建的房屋已经出现了裂缝,一道道黑色裂缝在墙上、地板上蔓延。看到这些因开矿带来的裂缝,黄雪有着和其他村民一样的担忧,就是不知道自家的房子什么时候会沉下去。言语间,记者能感受到她极度缺乏安全感。
5 “放炮时就像在地震,池塘中的鱼都会跳起米把高!”
池塘中,一群灰色的鸭子在游来游去。平静的水面上,它们对采矿危害的感知,也许没有池塘中的鱼儿那么深刻。
“以前开矿的时候,一到五六点钟就会放炮,感觉就像在地震,池塘中的鱼儿就全都震得跳起来,差不多有丈把高!”年过六旬的陶俊明一家对矿山开采深恶痛绝,她希望早些关停,早点恢复好生态环境。
早两天刚下过雨,陶俊明晒在外面的被子还没有完全干。她带着记者来到儿子刘站仁家的卧室,床边叠着一堆塑料盆子。“一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里面就下小雨,这些盆子都不够用。”陶俊明边说,边指着晾晒在外面的被子,开矿把房子震出了裂缝,下雨漏水,根本就无法住人。儿子刘站仁在外打工,房子靠着母亲陶俊明打理。刘站仁一年回来几次,就要帮着修几回屋,一年修个七八次,到头来一个炮又震坏了。
陶俊明的老伴拿出了一张手写的报告,希望能帮助其解决农田被毁的赔偿问题。他站在地坪和稻田间,指着脚下的土地,斩钉截铁地说道:“我请人测量过,现在这地下都被挖空了。”
“地下都空了,土地还能平稳吗?每天都感觉整个村子会倒,就像我们老年人走路一样,摇摇晃晃,一不小心就垮下去了!”年迈的两位老人最简单的愿望,就是希望三江村的老老小小能过上平和安稳的日子,让子子孙孙不要再走在这摇晃的土地上。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郑义
编辑:陶湘